“做人典范”的曾国藩,在当今深受欢迎、追捧,做人的准则、处事的原则,无不是让人学习的榜样。
但是在他的家信和家书中,你会发现他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失败与耻辱也做了详尽的记录与反思。
曾国藩的前半生完全是失败的愤青,经历太多的“耻辱”,也让他看清了人性与官场,积累了经验教训,才创造了七考秀才到十年七迁、连跳十级的官场奇迹,不经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曾国潘五十五岁时,给弟弟写过一封信,信中讲述了“被唾骂”、“打仗失败”、“吃的四大堑”的五次失败和耻辱。
【1】六考秀才不中,只能获“半个秀才”
众所周知,曾国藩曾经七考秀才。
道光12年,21岁的曾国藩第六次参加秀才考试,,这也看他天资确是比较笨拙,这次下了一番苦功夫,本以为可以高中。
发榜当天,却被学政(省教育厅长)悬牌批责,说其“文理太浅”,只能以“侑(yì)生”注册(没有考取秀才但成绩尚好、选取充任孔庙中祭礼乐舞的人员,下次考试可免县试、府试,直接参加院试,即“半个秀才”的资格)。
这让年轻的曾国藩视为奇耻大辱,对自尊心很强的人来说,无法承受,回家后痛定思痛、闭门苦读,咬牙发愤学习文笔思路。
次年第七次考中秀才;又一年,中举人;又四年,中进士,点翰林,从此平步青云。
曾国潘是个笨人不假,但是他不会放弃,这一次挫折成为曾国藩一生功名的起点。
【2】朝廷上奏图表太难看,被人嘲讽
曾国藩十年七迁、连跳十级,看似一帆风顺,但实际上,也有遭人耻笑的经历。
因为那时处于晚清,外部鸦片战争,内部朝廷腐败,朝堂死气沉沉的。
为扭转官场风气,改变局势,咸丰皇帝下诏“求言”,曾国藩为日讲精心准备,还配了一张“讲堂布局图”,但他不擅作画,这图画的就可想而知了。
朝堂传阅后,没有说他的日讲有多好,而是讥笑他的画图水平,有失圣人门徒的水准!
且说道:就你这个水平,还充什么圣人门徒。
“九卿中无人不冷笑而薄之。”这也是大清朝衰败的必然吧!
【3】为清朝,批皇帝,打破官场“潜规则”
在其位谋其政,忧国忧民的曾国藩,对咸丰皇帝充满了期望,觉得咸丰可以励精图治,写下很多富有建议的奏折。
事与愿违,咸丰皇帝并没有重视,只是随口夸奖了几句,便和其余人的建议一样,将奏折扔进废纸篓。
这时,谨慎的曾国藩却做出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举动:直言批评皇帝。
并列举了咸丰的三个缺点:
一是:见小不见大,小事精明,大事糊涂。
二是:徒尚文饰,不求实际。
三是:刚愎自用,饰非拒谏,出尔反尔,自食其言。
这让咸丰大发雷霆:“帝览奏大怒,摔诸地,立召军机大臣,欲罪之。”
幸亏有大臣们的劝谏,才让曾国藩免于牢狱之灾。
官场“潜规则”
一.
因鸦片战争被撤职的琦善,,起复为陕西总督,后又遭人弹劾事件,琦善出身贵族,在官场人缘较好,众人为其开脱无罪,可是兼刑部侍郎的曾国藩决定重新查办此事,奉旨查办他的罪行,琦善被撤职,发往吉林效力赎罪。
二.
位高权重的大臣赛尚阿,在太平天国起义中,调度懒散、日久无功,被查办,朝中大臣为其辩护,但曾国潘依然将塞尚阿革职。他因在时间很长而迟迟没有战功,朝廷要从宽处理。
曾国藩彻底打破了“官官相护”的潜规则,成为官场上的异类。
【4】在长沙办湘军,被打落牙齿和血吞
太平天国运动中,咸丰皇帝命令曾国潘组织“民兵”,保卫乡里。
曾国藩创办了“团练”,即湘军早期的雏形。
“团练”不属清朝正式编制,而且还开设的“审案局”,专门审理社会治安案件,但是这也恰恰触动了别人的利益,他的新军也受到地方官员百般刁难。
最后绿营士兵和他的新军闹事,以及地方官员的借机报复,绿营士兵包围曾国潘公馆,打伤了他的随从,还险些丢了性命。当地巡抚骆秉章装聋作哑,曾国藩被狠狠修理、遭到讥笑。
曾国潘做出了“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去了衡阳,创立湘军,练成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在湘潭之战,湘军水军不足1万人与3万多的太平军作战,10战10胜,并且还是以少胜多。
【5】江西之困,解兵权。
与太平军的十战十捷,让大清朝看到了曙光,也让咸丰帝看到了曾国藩的劳苦功高。
委派曾国藩出省支援江西,却不给他实权,军饷只能自己筹备,而当时江西的巡抚是陈启迈为人狭隘,权位必争。
曾国藩在江西处处碰壁,按曾国藩自己的话说:在江西“事事被人欺侮”。
后因父亲亡故,曾国藩上书回家守孝,并诉说他的苦衷,希望皇帝给他职权。
咸丰皇帝顾忌曾国藩日益壮大的兵力,当时太平军大势已去,于是就批准他回家,事实上是顺势解除了他的兵权。
没想到,苦战数年,换来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
在遭遇人生的五大耻辱后,曾国藩的处世哲学发生了质的改变,以诚相待,以拙胜巧。
失败,耻辱,困难并不可怕,反而是学习,成长,复盘逆袭人生的一次机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