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与古迹中看见历史

头图:明 陈洪绶 玩菊图(局部) 台北故宫藏

东晋末年,长江边上的彭泽县官府内,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后院的花圃边悠闲地赏着菊花喝着酒。只见他衣衫不整,发髻也有些七零八散,不知道的人真看不出他竟然是现任县令陶渊明。天气晴朗舒适,他自斟自酌,还时不时地吟上几句诗,还真是个懂得自得其乐的人呢。

正在陶渊明陶醉在美酒和美景中,心情大好的时候,一名小吏慌里慌张地跑到后院来。“老爷!快!快!”小吏边跑边喊。

陶渊明回头看到小吏,脸上露出不耐烦的表情:“什么事儿啊?没见我正喝酒呢吗?”

小吏停在陶渊明桌前,两手扶着大腿,弯着腰,呼哧呼哧地喘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把气喘匀了,才接着说:“老爷,郡里派来巡查的督邮大人来了。来报信儿的说再有个一时三刻,他就到咱们县衙啦!”

“什么?不是说过几天才来么?”陶渊明皱起了眉头,原本的好心情一扫而光。

“谁知道呢。您赶紧穿好官服,到大堂去迎接吧。您来咱们彭泽县两个多月了,这可是督邮大人第一次来检查工作,咱们不能怠慢了。”小吏打量了一下陶渊明的衣着,焦急地说。

小吏本以为陶渊明虽然心里不爽,还是会尽快回屋里穿戴整齐,前去迎接督邮大人。哪成想,这位陶县令突然把手中的酒杯一摔,愤恨地说:“真是受够了!就为了赚这点养家糊口的钱,让我陶渊明低声下气地去应付那些人!我不干了!”

目瞪口呆的小吏,眼睁睁地看着陶渊明把官服和官印拿出来放在县衙大堂,又收拾好自己的行李离开了。这已经不是陶渊明第一次这么任性地辞职走人了,在此之前他也当过几次小官,但都没办法坚持长久。

明 仇英 《柳塘渔艇图》 台北故宫藏

陶渊明别号五柳先生,作《五柳先生传》

说起来陶渊明的家世也不一般,他的曾祖父曾经是东晋朝廷里的大官,祖父也当过太守,但到了他父亲这一辈家境就逐渐没落了。出身于没落世家的陶渊明,虽然家中穷困,但从小还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饱读诗书,才思敏捷,特别擅长作诗写文章,因此在社会上算是小有名气。

因为家境不好,需要赚钱养家,成年后的陶渊明只能出来当官。凭着他还有一点影响力的家世背景和自身的才华能力,找到一个职位并不难。但也不能像家世显赫的年轻人一样一开始就有高官厚禄,只能从底层的小官做起。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东晋朝廷已经逐渐走向没落,官场上缺乏积极上进的氛围,充斥着贪图安逸、生活浮华的世家大族后代。同时,黑暗的政治斗争,以及虚伪的官场风气,这些都是生性清高的陶渊明所不能忍受的。

这次从彭泽县离职后,深知在这样的时代无法实现治国抱负的陶渊明再也不想勉强自己,下定决心要远离官场,当一个不问世事的农夫。陶渊明成了农夫后,每天清晨扛起锄头跟着村民们一起往田里去劳作,乡亲们也会热心地教他一些种田的知识。这样的日子,对陶渊明来说比在官场的时候舒服自在多了,因此虽然庄稼种得不太好,他还是能开开心心地把田园生活写成许多优美的诗。

南宋 梁楷 《东篱高士图》台北故宫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陶渊明最有名的诗句之一。

种不好田的农夫陶渊明心情舒畅,日子却过得穷困。好在还有不少人钦佩他的为人、欣赏他的才华,愿意与他交朋友,甚至接济他的生活。王弘就是其中一位,他在江州当官时,想方设法想要结识陶渊明,可陶渊明就是故意躲着他不见。后来,王弘打听到陶渊明喜欢庐山的风景,经常会到山里游玩,终于想到了好办法。

一日,陶渊明坐着简陋的竹轿再次进庐山游玩,抬轿的是他的儿子和学生。走到山中半路,艳阳高照,大家又热又渴。刚好看到前面不远的路边有一座小亭子,陶渊明准备过去休息一下。又走近一些,从亭子里走出来一个人,向陶渊明招手:“陶先生!这边!这边!”

陶渊明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老朋友庞通之,于是也开心地向他挥手:“庞老弟,你怎么在这儿呀?”

走到亭边,陶渊明的儿子和学生放下竹轿,庞通之赶忙上前扶腿脚不太灵便的陶渊明下来:“陶先生,听说你今天进山,我已经备下了好酒好肉在这儿等你好久喽。”

“哈哈哈,还是庞老弟最懂我!”陶渊明跟着庞通之走进亭子,只见石桌上酒菜齐备,几人就坐下开开心心地边喝边聊起来。

酒过三巡,陶渊明脸颊绯红,已经略有醉意。又有一个人从外面进来,庞通之赶紧起身迎客:“王大人,快来,快来!你怎么才到呀!”

陶渊明抬起醉眼一看,进来的是一位衣冠楚楚、大官模样的男子。男子走到陶渊明面前,行了个礼:“陶先生,在下王弘,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终于有幸见到您了!”

原来让陶渊明的老友在半路设宴,正是王弘想到的结识陶渊明的好办法。陶渊明心知这位王弘就是他几次三番拒绝相见的大官。但是他既没有像普通平民见到大官一样起身迎接,也没有嫌弃地起身离开,而是神色坦然地让王弘入坐,一起继续喝酒到日暮。

明 唐寅 《採菊图》 台北故宫藏

此后,陶渊明便接纳了王弘这位朋友。王弘时不时地带着酒菜到陶渊明家拜访,陶渊明也不再闭门谢客。认识陶渊明的人都知道,除了美酒,他最爱的还有菊花。他在院子的篱笆墙下种了许多菊花,每到秋天赏菊饮酒就是他的日常。

某年九月九日,陶渊明身无分文,没钱买酒。他郁郁寡欢地来到屋外,席地坐在菊花丛边,痴痴呆呆地望着大朵大朵盛开的各色菊花。就这样过了大半日,忽然有人怯怯地在院门外叩门:“请问,是陶先生家吗?今日重阳,王大人派我给您送酒。”陶渊明眼前一亮,起身开门,接过来人手中的酒菜,回到院中就地摆开赏菊饮酒。

归隐后的陶渊明只在乎山中田间的美景和美酒,不再把俗世间的尊卑贵贱放在心中。不论是平民还是高官,在他面前都是一视同仁,只要性情相投就可以喝酒谈天。但如果话不投机,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扫地出门。

明 唐寅 《花溪渔隐图》 台北故宫藏

就在陶渊明隐居十几年后,东晋被南朝宋取代,比起浑浑噩噩的东晋末年,初建的南朝宋的朝廷清明很多。一日,东晋末年的名将、南朝宋的开国功臣檀道济带着酒肉来到陶渊明家,想要劝他出山到南朝宋的朝廷里当官。檀道济说:“都说如果天下无道,有才能的人就隐居山林。等到天下有道之时,有才能的人就应该走出山林,辅佐君王治理国家。陶兄,当今的皇帝圣明,求贤若渴,你何必还要继续在这里种地呢?”

没想到陶渊明却毫不领情,冷冷地说:“我不过是个山野村夫而已,哪有什么治国的才能。你还是赶紧回去吧。”陶渊明把檀道济赶出家门,连他带来的酒肉都没有接受。在陶渊明心中,他的曾祖父曾经是东晋朝廷的大官,如果他在新的朝代当官,就是背叛了东晋。历史上每到改朝换代之时,总会有一些前朝的遗民不肯接受新的朝代的官职。

陶渊明虽然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也没有做过什么大的事业,但他对自己所生活的时代有着清醒的认识。这个时代战乱不断,政治斗争不休,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苦不堪言。在他心目中最理想的社会是远离战乱和纷争、安宁和乐的,生活在其中的人是自由和平等的,于是他描绘了一个完美的桃花源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在他之后历朝历代的许多文人都仰慕他的人格、欣赏他的诗文,向往那个和谐安乐的桃花源。

清画院画 《十二月令图之九月》 台北故宫藏

因陶渊明爱菊,后世文化人也爱上了赏菊。

九月九重阳节登高赏菊成为九月的文化符号。

参考资料:

  • 《晋书·陶渊明传》

婧儿姐

崔老师,吼猴妈

新视角,八卦历史人物 新思路,玩转古迹博物馆
润物细无声的通识学习 做新高考时代的王者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