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性是喜欢获取,讨厌付出。这并非所谓“人的劣根性”,而是生存需要。

在自然界,人类的祖先必须努力获取猎物,努力进食,将其积累成脂肪。没有储备,就无法生存。

面对孩子小小的失误、错误,家长容易勃然大怒,夸大其辞,添油加醋,指责孩子。孩子接受的批评远多于表扬。不用太自责。因为,这也是人性使然、生存需要。

在自然界的丛林,在远古时期,人类如果不刻意放大失误、紧紧盯住缺点和不足,同样无法生存。宁可放大每一点失误、大肆批评而生,也不能放任失误、任意表扬而死。

这是基因决定的:人的负面情绪(怒哀忧惧恐),一定多于正面情绪(喜乐);人的负面行为,比如自私自利、厌恶付出等,一定多于正面行为,比如大公无私、感恩、乐于付出。

你可以为自己的负面情绪、负面行为释然了吧?然而并不是。

毕竟,这些行为、情绪适用于原始社会,在今天,很多已经不合时宜。

尤其在子女教育方面,家长一旦放纵自己的情绪,让古老的基因肆意爆发,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人非常容易陷入的误区是:大家都不懂感恩、不愿付出,凭什么我要付出?大家都甩脸子,凭什么我要和颜悦色?

这个误区很常见,很普遍。人人都知道付出会让团队更和谐,但就是没人愿意成为第一个付出者。理由简单粗暴:凭什么是我,不是他?

夫妻之间也是如此。凭什么我要认错,而不是他?

放到子女教育上,这种思路会让你陷入“死循环”,掉进犄角旮旯,永无出头之日。

父母必须成为正面情绪、正面行为的第一个传导者。你不必太伟大、太高尚、太道德,不必在社会上扮演“完人”角色,但在家庭中,在孩子面前,做到乐于付出、传递正面情绪,就很OK了。

负面情绪、负面行为会传染,正面情绪、正面行为同样如此。善意,爱心,感恩,会像波浪一样传递;在传递的过程中,会因阻碍而消减,也会因互助而叠加。

举个栗子。

某天,大明被安排了一项简单但枯燥的工作:用电脑做一组计算。

这活儿不难,就是麻烦。大明吭哧吭哧地忙活了20多分钟,胜利在望。

不出意外的话,意外马上就要发生了。在电视剧里,每出现一次“胜利在望”,往往意味着若干配角甚至主角的嗝屁。

果不其然,大明的电脑在“胜利在望”的关键环节,死机了。

买一赠一,“胜利在望”搭售的词汇叫作——前功尽弃!

大明目瞪口呆,哭天嚎地,就差拿豆腐砸脑袋了。20多分钟白费,意味着自己要把枯燥无比的计算重来一遍。

最合适的词叫作——沮丧。

然鹅,不要着急。因为还有小明呢。

小明就坐在大明旁边的工位上,看大明崩溃了,过来表示慰问:“我看看有啥办法恢复没有?”

小明在大明电脑上捣鼓了一番,没几秒钟,问题解决,数据全部恢复!

大明长出一口气。遇到这么乐于助人的小明,真是福气。

忙完之后,大明准备打道回府,这时候,有人向他求助:“你可以帮我一个忙吗?”

大明毫不犹豫答应了。原因很简单,他刚刚接受了小明的善意,他很乐意把善意传递出去。

事实上,这是国外心理学家设计的一个实验。大明以及小明,都是实验的志愿者。

大明不知道的是,电脑意外死机,是心理学家故意的(太坏了这帮人);而小明“一指禅”轻松恢复数据,事实上也是设计好的,只有大明被蒙在鼓里。

和其他没有接受帮助的志愿者相比,大明传递善意的欲望要大得多。原因无他——只是因为他刚刚接受了别人的善意。

这就是正面情绪的传递。

问题是,我们往往不想成为善意的第一个传递者。总得有人开头啊,可没人愿意开这个头。

第一个主动付出的人,抑制不住的想法就是:凭什么付出的是我,享受成果的却是他?

如果在单位、在外界,有这种想法,那就有吧,谁都不是圣人。但在家庭中,没有办法,家长只能成为善意的第一个传递者。责无旁贷。

大冤种就大冤种吧,谁让你摊上了呢,谁让你有孩子了呢。

别指望孩子忽然变好,不要指望孩子成为善意的第一个传递者,除非他跟王阳明一样,从小就立志做圣人。

你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并未征得他的同意。这就是他不会成为第一个善意传递者的终极理由。

既然是你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那么,你就做正面情绪的第一个传递者吧。忍一忍,就那么几分钟,天塌不下来。

过去了,海阔天空,孩子的正面情绪——乐观,积极,善意……会扑面而来。

高金国,笔名高了高,高级编辑,著有《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写给孩子的趣味中国历史(12册)》《少年读史记故事(3册)》《人生是一场修行》《唐朝那层窗户纸》《齐国那些事儿》等图书26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