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们一般理解为养大一棵树需要十年,培养一个人需要一百年。

百度汉语对词条的解释出自权威词典,它的解释是“比喻培养人才是长久之计,也形容培养人才很不容易”,这也正和我们平常的理解一致。

问题是,一百年的话,人才不就死掉了吗?再说培养人才十几年就够了,哪里用得了一百年?

这种理解应该是误解,望文生义,以为“百年树人”是“用一百年培养人”,并且以讹传讹搞错了意思。其实“百年树人”是“为百年大计,要重视培养人才”的意思。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管仲的思想。原文的意思是,为一年考虑,没有比得上种粮食的;为十年考虑,没有比得上种树的;为终身考虑,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种一获一的,是粮食;种一获十,是树木;种一获百的,是人才。原文如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管仲这话是对齐桓公说的,“终身之计”,也就是“长久之计”,为江山社稷长治久安着想,要重视培养人才。

管仲强调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意义,种一获百,而不是讲培养人才需要的时间很长。

所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正确意思,是为十年考虑,要种树;为百年大计,也就是长久之计考虑,要重视培养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