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收益计入资产负债表的“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下的“其他流动负债”栏填列。企业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递延收益科目余额应与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的贷方余额一并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

递延收益是指企业待确认的收入或收益,也就是暂时未确认的收益,是权责发生制在收益确认上的运用。

递延收益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而企业发生的当期损益中确认的政府补助,在“其他收益”科目核算。

那么,递延收益如何进行账目处理呢,当企业收到或应收的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分配递延收益,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递延收益”。在发生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未来期间,按应补偿的金额,借记“递延收益”,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按收到或应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递延收益科目期末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应在以后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

因此,递延收益科目的期末余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下的“其他流动负债”栏填列。也就是与衍生工具、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的贷方余额一并计入其他非流动负债项目。

我是智融聊管理,欢迎讨论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1月3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