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造领域

精度是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航空工业沈飞的杨国心

是一名“90后”钳工

他为战鹰加工的零件

精度可精准控制在0.005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殷瓦钢焊接

被称为世界上难度最高的焊接技术

中国船舶焊接技师杨瑞峰

独创“瓦片叠加施焊法”

上演极致操作

突破“世界最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右手无缝衔接、镜面反向操作

以及用手弧焊

焊接管壁为0.8毫米的纤细铁管……

年仅24岁的核级焊工

中核集团尔基

为核电站贯通“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00多米的高空上

为国产巨轮驾“龙门”

操作难度到底有多大?

能操作的人全国不超10个

中国船舶龙门吊驾驶员梁进月

就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近期热播的融媒体节目《能工巧匠》中

展示了中央企业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们

不断挑战极限

用一双巧手为国铸剑的故事

之前

小新带大家见识过

其中四位能工巧匠的“极致时刻”

(点击图片查看工匠故事)

今天

继续来看大国工匠的风采!

精度达0.003毫米,他把身体炼成最趁手的工具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现代战机在高速飞行过程中

需要应对各种极端环境

任何零件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一架歼击机的腾飞

从航空工业沈飞标准件场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精密加工

需要保持站立弯腰的姿势

杨国心一站就是7个小时

他的身体早已炼成最趁手的工具

而稳定的情绪

是他保持工作状态的

另一个重要工具

他可以实现

在同等状态下用手去触摸感觉

和用眼观察大致的精度

有没有超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次

杨国心接到一项紧急任务

要为某型关键标准件制作辅助工具

按照设计图纸

这次要加工的辅助工具

由12种不同的精密零件组成

而它的精度

也将决定最终战机零件的精度

每制作一件高精度零件

普通钳工大约需要1小时

而杨国心他们必须在7小时内

完成12种零件的制作

并精准完成组装

且每个部件的精度误差

不能超过0.01毫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经6个半小时

杨国心提前半小时完成了任务

经过组装

12个零部件被成功拼装

经过专业仪器检测

每个零部件的加工面精度

都达到了0.003毫米

组装好的辅助工具间隙

仅有0.005毫米

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他以高出标准精度将近10倍的成绩

完成了任务

上演极致焊接操作,他突破“世界最难”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殷瓦钢板非常薄

最薄的只有0.5毫米

焊接时一旦不注意

随时会被烧穿

而建造LNG船时

要确保殷瓦钢板绝对密封

因此,这项焊接技术难度之高

被喻为焊工界的“天花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杨瑞峰独创的“瓦片叠加施焊法”

和传统方法烧出来的焊缝

肉眼几乎看不出差别

但每一个“瓦片”的间距

比原来缩短了0.5毫米

杨瑞峰介绍:

“我们焊缝上面的瓦片间距非常精准

每个间距大概都是控制在1毫米

我的方法是让它鳞片排列

更加密实、紧致

焊接缺陷就会大大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瓦片法”使焊接

一次性达到100%无漏点

随着“瓦片法”的普及

LNG船建造效率大大提高

以前一个液货舱需要60人焊接一个月

现在同样人数

不到两周就能完工

年造船量翻了一倍

焊接技艺特别考验心态

脚手板的震动、周围的嘈杂

都会带来干扰和压力

其他人连续焊接二三十厘米

就需要停下来休息

而杨瑞峰却能一口气完成

一米长的焊缝

连续焊接时间更长

意味着焊缝接口减少

瓦片间距更整齐、匀称,外观更漂亮

每天,杨瑞峰花6个小时

完成一条10米长的焊缝

这已经是目前LNG船上焊工的

最高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守岗位18年

杨瑞峰完成的焊缝长达50余公里

参与完成LNG船45艘

他首创的焊接阶段性培训法

将殷瓦焊工的培训周期

从4个月缩短到3个月

亲手整理的殷瓦施焊方法

成为建造LNG船的“宝典”级教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镜中反向操作,他是核安全的“焊”卫者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核级焊工

是指通过国家核安全局

专项考核的专业人员

以高技能、高素质

保障核电高质量发展

尔基便是中核集团的一名核级焊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在建加在运

总装机容量最大的田湾核电基地内部

在建的7号机组管道焊接时

尔基遇到一个难题

接口四面都是障碍

有一面完全处于视觉盲区

只能用镜子去看

镜面焊

即借助镜面辅助观察

来控制焊接操作过程

由于镜面成像是反向的

此时必须忘记正反的概念

相当考验技术

焊枪一旦点火

没有反应的时间

要像手术刀一样

精准快速地落在需要“缝合”的部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镜面焊

尔基还能左右手焊,堪称绝活

经过他“左右手镜面焊接”的操作

管道上出现了一条精致的鱼鳞焊

这种整齐的痕迹

代表焊接过程摆幅的均匀

和节奏的协调

一次性通过了射线探伤检查

如今的尔基

从事一线工作已近两年

能够完成双人对焊的高难度操作

与同事的速度、电流和时间

保持绝对同步

能够爬进连转身都困难的主管道内

承受火花烫伤的考验

24岁的他

已然成长为一名

手握焊枪的核安全“焊”卫者

他说:

“每一天焊的每一道口

都是为了确保100%的安全

这种电会送到千千万万户家中

干得特有意义”

百米高空上绣花,她为航母驾“龙门”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钳工、焊工界的“天花板”,这届大国工匠有多绝?

位于上海长兴岛的江南造船厂

是众多国产巨轮的诞生地

这里最大的龙门吊高达110米

相当于30层楼的高度

可以吊起1600吨的船体分段

它们将被用来建造

万吨级大型舰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操作巨型龙门吊

吊装1400吨重的巨型液罐

从被吊起到精准安放在板车上

移动距离不过百米

但能进行这项操作的人

全国不超过10个

中国船舶龙门吊的驾驶员梁进月

便是其中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操作龙门吊

驾驶员要精妙地操控手柄

确保吊钩以毫米为单位平稳移动

因为只要车子动起来

它都会产生惯性

要保持平稳并不像想得那么容易

梁进月的看家本领

就是能以恰到好处的速度

长时间推拉手柄

她推拉手柄的幅度

肉眼几乎看不出来

只有这样

才能尽量减少吊钩的摆动幅度

避免吊物损坏或碰坏船壁

或者对地面人员造成危险

我们这个活儿

就像在百米高空上

对地面进行‘绣花’一样

需要巧劲

这个手感不是一天两天

就能练出来的

要达到这个手感

靠的是平时日积月累的练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门吊最大的难题

需要操作者

预判惯性、克服惯性

江南造船

有7台不同吨位的龙门吊

和几十台小吊车

她对所有技术参数、脾气

吊钩摆动幅度、手柄的力道

里里外外都摸得一清二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一名懵懵懂懂的新手

成长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梁进月成为驾驶巨型龙门吊

精准吊装第一人

梁进月说:

“我们是在百米高空上

见证了大国重器从第一吊

到它的拼装结束

一直到船出坞

每次看到船出坞、船起浮了

我自己感觉到很自豪

里面也有我们的功劳”

责任编辑丨孙静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陈婷

内容来源丨央视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