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少年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其题材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在山西的斗争,电视剧里有这么一段情节:说的是蝈军派遣收容的日本军和我军交锋,打白刃战,其实这个细节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

1、冈村宁次的建议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面对美苏中英四国的合力围攻,也知道日本几乎不可能翻盘。所以颁布终战诏书,向反法西斯盟国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时日本的陆军在我国境内有上百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但是日本军界并没有认为日本输掉了,甚至还认为所谓的投降不过是权宜之计,只要找准机会,日本还会翻盘。实际上,越南境内的日军就建议过越南皇帝保大皇帝:比如收编日本军为越南军队,用以镇压越南国内的进步势力。只不过日本军官的建议被保大皇帝拒绝,保大皇帝理由很简单:那就是自己是越南皇帝,绝对不可能为了自己的皇位来让外国军队杀自己的百姓。所以保大皇帝在之后不久就宣布逊位。

无独有偶,在中国境内的日军也有这个想法。当时中国境内的日军最高长官是冈村宁次大将。冈村宁次建议蝈民党高官何应钦:在华中和华北,日本军就有三十多万,如果重庆方面能够接纳,允许这些日军保留武装,则完全可以用来成为对付延安军的武装。

冈村宁次提出的主张太大,何应钦自己可不敢定夺,所以选择把此事汇报给老蒋。老蒋其实也觉得冈村宁次的条件让自己心动。因为全面抗战这八年时间,老蒋几乎被日本军追着打。甚至在日本投降前一天,日本军还能击溃蝈民党军队占领县城。所以老蒋印象里日本军是很强悍的。如果能被自己利用,那用来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可是利器。只不过老蒋担心会引起国内外舆论的声讨和谴责,所以没敢采纳这个意见。

2、阎锡山纵容日本人

山西军阀阎锡山,被视为民国时期的山西王。因为民国一共三十八年的历史,而这三十八年历史里,阎锡山一直统治山西。不论是袁世凯时代、还是北洋三系时代,或者蝈民党时代,阎锡山都在山西掌权。全面抗战期间,日本军占领山西大片土地。阎锡山眼看自己打不过日本军,更舍不得消耗太多的实力和日本军继续死磕,所以选择和日本人勾兑:既阎锡山消极抗日,甚至暗地里和日本人合作,换取日本人停止对自己的追杀。甚至为了讨好日本人,阎锡山还派人去进攻八路军在山西一带的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投降以后,阎锡山作为民国在山西的军政长官,所以也开始接受日本军的投降。当然日本军对阎锡山倒是很不鸟:毕竟前些年是阎锡山讨好他们,怎么现在又得向阎锡山投降了?虽然日本军不爽,但终究还得这么干。不过,日本的军官们倒是想出了一个绝招,来保持实力和体面。那就是劝说阎锡山能保留日本军的武装,用来对付八路军——要知道,全面抗战期间,八路军在山西发展了大片根据地。现在日本人投降了,阎锡山即便可以收复被日本人占领的土地,但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却已经扎根在山西。所以想要把八路军的根据地拔掉,就得借助日本军。

日本军官的建议还真说动了阎锡山。阎锡山甚至认为,十万晋军的战斗力,敌不过一万日本军的战斗力。所以用日本军打击八路军,那可是很合适的事情。

当然阎锡山的判断虽然有夸大,但也并非没有依据。实际上,新四军的将领粟裕就认为,一个日本士兵的战斗力,至少相当于五个蝈军士兵的战斗力。

于是阎锡山收容了6600多日本军士在山西。因为有了这支武装,在山西的日本人又开始抖了起来——这群日本人继续在山西为非作歹,甚至还集资壮大规模,幻想把山西作为日本的飞地,为将来日本翻盘积累资本。似乎日本投降是另一个宇宙的事情,和山西没多大关系。

3、徐帅痛打阎锡山

不过,这群日本人的好日子,其实也没能持续太久。

解放战争初期,在山西等地,属于延安方面的武装,只剩下了六万多地方部队——当时精锐都抽调其他战区和蒋军交战去了。而这六万多军队不论是武器配置还是战士的单兵素养,其实都不如阎锡山的晋军。晋军有飞机有坦克,而且军力高达十三万。所以山西的人民武装其实处于很被动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延安方面指派徐向前负责指挥山西的人民军队和阎锡山交战。

徐帅作为红军时代的名将、曾经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对于以弱胜强的战斗非常有心得。所以面对晋军强悍,我军综合实力不行的客观事实,徐帅采取扬长避短的模式,通过运动战等手段,消耗阎锡山的战争资源,歼灭阎锡山的部队。并不断瓦解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

战争其实并不仅仅是战场上的斗争,而是全方位的比拼。甚至战场之外的较量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弱于战场上的影响。

徐帅在和阎锡山交战的过程中,很清楚晋军有个天大的短板:那就是阎锡山虽然掌握太原工业区,军工方面具备优势,但是阎锡山的地盘,农业产量不大。所以军工比拼不如阎锡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断粮手段,来达到打败阎锡山的目的。毕竟阎锡山的坦克大炮再厉害,但士兵只要没有粮食吃,也意味着失去战斗力。此外,根据这一点还可以判断出:如果阎锡山缺粮严重,肯定会对晋中这些八路军控制下的产粮食地区发动进攻。而徐帅的计划就是利用粮食为诱饵,哄骗晋军到晋中地区,然后给予晋军重创。

当然阎锡山的想法确实被徐帅给判断对了。

阎锡山对于粮食危机也很重视。所以阎锡山为了在秋收季节从晋中地区劫掠粮食,而组织了十三个助理团,此外,还把伪造成晋军的日本军也派遣出来,用来和解放军作战。

阎锡山派出去的部队和徐帅的部队经过交锋以后,也的确遭遇严重打击,阎锡山两个师被徐帅的部队全歼。

于是阎锡山坐不住了,选择派遣了日本军和我军交战。当时阎锡山给日本军的番号是第十总队。第十总队被阎锡山视为王牌武装。虽然这支武装也就六千多人,但阎锡山觉得堪比七万人的战斗力。当然阎锡山没舍得都派去,而是派了一部分过去。

徐帅很快收到消息,并且,徐帅老早就想全歼第十总队这支鬼子武装。

4、第十总队的末日

徐帅其实也有个担心:那就是对第十总队的歼灭会出现不彻底的情况:因为日本军的战斗力确实强悍。如果不做好准备,让日本军的残部在遭遇暴打以后有残部突围出去,未免美中不足。所以徐帅指派部队向北运动,切断晋中-太原的交通,这样可以起到关门打狗的作用——即便是日本军发现占不到好处想跑,也压根无路可逃。

徐帅的部队大多是依靠双腿行军,所以徐帅部队的动向也被日本军发现。日本军官识破了徐帅的战略意图,也担心会被解放军全歼。所以日本军官打算带着这些日本军士跑路。当然徐帅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徐帅派遣很多其他部队,通过游击战的手段,不断给日本军制造干扰和麻烦,目的就是拉低这群日本军的跑路速度。终于在我军战士的努力之下,日本军被我军包围在了几个村子里。

日本军其实起初也有了轻敌的想法:他们对解放军的认知其实还停留在全面抗战时期,既没什么重武器可言。所以日本军的盘算就是利用村里的有利地形,和我军周旋一阵子,等阎锡山的援兵。

但其实这几年,我军的火力甚至军工都有了飞跃式发展。所以徐帅调集来一百多门火炮,对日本军盘踞的村落采取炮击模式。一百多门火炮的火力几乎覆盖了整个村子。很多日本军没等反应过来发生什么情况,就被我军的炮弹炸死。这时候,个别脑子不算太蠢的日本军官意识到:这解放军的实力,和当年八路那会儿,大大的不一样。

我军在炮击日本军的阵地之后,也掌握制高点,在具备火力压制优势以后,我军的步兵选择向村里冲锋,全歼日本军。日本军的单兵作战素养其实不低。所以我军战士进入村子里以后,和日本军进行白刃战的时候,也付出了不小的伤亡。但即便如此,战士们依旧舍生忘死,和日本军打白刃战。

日本军的军官眼看整个队伍都得折在这个村子里,所以急忙让手下快点发报给阎锡山,催促阎锡山快点派援兵。否则第十总队铁定全军覆没。

而有的军官也顾不得等阎锡山的援兵,而是带着少数随从打算突围。其实我军早就把日本军盘踞的几个村子包围的如同铁桶一般,所以打算突围的日本军官也很快在逃跑过程中丧生。

随着日本军的主力被歼灭,残余的日本军军官和少数晋军军官知道继续打下去已经毫无意义,所以选择向我军投降。

此时是1947年。

到了1948年10月,人民军队对太原发动解放。此时阎锡山手里还有几百个日本士兵。由于在1947年,第十总队的主力已经被我军消灭,所以残余这几百个日本士兵,其实也发挥不出什么战斗力。随着太原解放,这些日本军也都成了俘虏。第十总队的全军覆没,也意味着,日本人幻想把山西变成日本飞地,以及依靠山西翻盘的幻想,彻底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