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局数据可见,今年1-2月份我国城镇失业率为5.6%,其中31个大城市失业率为5.7%,可以说我国失业人群居高不下,这是咋回事?”

疫情三年都好好的

自2020年疫情以来,全国人民迎来了3年的艰难“抗疫”,经过3年的斗争,我国于去年年底成功放开管控,如今更是已基本摆脱疫情,各地生活有序展开

在3年疫情中,因各地疫情的复杂性,几乎每个地方都经历过封锁、隔离,以至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当然,这种影响并不是只有我国存在,世界多国都因疫情而使得经济发展受限

不过,好在我国防控有序,各地经济恢复速度很快,因而疫情并没有对我国经济带来太大的创伤。但对企业来说,无法有序开展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挑战,不少企业为了减少成本和开支,只好选择裁员,就连互联网大厂如腾讯、阿里都先后多轮裁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大企业都无法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更别说那些资金不足的小企业,不少中小企业因资金短缺等原因被迫倒闭

在三年疫情之下,我国的失业率自然也有所增高,从官方数据可见,2020年我国失业率为5.6%,21年时经济有所恢复,失业率降至5.1%。不过去年疫情再次加剧,失业率提升至5.6%

而随着去年12月份疫情放开,各地开始自由发展经济,当月失业率下调至5.5%。本以为今年会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一年,可没想今年1-2月份城镇失业率再次上涨至5.6%,别看只涨了0.1%,可因我国就业人群规模庞大,失业人群实际增长很多。

最让人费解的是,疫情3年里虽然失业率居高不下,可大家并没有面对失业的焦虑,也没有担心找不到工作。

可从年初至今,社会方面对失业的担忧已全面放大,很多人抱怨找不到工作,就业前景不容乐观,不少求职者抱怨“求职难”,这是咋回事?

放开后,失业的人反而变多?

有一个网友吐槽,自己是985硕士毕业,毕业后进入某大厂工作,但没想到今年2月被裁员。如今已是4月份,找了一个月工作,投了N多个简历,就接到一个面试,他想不通自己还年轻,学历也不差,为啥这么难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工作难找外,工资下滑也是一大问题。如南京某大学图书管理员,到手净月薪才1800元,但面试的人足足2000多人,这个岗位并没有编制,却有这么多人抢,实在是让人不解。

而在不久前的河南财大招聘现场,记者看到了很多洗碗工、酒店前台这样的工作职位,且月薪最低才2000元。

而在东莞工业园区,很多工厂都下调了招聘薪水,从原本的6000元降至5000元档次,部分电子厂时薪更是降至10元左右,可依旧有不少人排队面试

本以为2023年疫情放开后,人力资源市场一片坦途,可如今的就业环境让很多人突然没有了信心。说好的经济有序恢复呢?为什么只迎来了大量失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原因:

1、疫情对就业影响较大

其实,在三年疫情期间,倒下的企业就已非常多了。据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就有46万家企业宣布倒闭,且310万户个体户注销,这意味着无数人失业

不过,因受疫情封控的影响,虽然很多人没有了收入,但却无法正常找工作就业,自然是不会出现大规模的就业潮。还有不少人,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也选择在家待业,等待疫情过去后再去找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一来,就给人一种市场并不缺少就业岗位的错觉。但归根到底,只不过是封控减少了应聘人数而已。

而如今,大家出行不再受限,很多人也选择跨省就业,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主要就业选择。可随着数亿人一起出来就业,但就业需求却大幅度下滑,企业招聘人数都出现萎缩,使得失业潮集体爆发。

2、疫情抑制需求

在3年疫情之时,不少企业为了减少人工成本,选择降薪裁员,对于未被裁的员工而言,他们庆幸还有份工作,就算不喜欢这份工作,也会坚持干下去,就算收入下降也不会太介意,不然怎么偿还房贷、缴纳水电气?

而疫情之时,人们在消费需求上也明显下滑,主要关注点是疫情本身,抗疫成了大家的主要选择,因而就业矛盾反而不重要。

但随着疫情放开,大家对原有薪资待遇不满,因而纷纷选择跳槽,谁知道如今就业形势愈发困难,想要找个更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企业正处在过渡期

三年疫情期间,企业很难有太多收益,不少中小企业靠着政府财政补贴喘息,如今经济好不容易放开,企业正在有序恢复中,自然没有太大规模的招聘计划

而想要恢复劳动力岗位,企业需要足够的资金,而国民也要有更多的消费需求,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弥补。唯有消费增加,企业生产需求加大,劳动力岗位才会增多,经济才能向好发展。

因此,现阶段并非最好的应聘时机,大家应该等待劳动岗位全部恢复后再来求职。

4、外贸订单缩水

如果说疫情给我国经济市场带来了难以恢复的创伤,那外贸订单的缩水可谓雪上加霜。从媒体报道来看,我国多个港口空集装箱已堆满,反而很多码头工人没了活干,更有消息传出,美国减少了在华的40%订单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产业链,多年来一直靠着欧美订单发展经济。而如今外贸订单缩水,对很多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这些企业只好减少招聘人数,以应对短期剧痛

结论:

随着不少跨国企业纷纷将产业链转移东南亚,我国短期内仍将面临着劳动人口过剩、岗位需求减少的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0万人,这些毕业生可能会面临着择业难的问题。至于何时就业岗位才能恢复疫情前,我想随着国家的稳步调控,这些难题都将逐一解决。

讨论题:你是否面临找工作上的难题?

【注:本文图片均来源于互联网,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