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无论是在传统的民俗上还是农耕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在民间也流传着一些传统的习俗讲究和禁忌。按照一些农村老人的说法,就是一祭二吃三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首先说,这一季就是春分祭日。因为春分节气阳光直射赤道,昼夜的时间一样长。早在3000多年前,周朝的天子就在春分时祭日,而且这一祭祀活动一直延续到了清代。但是在古代春风祭日的仪式只是在皇家举办的官方活动,民间的老百姓是不可以擅自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春风节气要吃的两种食物,一种叫做春菜,这是流传在南方地区的一个传统习俗。春菜是一种野菜,在民间都会和鱼一起煮,煮出来的汤叫做春汤。民谚也有春汤冠状,洗涤肝肠,合家老少平安健康的说法,在中国传统的五行文化中,春季数木,春分时节又是木气最旺的时候,吃一些应季的绿色蔬菜,对身体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在春分节气,第二种要吃的食物,叫做沾雀子嘴,就是春分这天农民家里都要吃汤圆。同时也用一些汤圆来喂食鸟雀,建议粘住鸟雀的嘴巴,免得破坏谷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分节气的三防第一个就是防火。到了春分节气,气温回升较快,风干雾燥,也是火灾事故的多发季节。尤其过去的房屋又多是土木结构,于是每到春分这天,人们就会在房顶上放一些戒火草。其用语就是用来防止火灾的发生。而关于戒火草,有些地方将仙人掌称为戒火草。有些地方则是以黄杨和柳树来防护。这第二防就是防止误了农时,俗话说春误一时,地误一季,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从南到北也要陆续开始春耕生产了。因此,提前要做好春耕的准备工作,并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与确保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毕竟,民以食为天,农业生产是不可以耽误的,这春分节气的第三防就是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关了。因为春季冷暖气流交替活跃,天气也是忽冷忽热的,尤其春季又多发到重寒的天气。也容易使人患上一些呼吸道的疾病,因此,老话也有春捂秋冻的说法,就是在告诫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保暖。尤其现在又面临着新一轮疫情的爆发,我们更要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