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将抗匈名将李广一生描写的跌宕起伏、悲壮激越 、脍炙人口,李广因此也成了一位传奇式的英雄。

在汉武帝反击匈奴、开疆拓土、以军功封侯赐爵的年代,骁将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血染征袍,戎马一生,威震塞外,却为何终身不得封侯?为了解开这个历史之谜,古往今来,许多人都提出了种种看法,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罪大莫过“杀已降”

《史记·李将军传》载,李广在世时,就对自己身经百战却始终没能封侯一事疑惑不解,曾请一位操望气之业(卜卦,相面)名叫王朔的先生替自己释疑解惑。王朔说:“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原来,李广在任陇西太守时,曾经招降过800羌兵,后又反悔将这800降人诛杀。古人认为“杀降不仁”,必遭天谴 。李广对此事一直心怀愧疚,在向王朔叙说心病时,王朔立即认定“杀降”就是李广不得封侯的主因。

擅杀霸陵尉,犯了军中大忌

李广曾因兵败而被武帝罢黜了将军职,一天出猎解闷,天晚回家路过霸陵亭,霸陵尉按规定不许放行,让他们天明后再过。李广的从人说情道:“这是过去的李将军”,求亭尉行个方便,抬手放行。当晚霸陵尉喝高了,醉眼朦胧地以轻蔑口吻回敬道:“当今的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过去当过将军的人”!后来,汉匈之战日趋激烈,正值用人之际,李广得以官复原职,立刻公报私仇,找借口杀掉了霸陵尉。明朝董份在《史记评林》中说:“广不能忘一尉之小憾。乃知功名不成,非特杀降也,亦浅中少大度耳,其不侯故宜”。董份认为,李广终身不得封侯,是因为气量偏狭,擅杀忠于职守的霸陵尉所致。

治军不严,军纪涣散

宋代“武学博士”何去非认为:“自汉师之加匈奴,广未尝不任其事,而广每至衄废罪,无尺寸之功以取封爵,卒以失律自裁,由其治军不用纪律...... 广之治军,欲其人人自安利也,至于部曲顿舍,警言管摄,一切驰略,以便其私而专为恩,所谓军之纪律者,未尝用也”。大意是李广治军不严,军纪废弛,行军作战不讲“军阵”;夜晚宿营,不设警备、刁斗;李广幕府中文书账表也大都省略,看似马马虎虎,但他对征战大事还是严肃审慎的。但有人认为周去非的看法是以小节论大端,不足为信。

司马迁对李广的评价很高,认为他和“治军严整”的程不识一样皆是“名将”。南宋叶适在《学习纪言·史记》中辩驳道:“李广自用兵,人所不及,世或以常律论之,固非矣” 。明末清初大儒王夫之支持叶适的观点,认为李广是“攻兵之将”,程不识乃“守兵之将”,一攻一守,各有所长,“非可一律论也”。

李广久战无功,乃“常败将军”是也

有一种观点认为,汉武帝对宿将李广寄予厚望,给过他很多机会,怎奈他不争气,屡战屡败,于是不得封侯。

宋代文献《史记评林》如此说:“李广每战辄北,因踬终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汉紀九》中说:“程不识,虽无功,犹不败;效李广,鲜不覆亡”。

李广真的是每战必败甚至全军覆没吗?

细究《史记》,你会发现司马迁仅记载了李广一生中最后的几场战事,且带有强烈的悲剧色彩,只摘取或剪辑了李广波澜壮阔一生的几个片段,并没有说李广身历大小七十余战,没有立过丝毫战功。 况且,司马迁点赞他为名将,匈奴人敬畏地称他为“飞将军”,哪可能是位一无战功的“常败将军”?

李广军事才能有限,并非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军事全才

有当代学者根据《史记》记载认为,李广虽多失利,但确属一员难得的猛将;但他骁勇寡谋,又“自负其能”,桀骜不驯,犯了骄兵大忌,不免屡屡受挫,胜少败多,因此终身未获封侯,不怪汉武帝有所偏心,那也是理所当然之事。卫青霍去病不用说,长途奔袭,奋击匈奴,屡获大胜,封狼居胥,凯歌而还,实乃古今罕见的军事奇才。但军功不如李广者也得封侯,比如公孙敖、赵破奴......血战疆场远远逊色于李广者大有人在,却得以封侯赐爵,所以,此说也属以偏概全,不是盖棺定论之辞。

汉武帝对李广心存偏见,竭力压制

这种说法在唐代已经喧嚣尘上。鬼才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喟叹史上高才之士皆怀才不遇、境遇坎坷,有“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之名句,将李广不得封侯归咎于汉武帝。李广数次征战失利,不是遭遇匈奴单于主力,就是迷路失期,以至于汉武帝对他有了偏见,认为他“数奇(点背,命不好,不吉利)”,不能重用。李广最后一次随卫青出征漠北时,武帝就特意叮嘱统帅、大将军卫青不能让李广居前夺首功;卫青出于私心,让好友合骑侯公孙敖担任前锋,代替了李广的前将军之位,致使李广深入大漠,迷路误期,触犯军纪,被迫自刎而亡。持此说者大有人在,基本成了定论。这种说法很有代表性,从武帝时代的军事、政治以及用人特点上做了全面探索,视野并不狭隘。但仍有许多疑点没有彻底解决。

名将李广终身不得封侯之谜,至今仍然没有完全解开,很多人仍在孜孜不倦的作深入研究,继续寻求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