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周文王登基分封的诸侯国是71个,其中天子近亲(姬姓是周天子的姓氏)封了53个,以后逐渐增加到105个,在这些诸侯国里并没有秦国。秦国祖先发达来自一个叫非子部落首领,因给周孝王养马养的特别好,因此周孝王把秦地赏赐给非子,即为秦部。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作死,引发申国与犬戎入都城镐京,都城被洗劫一空,周幽王也死于乱军之中,这才导致周平王只能东迁,可各路诸侯都拒绝护,只有秦襄公派人一路护送加照顾。周平王大为感动,正式封秦国为伯爵,就此秦国正式位列诸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平王同时将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赐给给了秦襄公。可惜的是这是支票是空头的。因为岐山以西的土地全部被西戎占领了。你秦国想要,你得自己去抢,打那以后,秦国人专心和西戎部落掐架,一点点的蚕食西面的土地。美其名曰:“奉旨讨债”。

等到到了秦穆公继位的时候,秦国已经吞并了多个戎狄国家。国土扩大几倍不止,秦穆公嬴姓,赵氏,名任好,大秦国第九位国君。此时的秦国已经是十分强大,但即便如此,秦国还是被中原各国依旧看不起他,觉得还是蛮夷之辈,不过是个贩马的,不带他玩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向秦穆公提出一个建议,要想加强与中原各国与秦国的联系,最快速和有效的办法就是——联姻。秦穆公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率先垂范,秦穆公向晋国求亲,晋献公没有丝毫犹豫,立马把闺女嫁给了他。这还留下一个成语“秦晋之好”。

晋献公既然是嫁女儿其中陪嫁了不少奴隶,奴隶里面居然有赫赫有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百里奚还推荐了另一个老头,宋国人蹇叔,来秦国辅政。蹇叔后来是右庶长,百里奚是左庶长,合称“二相”,全权负责政务。后来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白乙丙,都是勇猛的战将。秦穆公娶一个媳妇,得了两个宰相,三个将军,赚大发了,晋献公后来悔的肠子都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秦穆公的老丈人晋献公因废长立幼,导致国家发生内乱,二舅哥重耳和三舅哥夷吾跑路逃亡他国。而幼子被杀,晋国国君出现空缺,此时的秦穆公就想扶持代理人继位,毕竟一个女婿半个儿啊,责无旁贷。此时有资格继位的一个是重耳,一个是夷吾,而晋国实际当家人大夫里克倾向于夷吾。

在这种情况下,夷吾向妹夫秦穆公许诺,只要支持我登基,我就把晋国河西之地送给秦国。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秦穆公当即派兵送夷吾回国登基,这就是晋惠公。但让秦穆公万万想不到是,晋惠公登基之后翻脸不认人,根本就不承认此事,不过晋惠公的行为可以理解,自己刚刚登基就割让领土,自己位置还能坐稳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秦穆公不乐意了,这是被三舅哥给耍了,他很生气,但没有办法,不能怪你手腕太黑,只能说我道行太浅。还有就是,秦穆公已经意识到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这些诸侯王们说一套做一套,誓言纯属放屁。

晋惠公登基后,晋国发生了旱灾,陷入了全面饥荒。晋国经研究,决定向秦国借粮赈灾,之所以向秦国借,是因为晋国国际形象太差,其他国家更借不到,本着国际人道主义立场,秦穆公决定借粮。可转年,秦国发生大旱灾,秦穆公自然找晋国借粮,可没想到晋惠公居然不借。秦穆公大骂,我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此次借粮运动被《左传》称为“泛舟之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穆公立即对晋国发动武装进攻,秦国上下对于晋国的忘恩负义是恨之入骨,于是三军将士同仇敌忾,打的晋国是抱头鼠窜,最后晋惠公都被活捉,秦穆公立即宣布要把晋惠公给宰了,这下秦穆公的媳妇不干了,她无论如何也不能眼看着老公秦国杀了自己亲弟弟。于是抱着三岁太子罂坐在地上撒泼打滚,秦穆公和天底下的男人都一样,遇见老婆撒泼也没有办法,只能放了晋惠公。但也不能白放:把河西五城交过来,再派太子圉过来当人质。因为这些都是你当初答应我的。

应该说,秦穆公这人真心不错,虽然大外甥太子圉作为人质,可秦穆公还是将女儿怀赢嫁给了太子圉。这是为了晋国未来做政治安排。可意外又发生了,太子圉在得知晋惠公病逝之后,怕国内另选他人继位,居然抛下老婆逃回晋国了,继位成了晋怀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穆公这个骂呀, 我把闺女嫁给你,不就是让你登基吗。你至于这么急吗,你们老晋家都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啊,你不是想登基吗,我这个当舅舅偏偏要换马,扶持新君替换掉晋怀公。秦穆公看好的候选人就是二舅哥重耳。但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秦穆公决定认真考察一下重耳。秦穆公决定把怀赢送给重耳做小老婆,看看他的反应。

此刻的怀赢代表秦国与重耳联姻,接受她就是接受了秦国的支持,对重耳回晋国非常有帮助。可她还是晋怀公的老婆,是重耳的侄媳妇,有伦理顾忌,可这一切在晋国国君面前一文不值。对于这场政治联姻,重耳表示同意。于是秦穆公亲自率军护送重耳回国登基,也就是晋文公。秦晋两国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荣辱,同进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秦穆公再次走眼,他三次扶持晋国国君上位,都以失败告终,晋国国君上位后在政治上都没有倾向于秦国,尤其是晋文公比他的前两任晋国国君难对付多了。一上台很快打败了楚国,成为诸侯盟主,彻底堵死了秦国东进之路。此时,秦穆公也只能忍了。

前628年晋文公薨世,晋襄公继位,国际秩序进入重建时期。秦穆公就想取而代之,成为新一代霸主,恰巧。晋国小弟郑文公刚刚去世,郑国局势不稳,秦穆公觉得机会来,当即让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为主将入侵郑国,郑国得知消息之后,立即向大哥晋国求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晋襄公自然不能允许自己的小弟被秦国侵犯,毕竟自己还是大哥,于是晋国在崤谷设伏,过程就不说了,结果就是秦军全军覆没,连尸首都没人掩埋,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全部被活捉。

好在怀赢向着娘家人,在她的安排下,帮助三人逃回了秦国。对于晋国这次的一箭之仇,秦国一直耿耿于怀。两年之后,秦国人看到了机会。秦穆公亲自领军讨伐晋国。过了黄河,秦穆公下令,把船都烧了。这是真玩命了,打不赢就不回去了!秦国大军哀兵必胜,势如破竹,攻占郊和王官两地,并进入崤谷,掩埋当年秦军战士的尸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军此次能够有所斩获,与晋军采取防守策略,避免正面对抗有很大关系。说白了,晋国人给自己留面子了。战后秦穆公引军回国。此后,秦穆公在对外政策上,放弃东进策略回归西进战略,由此并国十二,拓土千里,史称“称霸西戎”。

虽然秦穆公“称霸西戎”,但终其一生,都没在越崤谷一步。等到秦国再次东进的时候,晋国已经不复存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是清水阿娇,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