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选品有方,对了才欢喜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郞,在选品上,也是一样,选错了方向,事倍功半,选对了,事半功倍。

不管是选用户C端产品,还是自行开发C端产品,无论是实体还是虚拟服务,建议符合以下3个方向:

①、重复消费型产品:用完后,还需要用,举个例子,我们每天用的洗衣液就是一个典型的重复型消费产品。

每天都要洗衣服,一瓶大概能用到1个月,用完了就需要购买了,所以,凡是需要重复购买的产品,都可成为重复消费产品。

但,这里要注意,重复型消费产品好是好,却面临的竞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采用增维的策略,给产品增加区别与其它产品的定位。

如:洗衣液:大家都需要洗衣液,但不一定要选择你的用,抗皱除菌+洗衣液,别人没有,就选你了,这是增维的策略,让普通的产品,变的独一无二。

②、颠覆现有行业产品:一句话就是创意产品,和现有市场上的产品长的不一样。举例:在80年代的时候,流行收音机,很酷吧,慢慢的,觉得收音机太大,不方便携带,音质又不好,所以演变成了轻巧的手机。

当所有人都认为手机长成这样,已经是理所当然的时候,有个男人,在2007年带来了一个经典之作。

这个男人就是乔布斯,带来的颠覆产品就是iphone手机,一台没有按键的手机,一台可以存储歌曲的手机一台可以娱乐的手机,这就是智能手机,一个全新的产品品类,颠覆现有所熟悉的认知品类。

有没有发现,颠覆型产品并不是乱开发出来的,而是以用户需求为第一位的,所有好产品都有一个特征:让用户越来越懒,就像滴滴打车软件一样,再也不用担心打不到车了,只需打开软件,选择好目的地,点击确定,马上就有出租车过来,是不是好方便的。

③、用户共同开发型产品:说起这类产品,是因快节奏时代下衍生出来的需求产品。在过去,所有的经典产品,需要做好严格的保密措施,并且需要开发多年后,一经推出,让人有一鸣惊人的感觉。

但现在这个产品开发模式,明显已经不适用了,为什么?很简单,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更确切的说,是用户注意力的时代,你的产品没有注意力,再好的产品也不能快速的引爆。

举个例子,比如facebook刚诞生的时候,只有一个简单的页面,功能只有男女之间的相互投票,后来,根据用户的不断反馈,添加了个人主页、分享传播等功能。

这说明了什么呢?当你的产品还处在开发阶段的时候,你的用户就知道你即将推出新产品,让用户参与进来一起开发,从而用户到最后就购买了你这个产品。买单的理由很简单,是用户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这么简单。这一点,非常符合浪潮式发售的成交原理。

总结下来,共同开发型产品的开发原则是:1、邀请用户 2、深度交流 3、共同完善

很简单,当然里面还有一些小细节,总的方向就是这样的。

3>线下选品:

怎么找到好产品呢?有的都是现实中可以操作的,打工的,可以通过他找到好东家,想创业的,可以帮你找到好产品,好项目。

①、聚会流:我们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好产品多得要命,就是不会营销,半死不活的在那里。

最简单的,去参加同城营销人聚会,你群发给你朋友,问他们有没有同城营销人社群、QQ群、微信群,加进去,积极参加线下聚餐,吃饭的时候,牛逼的人会立刻成为焦点,你选择一个大腿抱紧就好了。

②、展会流:假设你在3C数码行业干了3年,熟知数码产品的营销,但是你公司产品很平庸,半死不活,你想换个单位,你该怎么做?

除了刚才说的群聚、社群之外,你还可以去逛展会,美业有美博展,快消品有糖酒会,数码有数码展,各种产品你尽收眼底。你最好提前准备,通过朋友邀约一个产品专家,一起去逛,内行会给你分析,哪个产品很牛逼,哪个产品被低估了,你可以去应聘,或者去拿代理。

总结:这个世界非常大,好产品很多,需要的是你走出门,去找,去遇见,以上2种都是可以立刻操作的,再结合网络情报数据就更完整了!

4>、跨境选品:

有个朋友专门做国外跨境商品,他们一年要挑选近两百款产品,最终只会引进不到十款,然后才接下代理,在中国销售。他们选品的要点:

① 这个产品在国外的亚马逊,是否卖得好。

② 有没有获得美国医师协会专业机构的一致的推荐。

③ 它所宣传的效果,顾客是不是能够比较直观感觉到。

我举个例子,他们有个一秒钟可以测出儿童体温的温度枪。这个产品,他们代理后,一直是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本不需要宣传,卖都卖不完,一上架就被卖光了。

所以,你应该找一个相对不错的产品,产品是以1,销售是0,如果产品不行,营销做得再好,也是特别困难、特别费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