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英宗朱祁镇,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土木堡之变”,毕竟英宗是大明王朝唯一一位被敌军所俘的皇帝,而且还是明朝第一个如此宠信宦官的皇帝,让明朝出现了第一位权宦王振。致使大明王朝20万大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英宗也被瓦剌人活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英宗在瓦剌一年后重新回到京城,但此时的皇位上已经坐着自己的亲弟弟朱祁钰。

在南宫度过七年的艰难生活,英宗才好不容易重获自由,重新坐到了皇位上。

如此,英宗便成为明朝唯一一位先后两次登基的皇帝。

虽然英宗的一念之差,让大明王朝开始走下坡路;不过英宗有一点还是很值得称赞的:废掉了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恢复的殉葬制度。在英宗之前只要是皇帝去世,都需要妃嫔殉葬,这些妃嫔大多都是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但是从英宗开始,不管后宫妃嫔有没有生儿育女,都不需要殉葬。

而英宗之所以废掉殉葬制度,是因为一个人:孝庄睿皇后钱氏。

也就是英宗的发妻,钱氏虽然是英宗的祖母张氏为其挑选的皇后,但英宗很喜欢钱氏,二人感情极好,唯一的遗憾是钱氏没有为英宗生下一儿半女。土木堡之变后,为了让瓦剌人放回英宗,钱氏将自己所有的财物都拿了出来;但瓦剌人变本加厉,为了大明王朝,孙太后(英宗之母)顾全大局让英宗唯一的弟弟朱祁钰登基,史称明代宗。对于无能为力的钱氏而言,只能跪着为英宗祈祷,再加上整日啼哭,使得她的一条腿不复从前,一只眼睛也看不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英宗回京后,看到发妻如此,实在是不敢相信,同钱氏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英宗复位后,虽然有人建议废掉钱氏的皇后之位(无后,身体病缺),但英宗坚决不肯,又庇护了钱氏七年。然而英宗年仅38岁病逝,在临死之前唯一放心不下的便是钱氏,在遗诏中叮嘱“钱氏病逝后与自己合葬裕陵”。

英宗对钱氏的感情有始有终着实感人,不过作为一国之君绵延后嗣也是他的责任。而钱氏也深知这一点,从不因为英宗去妃嫔宫里而妒忌,所以英宗虽然年仅38岁便已经去世,但是留下的子女数量还是比较多的:九子十女。

虽然英宗后宫有两后(包括新帝生母)十八妃,但真正为英宗生下皇子公主的只有一后六妃。如此可见这一后六妃的受宠程度,这篇文章我们便一起来看看这一后六妃在英宗在明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7朝82岁高寿而终的高淑妃

淑妃高氏在宣德五年出生,宣德八年年仅3岁时入宫侍奉在英宗身边。

景泰三年(1452年),高氏23岁时生下第一个孩子,也就是英宗的第五子朱见澍;景泰六年(1455年)高氏生下一位公主,也就是隆庆公主。

了解明史的都知道,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在位时的年号,也就是说,高氏两个孩子都是在南宫不得自由时所生。

英宗复位后,将高氏封为淑妃。

高氏也是一位高寿之人,历经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弘治、武宗历经七朝,于正德六年(1511年)82岁高寿而终,此时在位的皇帝是朱祁镇的曾孙朱厚照,朱厚照将曾庶祖母高氏追谥为“庄静安荣淑妃”。

高氏的一儿一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儿子朱见澍,在天顺元年(英宗复位后的年号),年仅6岁时被封为秀王。

成化六年,兄长朱见深已经在位六年,朱见澍前往封地汝宁府就藩。

只可惜朱见澍没有母亲的高寿,于成化八年便病逝了,年仅21岁。

朱见澍并没有儿子承袭藩王爵位,国除。

隆庆公主19岁时被兄长朱见深封为隆庆长公主,下嫁游泰。隆庆公主嫁给游泰后为其生下两个女儿,于成化十五年病逝,年仅25岁。

值得一提的是驸马都尉游泰生性果敢,是一位文武双全之人,从年幼时开始便能“走马击剑,好兵略”,且心怀大志。游泰是一位忠臣,深得皇上的信任,先后在四位皇帝宪宗朱见深、孝宗朱佑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熜身边做宿卫,75岁高寿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高氏而言,一子一女都先自己而去,其悲痛程度可想而知。

为英宗生育子女数量最多的宸妃万氏

万氏的父亲万聚原先只是涿鹿卫的一位士兵,因为女儿是妃嫔的缘故,“父凭女贵”被提拔为正五品的锦衣卫千户。虽然万氏在正统(英宗初次在位时的年号)年间只是一个姬妾,但是她却是为英宗生育皇子公主数量最多,先后生下四位皇子两位公主,如此便可看得出英宗对万氏的宠爱程度。英宗复位后,将万氏封为宸妃,成化三年万氏病逝,年仅37岁,被宪宗追谥为靖庄安穆宸妃。

宸妃的四子二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见潾是英宗次子,正统十三年出生,景泰三年朱见潾被叔叔代宗朱祁钰封为荣王。英宗复位后将次子的封号改为德王,封地在济南府。正德十二年(武宗朱厚照),朱见潾病逝,终年69岁,四年后其子朱祐榕承袭德王爵位。

朱见湜是英宗第三子,正统十四年七月出生,仅仅3岁在南宫夭折。

朱见浚是英宗第七子,英宗离开南宫的前一年出生,英宗复位后,将年仅两位的儿子朱见浚封为吉王。成化十年,19岁的吉王朱见浚迎娶金吾左卫指挥使的女儿张氏为吉王妃,大婚三年后前往藩地长沙府就藩。嘉靖六年朱见浚病逝,终年72岁。

朱见治是英宗第八子,英宗复位第二年出生,成化二年被长兄朱见深封为忻王。只可惜朱见治未来得及就藩,成化八年便病逝了,年仅15岁。此时的朱见治并未大婚自然无子,国除。

淳安公主,于景泰三年(1453年)在南宫出生,成化二年14岁时下嫁蔡震。蔡震生性淳厚谨慎,在武宗一朝时(朱厚照)将权宦刘瑾下狱,以一己之力怒怼群臣,无人敢诘问。在蔡震的疾言厉色、严刑拷问下,刘瑾终于承认自己的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凭此一事,蔡震一时间声名大振,后掌管宗人府事务。

嘉靖帝登基后,为其加太子太保衔。

广德公主是英宗第五女,景泰五年在南宫出生。成化八年(1472年)广德公主17岁时下嫁樊凯。成化二十年病逝,去世时只有三十一岁。

广德公主的驸马都尉樊凯也很值得一提:樊凯年少的时候曾到县令处供应使役,县令见到樊凯的样貌时感到非常惊讶,便让樊凯好好读书。成年后的樊凯玉树临风,很是俊美。迎娶广德公主后便被封为驸马都尉,同英宗次女重庆公主的驸马周景关系颇好。

成化二十一年(1486年)广德公主病逝的次年,樊凯奉命统管禁军,并且被擢升为殿前侍卫。正德初年,武宗朱厚照登基后,宦官刘瑾权倾朝野,想要巴结樊凯,但被樊凯拒绝了。就这样樊凯因为得罪权宦,而被人构陷,被罢免侍卫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孝肃皇后周氏生两儿一女

周氏是民女出身,正统十一年(1446年)在周氏17岁的时候生下皇次女重庆公主,次年生下皇长子朱见深(宪宗)。接连生下皇子公主,可见此时的周氏还是比较得宠的。然而仅仅两年后,正统十四年英宗被瓦剌人俘虏,孙太后在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推上皇位的同时,将英宗长子朱见深封为皇太子(钱皇后一直未生下嫡子,无嫡便可立长)。

景泰元年,英宗得以回到京城,但是很快便被弟弟朱祁钰囚禁于南宫,自然周氏也跟随一起住在南宫。两年后,代宗朱祁钰不顾大臣反对执意废掉朱见深的太子之位,改由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景泰六年,周氏在南宫又生下一子,是英宗第六子朱见泽。

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位后,便恢复了长子朱见深的太子之位。因为儿子位居皇太子之位,周氏母凭子贵被直接册封为皇贵妃。

不过在英宗二次登基时,周氏曾想要以太子生母的身份取代身有残缺、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钱氏皇后之位。但是因为有英宗的庇护,周氏才没有实现自己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天顺八年英宗便去世了,没有了英宗的庇护,钱皇后在后宫的日子并不好过。而钱皇后的处境之所以会如此难过,全是因为周氏。

宪宗朱见深登基后,在宦官夏时的怂恿下,周氏想要独尊皇太后之位;并且直接给群臣下懿旨,好在有大学士李贤、彭时的据理力争,才得以让钱氏被尊为慈懿太后,位居周太后之上。然而周氏并不罢休,找到合适的机会便会与钱太后(孝庄睿皇后钱氏)作对,钱太后在宫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再加上钱氏因为失去英宗一直抑郁寡欢,成化四年便病逝了。

不管是按照嫡庶尊卑有别,还是英宗的遗诏,钱太后都应当与英宗合葬。

然而周氏并不想让钱太后“如愿”,百般阻挠,坚持要儿子宪宗为钱太后另择墓地。在群臣的多次反对下,周氏才作罢,答应钱太后与英宗合葬,不过自己多年后也要与英宗合葬才可以(按照明朝的祖制,只有皇帝发妻才能与皇帝合葬,嗣皇帝的生母也不可)

然而在修建陵寝的时候,周氏故意让修陵太监将钱太后墓穴的通道挖错方向,不能通往英宗的墓穴。如此一来,钱太后虽然最终与英宗同陵,但是通道却不相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孝宗朱佑樘也并非皇后所生嫡子,而是纪淑妃所生长子,无嫡的情况下只能长子继承皇位。因为纪淑妃病逝得早,孝宗是由祖母周氏抚养长大,孝宗非常感念祖母的养育之恩,对祖母很是孝顺。

弘治十七年,周氏病逝。

按照明制,只有嫡后才能系帝谥、升附太庙,继后以及皇帝的生母都不可。不过孝宗还是给了祖母原配帝后的待遇,将其追谥为“孝肃睿皇后”,并且与祖父英宗合葬。

但孝宗此举遭到了大学士谢迁等人反对,孝宗便只好将祖母的神牌供奉于奉慈殿,不再升附太庙。并且将帝谥去掉,改为“孝肃皇后”,不过周氏仍旧与英宗合葬。

周氏死后,孝宗发现了孝庄睿皇后的墓穴通道的事情,本打算为其通开,但是因为阴阳家反对,便作罢了。不过从孝肃皇后周氏开始,大明王朝便准许皇帝的生母也能与皇帝合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氏为英宗先后生下两子一女,除了长子登基称帝外,还有:

英宗第六子朱见泽,景泰六年(1455)在南宫出生,天顺元年其父英宗复位后,被封为崇王。成化十年,朱见泽20岁时前往藩地汝宁府就藩。汝宁府原先是英宗第五子秀怀王朱见澍的封地,但是朱见澍在成化八年便去世了,无子国除。

宪宗便让自己的同母弟前往汝阳府就藩,而崇王府便是原来的秀王府。

弘治八年,周氏已经年迈,想要见一见自己的小儿子朱见泽,孝宗便打算将叔叔召回京城。但是此举遭到了群臣反对,毕竟按照祖制:藩王就藩不可随意回京城。孝宗对此感到十分为难,毕竟孝宗十分孝顺祖母。但群臣如此反对,孝宗便只好作罢。

弘治十八年,朱见泽病逝,终年五十一岁,三年后其子朱祐樒承袭王爵。

英宗次女重庆公主,重庆公主是孝肃皇后周氏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正统十一年出生(1446年)。天顺五年(1461年)重庆公主16岁时下嫁周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驸马周景还是值得一提的:周景是安阳人,非常喜欢读书,英宗很喜欢这个女婿,所以便经常让其陪伴自己出巡,宪宗登基后,让姐夫周景担任宗人府事。周景虽然是驸马都尉还深得宪宗的器重,但是他为官清廉,为人处世谨言慎行。除了喜欢读书作诗外,并没有什么其他的爱好。

重庆公主对公婆十分孝顺,经常会亲手缝制衣服鞋子,送给亲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公主与驸马的感情极高,每次在周景上朝前,都会亲自照顾他的饮食。可以说重庆公主如此贤惠,在整个大明王朝如此多的公主中,都是数得着的。

弘治十二年九月,重庆公主病逝。

父母恩爱、父亲喜好读书、母亲贤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重庆公主所生的儿子周贤深受影响,在当时名声也非常好,任指挥佥事一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他

樊顺妃1414年(年长英宗13岁)(永乐十二年)出生,是镇江人,1427年入宫,此时在位的皇帝还是宣宗朱瞻基(英宗的父亲)。天顺元年,英宗复位后将樊氏封为顺妃,这一年樊氏已经44岁,是英宗所有妃嫔中年龄比较大的。之后樊氏为英宗生下一位公主,但是公主夭折,之后樊氏再没有生育。成化六年,樊氏病逝,她一生经历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七朝,57岁病逝。

魏德妃1426年出生(年长英宗一岁),是锦衣卫指挥使同知魏忠的女儿。正统七年(1442年)魏氏17岁时被选中,入内廷侍奉英宗,景泰五年在南宫生下宜兴公主。

天顺元年,英宗复位后,魏氏被封为德妃。

天顺六年,魏德妃生下皇子朱见沛。

成化五年,魏德妃病逝,终年44岁。魏德妃病逝后,宪宗将其追谥为“恭庄端惠德妃”。

魏德妃其实一共生了两位公主,只是次女夭折,一儿一女得以长大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宜兴公主是英宗第十女,成化九年21岁时下嫁马诚。正德九年,61岁病逝。

朱见沛是英宗第九子,天顺六年出生,英宗病逝时朱见沛年仅3岁;成化二年朱见沛年仅5岁时被兄长朱见深封为徽王。成化十七年,朱见沛20岁时前往封地开封就藩。弘治十八年病逝,终年44岁。

王惠妃宣德四年出生(1429年),宣德八年年仅5岁时进入内廷。正统十二年,王惠妃18岁时生下英宗第三女嘉善公主,景泰元年在南宫生下英宗第三子朱见淳。

景泰三年,代宗朱祁钰将侄儿朱见淳封为许王,然而朱见淳被封为许王不久便在南宫夭折。

天顺元年,英宗复位后,王氏被封为惠妃。

因为英宗在临死之前废掉了殉葬制度,后宫妃嫔包括皇后得以暗度余生。成化二十一年王惠妃病逝,终年五十七岁。被追谥为“端静安和惠妃”,宪宗朱见深的原配皇后吴氏在病逝后,便是按照王惠妃的下葬规格下葬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惠妃的女儿嘉善公主,在成化二年下嫁兵部尚书王骥的孙儿王增

兵部尚书王骥还是很值得一提的:

王骥性格刚毅,颇有胆识,而且颇通兵法。是永乐四年的进士,被授予兵科给事中入仕。宣宗朱瞻基在位时,王骥已经做到了兵部尚书一职。正统年间多次率兵出征,立下不少战功,凭其功劳被封为靖远伯。值得一提的是,王骥是明朝首位因为军功而被封爵的文臣(明朝仅三位)。代宗朱祁钰在位时,曾被弹劾。

景泰八年,参与了夺门之变,帮助英宗复位,被英宗授予兵部尚书,位极人臣。

不过王骥非常懂得急流勇退的道理,仅仅几个月后便告老还乡。

天顺四年病逝,终年83岁

英宗将其追封为靖远侯,王骥威震“滇西”,名垂青史。

弘治十二年,嘉善公主病逝,终年五十二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安妃1414年(年长英宗13岁)出生,景泰三年杨安妃39岁时,在南宫生下崇德公主,天顺元年英宗复位后将杨氏封为安妃。成化二十二年,杨安妃病逝,终年73岁,被追谥为庄僖端肃安妃。

杨安妃所生崇德公主是英宗第六女,成化二年下嫁兴济伯杨善的孙儿杨伟。

兴济伯杨善为人极其圆滑,善于雄辩,永乐元年时任命为鸿胪寺序班一职。明仁宗继位后任鸿胪寺少卿,英宗继位后被提拔为礼部左侍郎,并且在景泰元年奉代宗朱祁钰之命前去瓦剌将英宗接回京城。天顺元年,参与了夺门之变,帮助英宗复位,被英宗封为兴济伯,掌管左军都督府府事务,并且兼任兵部尚书一职。

只可惜天顺二年便病逝,终年七十五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崇德公主驸马都尉杨伟,负责守孝陵长达17年的时间。

结语

英宗虽然是为了孝庄睿皇后钱氏废掉的妃嫔殉葬制度,但此举确实非常有意义。若非英宗此举,英宗去世后会有很多的妃嫔殉葬于英宗。而这一制度废除后,英宗这些年纪轻轻的妃嫔们便可以在宫里安度余生,就明朝前期的那些殉葬的妃嫔相比,英宗的妃嫔算是很幸运的了

即便是未生下一儿半女的皇后妃嫔,也能颐养天年;

所以英宗的妃嫔中,并不缺乏高寿者,比如:

为英宗生下一子一女的高淑妃,82岁高寿而终;

刘丽妃,并未生下一儿半女,但活到了正德七年,87岁高寿而终;

王贞妃,也为生下皇子公主,活到了正德二年,终年81岁;

英宗还有一位妃嫔很值得一提,此人便是刘敬妃。

刘敬妃其实要比英宗大很多岁,虽未生下皇子公主,但是英宗很宠爱她。天顺七年刘敬妃病逝,其实当时英宗也卧病在床,但还是辍朝五日,并且下旨皇太子以下文武百官在刘敬妃灵前祭奠。而且英宗不顾自己身患有疾,亲自安排刘敬妃的丧仪细节,这样的恩宠刘敬妃是独一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敬妃虽然只是身在妃位,但实际上下葬的规格比永乐大帝朱棣的“昭献贵妃”王氏的规格还要高,这是英宗其他妃嫔都不能比的。

天顺八年正月,刘敬妃去世仅四个月后,英宗病重自知时日无多,便叮嘱皇太子朱见深以及阁臣:除了钱皇后多年后与自己合葬裕陵,刘敬妃也要迁过来与自己合葬。

然而在孝肃皇后周氏(朱见深生母)的“独尊”下,孝庄睿皇后才勉强与英宗合葬,但是墓穴的通道并未直通英宗墓穴。孝庄睿皇后是英宗发妻,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刘敬妃呢?

最终宪宗并未遵从父亲的遗诏,将刘敬妃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