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灵帝时,一天,巨鹿郡太守司马直生气地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官我不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灵帝时,卖官鬻爵成风,官位价格也不一,出钱越多,得到的官位自然也就越高。这还不算完,灵帝还规定官员在调任或升迁时必须交纳官位年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做官费”,许多官员因无法交纳“做官费”而弃官不做。

司马直在任期间为官清廉,灵帝要调他的任,司马直就要被迫上交巨额的“做官费”,司马直气得大骂,扬言辞职要回家去。

灵帝不准啊,你回家了,我上哪儿赚钱去?司马直被逼无奈,上任途中直接服毒自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灵帝刘宏,是汉章帝刘炟的玄孙,父亲是解渎亭侯刘苌。公元167年,汉桓帝刘志驾崩,刘志无子,外戚窦武便迎立刘宏登基为帝,为东汉的第12位皇帝,是为汉灵帝。

灵帝即位时才12岁,朝政大权掌握在窦太后和大将军窦武手中,外戚把持朝政、虎视眈眈,灵帝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宦官们的手中,这样宦官和外戚之间的矛盾就愈演愈烈了。

不久,窦武与太傅陈蕃定计翦除宦官,但因消息泄露, 结果反被宦官们抢先一步发动政变,窦武兵败自杀,反被枭首于洛阳都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次政变,灵帝体会到宦官的重要性,他完全信任宦官,极力维护宦官,一次性就封了十二位中常侍,史称“十常侍”

灵帝即位的第二年,朝廷官员和宦官之间爆发了一场矛盾。士大夫张俭弹劾中常侍侯览回乡上坟时铺张扰民;侯览指使他人弹劾张俭等24人结党营私,图谋不轨。

灵帝问计于宦官曹节,曹节说党人危害国家,应当清缴。结果,这场政治风波扩大到全国,牵连被害的士族官员竟达六、七百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曹节死后,灵帝又亲近中常侍张让和赵忠,朝政大小事务都交由他们二人去办,他还对人说:“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

熹平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为党人鸣冤,灵帝大怒,将曹鸾下狱处死,并规定,凡以“党人”罪名的士大夫不是禁锢终身,就是诛杀殆尽。

东汉江山就像大海中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被倾覆的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灵帝则每日深居内宫,吃喝玩乐,不理朝政。有一太监为讨好灵帝,不知从哪选了四头驴进宫,灵帝很高兴,每天都要亲自驾着驴车在宫内跑一圈。一时间,京城富贵达官纷纷效仿,民间驴价竞相暴涨。

一日,灵帝正在朝堂上打瞌睡,迷迷糊糊中只见一个怪异的“人”站在自己面前,只见它头戴官帽,身穿朝服,一摇一摆,身后居然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大尾巴。灵帝揉揉眼睛,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狗,被太监们打扮成官员的样子,前来觐见。

灵帝不禁拍掌大笑道:“好一个狗官!”满朝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有怒色却又无可奈何,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可笑的是,灵帝闲得无聊,居然效仿民间的街市在后宫里做起了买卖。宫女和嫔妃们扮成商人卖东西,太监们表演杂耍,灵帝则扮成客人,东家逛逛西家逛逛,讨价还价,乐在其中。

到后来,灵帝为了赚更多的钱,居然公开卖官,他设定了中央和地方官员的价格,如一个年俸四百石的官位要交四百万钱才可上任。四百万钱相当于一个官员年收入的一万倍,而且,买官者还可以竞争,谁出的钱多,谁就可以上任。

这还不满足,灵帝还规定官员在调任或升迁时必须交纳官位标价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作为“做官费”。这样一笔巨款算下来,官员还没当官,就得先交25年的年俸禄,以致很多官员宁可弃官不做,也不想当这样负债累累的官。

按理说,天下都是他的了,还分什么公和私,但灵帝就是不顾,卖官的政策一直持续到他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天灾、人祸加上边事战争,走投无路的穷苦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在太平道教主张角的领导下发动了“黄巾起义”。

东汉政权无力镇压,太常刘焉向灵帝建议:“将部分刺史改为州牧,由宗室或重臣担任,让其拥有地方军、政之权,以便加强地方政权的实力,更易控制地方,有效进剿黄巾残部。”

这样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黄巾起义,但却壮大了地方豪强的势力,为东汉的衰亡和三国局面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汉灵帝作为一代帝王,不思国家进取,不为百姓分忧,整日只顾吃喝玩乐、享受人生,还居然做出卖官赚钱、认太监为父母等一系列荒唐的事情,也难怪他33岁就英年早逝,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玩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