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终于打算继续更新,但灵感枯竭,不知写什么的时候,看到了手边还没看完的《萨勒姆的女巫》,于是兴致勃勃的看了起来。

一开始,我是有些懵的。比如萨勒姆镇逐巫行动爆发的背景、那些出场的重要人物冗长的名字及不同的身份,都让我无法很好地理解。耐心读完全本,再回头来看序言,《萨勒姆的女巫》给我的感受就如同我看完《如懿传》的感受一样,后劲儿很大,令人回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萨勒姆的女巫》是美国剧作家阿瑟·米勒的作品。讲述了几位少女月色中在林间跳舞被牧师撞见,其中两位被吓晕过去。跳舞等娱乐活动在清教主义下的萨勒姆镇是被严令禁止,并且被斥为异端的。为避免被当作巫婆从而走上绞刑台的命运,在镇上有权有势的普特南家族和牧师巴里斯的授意下,将两名女孩的晕倒归结于巫婆和巫师作祟,由此引发了一场以上帝之名,旨在残酷镇压异教徒的宗教审判。人们的自私、嫉妒、恐惧、狭隘等阴暗面在这一刻暴露无遗,互相指控、互相陷害,无辜之人被审判、被绞死,萨勒姆镇已然变成了人间炼狱。

在众多出场的人物中,最有意思的当属男主人公普洛克托。他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严格遵守清规戒律,将镇上唯一的牧师巴里斯当作上帝的使者那样去崇拜,只是关心自己庄稼的收成如何,这样的“务实派”却成为了异端。再者,他和牧师巴里斯的侄女阿碧格偷情,背叛了妻子,这是他道德卑劣的表现。但是,也是他,为了保护被阿碧格报复指控为女巫的妻子伊丽莎白,不顾自己一直以来重视的名声,将阿碧格的阴谋诡计和自己背叛妻子的事实公诸于众,还有最后一刻也不愿意签字指正吕蓓卡等被诬陷的人,毅然走上绞刑架,这又是他道德崇高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是矛盾的,人性是光明和阴暗并存的。一场以正义为名的宗教审判,无限放大了萨勒姆镇居民的人性阴暗面,人人自危,令人窒息。但是,以普洛克托、吕蓓卡等为首的人,又让读者以及萨勒姆镇其他正处于迷茫中的人看到了光明,他们伟岸的身影,犹如上帝亲临,救赎着那些不愿与虚伪、自私同流合污的圣洁的灵魂。

这不由得让我想到曾闹得沸沸扬扬的“战马行动”事件。一名网名为“战马行动”的博主举报某商场玻璃上印有日本风格的商城标识,并要求商城即刻撕下标识。一开始,大部分人都很赞同他的行为,因为日本侵华的罪行深深刻在每一位国人的心中,此举乃正义之举,是拒绝文化入侵的表现。但是,随着网友对他的深扒,才发现这样的事件发生了不止一次,甭管真相如何,只要是像“红日”的,就一口咬定是日本风格的标识。原来,他的背后是有包装团队的,也就是说他借着爱国之名打造爱国人设,最终的目的仅仅是得到更大的流量,而非上升到民族大义的高度。事后,不少网友调侃道“红绿灯”中的红灯标识也是“红日”,是不是也可以让“战马行动”举报一下。最终,该事件以闹剧的结局收场。

可以说,除了目的和结局不同,他的这一行为与《萨勒姆的女巫》中以女主人公阿碧格为首的小镇居民并无不同。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爱国是需要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是不带任何其他个人目的的。同时,爱国也需要理智,举报需要真凭实据,而不是满口胡诌,这样才能抓住主要矛盾,避免殃及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这个例子是往大了说,可能很多普通人不会经常接触到,往小了说,道理也是相同的。

记得原来班上有一位孩子和其他人格格不入,虽然大家都被要求着校服,但只有他的校服和鞋子总是显得有些陈旧,还总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因此他自然而然成为了被霸凌的对象。调戏女生、体臭、不讲卫生、偷东西……这些可怕的指控常围绕着他,导致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我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是否是真实发生过的,我只知道我不敢看他的眼神,因为从他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我后来才逐渐理解的词—无助。而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去调查事情的真相,包括我自己,只知道奉行大家都在做的事儿:远离他,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会被大家打为和他一派的人,被大家孤立,这在我看来是最令我不能接受的事儿。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霸凌。

后来,被霸凌的对象变成了我,因为其他男生都已经变声,只有我声音还是那么细,以及我柔和的言谈举止,都让我成为了人群中的异类。无端的指责、无情的嘲笑、别有用心的捉弄……伴随了我的整个学生时代,让我患上了抑郁症,一直到现在我还经常被噩梦惊醒。我终于理解了那位同学的感受,那种无力感,那种渴望被救赎却抓不到任何救命稻草的绝望。

到了工作中,这样的事儿也并没有绝迹。曾经,因为前公司领导的心胸狭窄和阴险毒辣,我被恶意中伤,并且被捏造和罗列了对我不利的证据,以此拖欠薪酬。在寻找证据无果的情况下,我祈求同事帮忙作证,但没得到任何响应,这让我十分沮丧和愤怒。可是回头再想,因为他们还在职,所以人趋利避害的本能决定了他们不会冒着被领导“穿小鞋”的风险去帮助已经离职的、没有任何利用价值的我,哪怕我自认为我们曾经关系很好。想到这些,我也逐渐释怀,只能另寻他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诬陷和无端指责,尤其是群体性的,身为个人真的很难去争辩或者改变,俗话说的“胳膊拧不过大腿”。就像《萨勒姆的女巫》中吕蓓卡虽然几乎受小镇所有人的尊重,但当逐巫行动开始时,她还是被诬陷为女巫,那些善意的举动反而成了施行巫术的铁证。纵使她挺直腰板,坚决不承认自己背离了上帝,却还是架不住其他人为了保命对她的指控,三人成虎,最终为了捍卫真理和自尊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综上,作为指控他人的一方,我们要避免被以阿碧格为首的一类人蒙骗,以至于伤及无辜;也要避免人云亦云,为了保全自己或其他目的也不分青红皂白、不讲证据地挞伐。作为被指控的一方,我们应该学习吕蓓卡、詹里斯和普洛克托,他们不屈服于强大的不可动摇的权威,也不惧怕他人主动或被迫同流合污的指控,更不愿意变成肮脏的一员。坚决不认罪,被压死或走上绞刑架,正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着精神的纯真,也是他们对于弥漫在萨勒姆的,以正义为名,实为邪恶的力量的无声抗议。

当然,人无完人,上述的看法,说到底只是一种希望。因为人性是复杂的,人性是有阴暗面的,人也并非独立存在于世间的个体,有需要守护的、不让他们受伤的人,就连我自己,不到关键时刻,也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会那么崇高,还是变得卑劣。所以,我才更希望能有诸如吕蓓卡、詹里斯和普洛克托一类的人,纵使身处黑暗,但心中常存光明,哪怕是微弱的光,也足以感染心中同样存在光明却身处迷途中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