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过火力水力发电,也听过核能发电,但你知道储能电站吗?

近日,300兆瓦级的压气储能电站正式投运,为新型储能电站的进一步推广又设立了一个好的试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能源供应领域,储能电站的作用是什么呢?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的发展,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下面就来跟大家简单聊一聊关于储能电站的那些事。

100到300,别样电站的背后

100到300,别样电站的背后

湖北应城,一座新型的电站在近日投运并网运行。电站的规模,从单机功率到储能规模再到转化效率三个方面,应城的电站创下了世界纪录。

整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并建造,是我国新型储能领域的示范工程。

300兆瓦级的单机功率,1500兆瓦时的储能容量,在效率的转化利用上,更是能达到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的压气储能电站规模为最大,而从类型上看,这并非第一座。还在2022年,张家口就有压气储能电站并网发电,不过此前的规模为100兆瓦级,相对较小。

在具体应用上,新并网的电站,每天储能时间8小时,耗能5小时,全年储存的气量规模为19亿立方米,能发电5亿千瓦时。此前的张家口的电站,年发电量为1.32亿千瓦时。

从工作机制上看,压气储能电站是将高压的气体释放,在过程驱动系统进行发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传统电站的区别在于,用电低谷时,电站只是将空气压缩并储存。等到用电高峰的时候,再将空气转化成电能释放出来。所以形象一点说,压气储能电站就像“充电宝”。

有人可能会疑惑,直接发电用电不好吗,何必再多此一举呢?

原因是电力在运用的时候存在高峰和低谷,而一般发出来的电是无法进行储存的。尤其是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特有的随机和不确定性,在并网发电后对电网的冲击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类似于压气储能电站这样的系统,能够让电能的储存方式发生变化,以“不是电”而是“能”的形式存在。等到用电高峰来临,再将所储存的能量转化成电力输送出去。

“压气”,就是这种储能电站的一种储能形式。除了压气储能电站之外,还有抽水储能电站。

两者对比起来,前者建造的时间和成本更低。比如应城这座新投运电站,其建设时长只有两年左右。如果是抽水储能电站,建造周期需6到8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压气储能电站也有另外的制约和瓶颈。像应城的电站和张家口的电站,选址在盐穴和人工硐室。国内另外一座位于常州市的压气储能电站,也是在一处盐穴里运行的。

为什么非要在盐穴里运行,下面会进行解释。而除了选址的制约外,压气储能电站需要石化燃料提供热源,其次是系统的效率目前也不是太高。

也就是说,虽然它有成本和建造周期短的优势,但是在选址、能源利用和效率上,也存在短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为何会这样,就得了解一下压气储能电站究竟是怎么工作的了。

压气储能电站的原理

压气储能电站的原理

压气储能是储能电站的一种,是利用压缩空气实现物理储能的技术。

在类型上,该电站又分为补燃式压气储能和非补燃式压气储能,非补燃式是目前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在国内现有的规模中也很突出。

整个工作的原理机制,分为能量输入、能量解耦、能量耦合、能量输出。

第一步,利用电力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吸入后进行压缩,物理作用下空气变成了高温高压的气体。因为吸入空气时使用了电能,而用的电能,就等于转化成了高压气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步,需要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分离成热能和势能。在设备的分离和更换作用下,气体的冷热发生变化,再通过分门别类的储存,进而实现能量的转化。

第三步是进行热量交换,高压空气和高温换热介质进行交换,之后空气完成压缩热能和压缩势能的耦合。

第四步便是能量重新输出。在用电高峰时段,经过换热后的空气变成了高温高压气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驱动膨胀机做功,进一步带动发电机发电。储存的内能又转化成了机械能,后者又进一步变回成为电能。电力最终又回到电网中,并转化成可利用的电能。

技术类型有哪几种

技术类型有哪几种

上面提到,压气储能分为补燃式和非补燃式两种,此外根据空气的状态,又有气态储能和液态储能等类型。

截止到目前,大规模商业运营的储能电站位于美国和德国。McIntosh和Huntorf两座电站,使用的是补燃式技术,采用天然气补燃,可以增加做功能力。

具体来看,补燃式技术,意味着能提供大的势能,将进入膨胀机里的高压空气,与燃料进行混合燃烧,随着内部温度升高会形成更高压的气体,最终做功的能力就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技术类型的劣势在于,需要大量的石化燃料来辅助燃烧,这样一来就跟能源结构转型背道而驰。

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压缩热也会被排放掉,这会造成系统整体的效能降低。

为了解决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目前的研究是利用太阳能加热释放空气,可以在整体上提高系统的运作效率。

另一种是绝热空气压缩储能技术,利用热换器回收压缩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它可以用来加热进入膨胀机进口处的空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在储能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中,就能实现热量的交换。整个工作流程是在绝热的情况下完成的,效率会有所提升。

理论上可以实现绝热,但在实际使用中,难以达到真正的绝热,所以这项技术还处在论证研究阶段。

还有另外两种技术,等温压缩空气和液态压缩空气。

等温压缩技术,采用换热温度控制手段,空气在压缩和膨胀过程中,整体不会发生较大的温度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种模式不需要燃烧加热,所以系统没有燃烧室,同时也没有储热装置。相对于其他技术,结构上的简洁也使得运行参数整体更不复杂。

但该系统的效率比较低,在热能的利用和交换上,需要更好的技术以及材料应用才能有所保证。

还有一种便是液态压缩技术。该技术是将空气液化后储存,相比气态,压缩后的空气体积变小,系统整体所需的面积也较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力转换时,要将储存的液化气体加压升温,空气重新气化进入膨胀机做功,进而就能驱动发电机发电。

它的缺点是,气体在进行液态和气态的转化中,会损耗部分能量,整体效率会下降。

此前在2013年,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曾在廊坊建造过这样一座示范系统。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压气储能电站,需要利用洞穴来建造系统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储气设施的地点规划

储气设施的地点规划

压气储能电站的设备规划,需要保证三个基本的要求。一个是要有比较大的容量,至少需要几十万立方米的容量。

另一个需要有很高的密闭性和密封性,保证在运行过程中气体不会发生泄露。

最后一个是要稳定性好,能保障气体长期储存。基于这三点要求,天然的盐穴和人工硐室,就具备了储气的很大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盐穴是盐矿开采后留下的天然洞穴,它本身占地面积小,内部体积容量大,另外密封性和储气压力也能达标。最后,因为洞穴天然存在成本较低。

国内的盐穴资源很丰富,只有0.2%的盐穴被利用了,大量的盐穴处于闲置状态。未来大规模发展压气储能电站,能够利用的空间就很大。

另外一种是人工硐室,内部利用混凝土做衬砌,外部则是围岩和密封层。相对于盐穴,它摆脱了对地层和地形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甘肃酒泉,在建的压气储能电站,采用的就是人工硐室的方式。西北地区风能和光能资源充足,但没有天然盐穴,所以人工硐室就是一个必然的选项了。

未来发展趋势

未来发展趋势

压气储能电站前景应用广泛,目前各地的装机规模,也从百兆瓦级发展到300兆瓦级,其发展空间在下一步还很大。

首先是在设备层面,该类型电站在运行的情况下,需要频繁的启动和停运,情况变化多样,系统设备运行的场景要适应多变的场景,尤其是高负荷运行的态势下,更要满足复杂的状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是技术层面,节能低碳是本质,非补燃式的技术类型,未来将会逐步成为发展的主流。

如何最大程度的保证效率,如何保证能量的转化更加快捷而高效,这需要在技术上做深入探索。

从应用场景来看,该电站发电是其次,储能是关键,而储能的背后,又关乎电网的整体运行和电力调节。所以,它的本质就像是电网整体的调节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能源利用需要更加高效的时代,原本的耗损,也会被开发和利用起来,让它们尽可能的发挥作用。

结语

结语

今年两会中,新型储能被专门提到,这就意味着未来围绕该领域的发展,不管是技术上的深入研究,还是政策上的保障,都会稳步向前推进。

要推动绿色能源成为未来的主流,保证能源结构转型的顺畅,本质就是保证代替模式的稳定和可持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压气储能电站将是未来储能电站的重要分支,它既要做充电宝,又是电力调节的关键节点,作用优势将会越来越凸显。

像张家口此前建成投运的电站,能够在电力高峰时期为5万用户提供保障,由此每年可节约4.2万吨煤炭,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可达10.9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技术会持续推动,下一步也会推动观念上的变化,而整体带动的变化,反过来又会促进技术的持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