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所有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319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9分钟)

他,是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里,最没有存在感的皇帝。

没有存在感到哪种地步?到连名讳都被记错了几百年。

为什么如此没有存在感?因为他爹和他儿子都太有名了。

为什么没有存在感?因为他仅在位6年。

6年时间,仓促去世,却留下了一个贪恋女色的恶名。

历史的真实的他,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今天,我们聊聊明朝的第13任皇帝,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坖的故事。

  • 大哥,您到底叫什么名字?

明穆宗朱载坖jì(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享年35岁(古人习惯称36岁),在位6年,在位时年号“隆庆”,史称隆庆帝,去世后庙号“穆宗”。

首先根据朱元璋为燕王朱棣这一支的谱系的安排,“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明世宗朱厚熜的儿子属于“载”字辈,同时,又按照五行相生,火生土,朱厚熜的儿子辈都属于“土”。

所以,本文的主角隆庆皇帝,就应该叫朱载X,这个X五行属土的字。然而,在隆庆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时期,他的名讳被误记为“朱载塈”,到了崇祯年间,内阁首辅朱国祯又将隆庆皇帝的名字误记为“朱载垕”,到后来几百年,基本上都认为隆庆帝叫“朱载垕”。然而,隆庆皇帝的真实名字叫“朱载坖(ji4)”。

如果您问,他为什么叫“朱载坖”呢?省愚只能回答,他就叫“朱载坖”,明朝皇族的名字都是朝廷赐予的。

能够把一个皇帝的名字记载错几百年,也能看出,他老人家是多么地没有存在感了。

  • 兄弟们都撤了,只剩他一人

朱载坖为什么能做皇帝呢?

因为,当他爹朱厚熜的驾崩的时候,他的其余所有的哥哥弟弟都走在老爹的前面,只剩下他一个人了。

明世宗朱厚熜(1567年去世,圈重点,后面要考)总共有8个儿子:

1.长子朱载基(1533年-1533年),出生两月后夭折;

2.次子朱载壡(1536年10月20日-1549年4月14日),两岁半立为太子,可惜十二岁半早夭;

3.三子本文主角朱载坖;

4.四子朱载圳(1537年3月29日-1565年2月9日),一度与朱载坖争夺太子之位,然而比老爹早两年去世,去世时不足28岁;

5.五子朱载(1537年9月8日-1537年9月9日),出生第二天去世,名字是后来赐予的,太生僻了,读作lu3;

6.六子朱载(戛斗土)(1537年10月1日-1538年8月5日),夭折时不足一岁,名字生僻到打不出来,上面左边是戛然而止的“戛”,右边是“斗”,下面是个土字底;

7.七子朱载㙺(1538年1月29日-1538年2月14日),半月夭折;

8.八子朱载(土夙)(1539年8月23日-1540年4月16日),不足一岁夭折。

综上所述,朱厚熜的儿子们名字不仅生僻,找都找不到那些字;而且大部分都没成年。到1567年朱厚熜去世的时候,儿子里面只剩下三子朱载坖了,兄弟们都撤了,就剩本文主角,所以嘉靖朝结束的时候,朱载坖顺理成章地登上皇位。

  • 隆庆新政

1539年农历二月,刚满两岁的朱载坖被册立为裕王,同时那场册封仪式的主角是他的二哥朱载壡,被册立为太子。但是朱载壡不足13岁夭折,嘉靖帝也再没有册立太子,直至嘉靖帝去世,朱载坖都只是裕王。换言之,朱载坖是以裕王而非太子的身份登上皇位的。

朱载坖即位后,内阁首辅徐阶和张居正共同起草世宗遗诏,纠正了明世宗在位时的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为因冤案获罪的勤勉朝臣恢复官职。隆庆三年(1569年)高拱复出后,力反徐阶所为,重新评价世宗,停止不加澄辨的平反,从而创造了良好的君臣关系和政治氛围,为进一步改革找到了支点和依据。

朱载坖因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宫外藩邸,所以体民情,且用人不疑,文有徐阶、高拱、张居正、杨博,武有谭纶、王崇古、戚继光、李成梁。

这一时期社会比较稳定,经济比嘉靖朝有了改观,后世史学家称其为隆庆新政。

  • 隆庆开关

隆庆元年(1567年),朱载坖收到来自福建巡抚(相当于省长)涂泽民的奏疏,言请开市舶司,朱载坖随即顺水推舟,开放了福建漳州的月港一处口岸,史称“隆庆开关”。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再次迅速兴起。这一举措,至今也影响着东南沿海居民的生活。

中国大陆学者王裕巽经过分析认为,从1567年“隆庆开关”到1644年明朝灭亡的七十多年间,海外流入大明国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并且全球三分之二的贸易与中国有关。

隆庆开关使得欧洲人在美洲开采到的“廉价”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这一方面使白银成为中国的流通货币,另一方面使中国不必再因担心贵金属外流而限制对外贸易,但也为明朝覆亡埋下了隐患。

当白银过量流入中国致使通货膨胀后,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动力开始下降,1630年以后出现了白银流入不足的问题,导致中国迅速跌入通货紧缩。

这一问题产生了两个灾难性后果:一是百姓折成白银的纳税负担骤然加重,二是政府折成白银的税收大幅减少,前者引发农民暴动,后者削弱了政府采取军事行动的财力,最终导致明朝在内忧外患中灭亡。

隆庆开关是明代继郑和下西洋之后对外关系中又一重大事件,标志着明朝的对外交往从官府层面转向民间层面。曾经为官方独占的海外贸易逐步让位与与之相比远远更具活力和发展前途的民间海外贸易。

  • 没有被足够地重视和尊敬

研读万隆庆新政与隆庆开关的条目,各位看客也看出来了,朱载坖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并且思路清晰,心思缜密,政绩卓越,百姓享福。但是,为何朱载坖在历史上又毫无存在感呢?

很显然,历史是文官书写的,朱载坖并没有受到足够地重视与尊敬。他,只是党争的牺牲品。

明代的皇帝,基本上可以分成两个类型。一种是自己冲出来和文官集团杠,比如朱元璋,朱棣,朱厚熜,朱由检;另一种就是用宦官集团去制衡文官集团,自己躲起来玩权术,代表有朱祁钰,朱见深,朱厚照。然而,本文主角朱载坖,属于例外。

徐阶与高拱不和,他旁观;高拱协同司礼监太监陈洪斗徐阶,他旁观;张居正串联东厂提督冯保对抗高拱,他旁观。他不参与党争,最后被背上了开启党争的骂名。

朱载坖的爹嘉靖帝,几十年炼丹,完全搞成现在的君主立宪制的雏形视感,所以朱载坖根本也无法在父亲那里学到太多的治国之道,导致后来党争之时,他只能一旁呆呆地看着。

后来,拿起史书记录笔的文官对于朱载坖,也就很难留下溢美之词了。哪怕是把你的名字都记错呢?

  • 嗜酒好色与心灵慰藉

前面很多期都提到过关于皇帝与女色之间的微妙关系。

根据史料的记载,朱载坖是一个好女色的皇帝,然而,如同朱祐樘倒是不近女色,一辈子就一个妻子一个成年的儿子,您写史书的时候却说大臣们都请他老人家开枝散叶,儿孙满堂。

所以,关于帝王好女色的记载,需要换个角度来思考。

另外一方面,朱载坖没有被培训过,直接就上;没有受到父亲正面的引导,说上就上。这时候,嗜酒好色是不是也成了他另一个角度上的心灵慰藉了呢?

顺便说一句,朱载坖后妃总共21人,比父亲的后妃数量少很多;儿子有4位,前两位都早年夭折,老三就是后来的万历帝,老四与老三同母所生;女儿倒是挺多,有七位。

  • 盛年离世,永留遗憾

隆庆六年(1572年)闰三月,宫中传出了朱载坖病危的消息。

在休养了两个月之后,他又上朝视事,却又突然头晕目眩,支持不住而回宫。他自知病情不轻,急召高拱、张居正及高仪三人接受顾命,吩咐由太子朱翊钧继位,后崩于乾清宫。

(若是能长寿点……当然,不可以假设)

关于朱载坖的死因,坊间传说其好女色,服用春药过度,最终导致在35周岁的年纪便将身体掏空。真假难辨的史料,这里就不做赘述了,35岁死于突发情况是必然的。毕竟,朱载坖身上是有着闪光点的,其执政时期的新政和开关以及解决南倭北虏问题,都是这短短6年中难以磨灭的光辉。

盛年离世的朱载坖,留下了刚9岁的儿子朱翊钧做皇帝,着实是可惜,如果朱载坖能再坚持个十年八年,也不至于将江山交给一个孩子。这一幕倒是很熟悉,让人想起了盛年离世的朱瞻基与朱祁镇。

接下来即位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身上又有何等传奇的故事呢?我们下回,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