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从来没有能把一碗水端平的父母,无论你多么努力地想要同等对待自己的孩子,也总会不可避免地偏向某一个,或许你自己并不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偏心母亲

与其他开国受封的诸侯不同,郑国是在西周末期才由周宣王赐封给弟弟姬友的,姬友也是郑国的第一任君主,既是郑桓公。周幽王时,姬友担任周朝的司徒,掌管国民教化,深受朝野爱戴。

后来,周幽王宠幸褒姒,朝政日益荒废。姬友与太史伯分析朝野形势,认为河洛之间只有虢、郐两个小国,而且国君昏庸,比较适合发展,于是向周幽王请求迁移到洛水东部,建都新郑(即今河南省新郑市附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虢国和郐国为了巴结姬友,合伙拿出10座城池送给他,这10座城也就是郑国的初始地盘。

公元前771年,申侯联合缯国和犬戎在骊山下杀死周幽王,也将担任司寇的郑桓公一并杀死。

桓公死后,武公继位,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难产,因此被母亲武姜厌弃,取名寤生,被立为太子。小儿子顺产,十分受母亲宠爱,名叫叔段。

武公生前,武姜多次请求改立叔段为太子,都被拒绝了。后来寤生继位,就是郑庄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姜先是要求将军事重镇制邑(即今河南荥阳市汜水镇)封给叔段,被拒绝后,又威逼庄公将国内最大的城市京邑(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南)封给叔段。庄公无奈,只得答应。

叔段到达封地后,积极练兵备战,他的母亲也计划在都城内作为内应。

有人向郑庄公建言改封叔段到一个小城池,否则会引起内乱。庄公以不能违背母亲为由,故意纵容,却在暗地里派人监视着弟弟的一举一动。

公元前722年,叔段起兵叛乱,被早有准备的郑庄公一举击败,先逃至鄢邑(即今河南许昌鄢陵县北),又逃到共国(即今河南省辉县),所以后来被称为共叔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平定了弟弟的叛乱后,郑庄公对母亲忍无可忍,一气之下将母亲发配到在城颍(即今河南临颍县西北),并发誓:不到黄泉,永不相见!

一年后,郑庄公十分思念母亲,但又碍于誓言无法相见。有一个名叫颍考叔的大臣建议向地下挖一条隧道,在有泉水处与母亲相见。

二、弦高犒秦

郑庄公死后,权臣祭仲专政,先后扶立庄公的四个儿子登上郑君之位,使郑国陷于内乱之中,实力渐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628年,郑国新君初立,政局不稳,负责都城防卫的司城官缯贺向秦国泄密,秦穆公立即派出大军偷袭郑国。

有一位名叫弦高的郑国商人,正带着商队向西去周朝京师做买卖,半路上遇到了这支秦军。

他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支秦军是要去偷袭郑国,急中生智,一面派人回去向郑国示警,一面假装是郑国派来的使者,将自己的十二头牛作为犒劳的礼物送给秦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军主将见到弦高后也很吃惊,以为郑国早就知道了秦军的行踪,肯定准备妥当,已经失去偷袭的机会,只好撤了军,并在回军的路上顺道消灭了滑国。

晋国是滑国的宗主国,知道后十分生气,派兵在崤山设下埋伏,大败凯旋的秦军,俘虏秦国三将。

郑国国君以高官厚禄感谢弦高的爱国行为,弦高辞而不受。

三、一碗鼋羹

公元前605年,楚国送来了一只大鼋。

子公和子家朝见郑灵公,在路上的时候子公的食指突然莫名颤动了一下。子公对子家说:“以前我的食指一动,必会吃到异味佳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人进到宫内,果然看到郑灵公正在吃鼋羹,便相视大笑起来。

郑灵公问他们笑什么,子公便将缘故相告。

灵公一时玩心兴起,想戏弄一下子公,便邀请二人一起吃饭,却故意不给子公鼋羹吃。

子公很生气,把手指伸到锅里沾了羹汤,放到嘴里吸吮着,拂袖而去。

面对子公如此无礼的行为,郑灵公大怒,认为子公未将自己放在眼里,必欲除之而后快。

子公也知道自己命将不保,与好朋友子家密谋,抢先下手杀死郑灵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怜郑灵公,继位还未到一年,就因为一碗鼋羹命丧黄泉。或许他到死也不明白,子公争的其实并不是那一碗鼋羹,而是尊重。

四、朝晋暮楚

郑国地处中原腹地,夹在晋、楚两个大国之间,遭受着两国的交替式攻击,苦不堪言。

公元前638年,晋公子重耳逃亡路过郑国,当时在位的郑文公未将重耳放到眼里,既没有对他以礼相待,也没有听从大夫叔瞻的劝告,杀掉重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耳回国继位后,以郑文公无礼为借口,出兵攻打郑国,并要求郑国交出叔瞻。叔瞻无奈,只好自杀为国。晋文公又威逼郑国立了在晋国逃亡的公子兰为太子,并签订盟约后才退兵。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以郑国与晋国结盟为由,派兵围攻郑国。郑国都城被围三个月,郑国苦等晋国援兵不至,只好开城投降。

谁知郑国刚投降,晋国的救兵就到了。但郑国此时已成了楚国的小弟,与楚国一起在黄河边大败晋军。此战也就是成就了楚庄王霸王大业的邲之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586年,许灵公在楚王面前诋毁郑国,郑悼公派弟弟去申辩,反被楚王囚禁。因此郑国又与晋国交好。

第二年,楚国因郑国叛楚向晋,派兵攻打郑国,杀死悼公,扶立从楚国回来的悼公弟弟为君,是为郑成公。郑国又偷偷地与楚国结盟。

公元前582年,郑成公朝见晋君,被晋国以“私通楚国”为由拘禁,并派大将栾书讨伐郑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国因为成公被囚,为了更好地应付晋国,便拥立成公的哥哥做了君主。晋国听说后,就释放了郑成公,并撤围而回。成公回国,立即杀掉新君和扶立新君的大臣叔申等人。

公元前576年,楚国出兵攻打郑国。第二年,郑国背叛晋国,与楚国缔结盟约,晋国大怒,派兵讨伐郑国。楚国出兵相救,与晋国在鄢陵大战。

鄢陵之战是晋楚争霸的第三次大战,也是两国最后一次主力会战。此战过后,楚国实力大损,晋国又一次登上中原霸主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前564年,晋国率领曹、卫等诸侯联军讨伐郑国,郑国被迫与晋国签订城下之盟。当年冬天,郑国害怕楚国报复,又与楚国结盟。

公元前562年,晋国因为郑国与楚国结盟,又率兵攻打郑国,郑国又与晋国结盟。楚国出兵救郑,打败晋军。郑国不想与晋国撕破脸皮,想与晋国讲和,派出使者向楚王求情,又被楚国拒绝。

总之,郑国成了晋楚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不尽的气。

五、七穆执政

在郑国的中后期,有七个世族大家轮流执掌郑国政权,分别是驷氏、罕氏、国氏、良氏、印氏、游氏和丰氏。由于他们都是郑穆公的后代,故称“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七穆当中,最有名的当属子产,他在主持郑国政务期间,积极进行政治改革,划定世族封地疆界,按田亩征税,修订法律制度,使郑国出现了短暂的中兴。

子产死后,晋国六卿当政,逐渐侵食郑国土地。

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合力消灭智氏后,郑国的主要对手就变成了晋国韩氏,又经过几十年的艰苦争斗,至公元前375年,终被韩国所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史记·郑世家》

作者简介:

我是今青,一名文字爱好者,愿与你一起品读历史,分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