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天下动乱,都在寻找出路。其实能走到功成名就,被封公封侯的人,终究是少数,很多人死于动乱。
这些人也不知道,他们当时的选择,可能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有那么大的影响。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某种程度上,还是挺有道理的。
元末名将辈出,你知道徐达、常遇春,这是正常的,毕竟这两人,名气太大了,那你知道韩政吗?
洪武三年,他被封为东平侯,他死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亲临其丧,这种规格,也可见朱元璋对于他的重视,但是,当朱元璋翻脸不认人的时候,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从头开始说韩政这人。其实我还挺喜欢写这种历史上留名,但是又不是那么出名的人,从这些人的遭遇中,可以读到一些历史细节。
元末的故事,还是得朱元璋起兵说起。当朱元璋起兵后,韩政率领他的队伍来投奔朱元璋。韩政这人,当时也是小有名气,还曾经是义军元帅。
濠州,是朱元璋非常看重的地方。其实朱元璋这人,是有着非常浓重的乡土情结,他就算当了皇帝之后,仍然能从他的身上,看到农民的影子。这也是朱元璋身上,让人感觉非常矛盾的地方。
既然朱元璋那么看重濠州,他就特别希望,濠州是他的据点。但是实际上,濠州一度被李济占据。名义上来说,李济是张士诚的人,实际上,李济这是观望,看看谁更值得。
朱元璋也明白,于是他让李善长写信,希望可以让李济归顺,但是李济不同意。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说了句,“濠,吾家也,济如此,我有国无家可乎!”
既然写信招安不管用,那就还得用武力攻打,于是,朱元璋任命韩政率领士兵以云梯炮石,从四面攻击濠州。
在绝对武力面前,李济选择了投降。韩政把李济送到应天,如何处理李济,就是朱元璋的事情了。
守卫濠州的任务,落在了韩政的身上。
濠州之战,让韩政在朱元璋的心里,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此后的日子里,韩政跟随朱元璋的队伍,立下了很多功劳。淮东、淮西平定后,韩政又跟随大军平吴。
平定张士诚后,韩政又踏上了北伐之路。分兵扼守黄河,断了山东援军之路,攻克益都、济宁、济南、东平,都有韩政的功劳。
尤其是攻克东平之战,他的功劳格外多,这也是他日后被封为东平侯的重要原因。
其实朱元璋封侯,从一些人的爵位上,就能看出来他曾经在哪立下了重要军功,例如江阴侯吴良,他就是镇守江阴很多年,还有长兴侯耿炳文,他为镇守长兴立下了赫赫战功。这也是朱元璋封侯的一个细节。
北伐之路上,在攻下大都后,韩政被命令分兵守广平,韩政完成了任务,招降了白土诸寨。
洪武三年,韩政被封为东平侯,并且被赠予世券。韩政没有辜负朱元璋的器重。韩政先是镇守山东,又去镇守河北,不仅如此,韩政对于招抚流民,也有他的方式,让很多流民复业,这也是一项重要的功劳。
从《明史》关于韩政的记载来看,在大明王朝建立后,他在北方的时间比较长,他应该是朱元璋比较放心的武将。
洪武十一年二月,韩政卒,关于韩政的死,《明太祖实录》上,还专门写了一段他的过往,而且提到了,“政以疾卒,上亲临其丧,凡丧礼所需官为给之,仍遣官护其柩归葬,勑有司治坟茔。”
韩政是病逝,《明太祖实录》给了死因,《明史》没有写死因。
韩政被追封郓国公。
朱元璋对待韩政如此,他的儿子韩勋,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明太祖实录》上,记载韩勋,是只言片语的记载。
而且,从这些记载里,还真没看出来,他为什么会被打入蓝玉党,能看出来,他曾经去多地驻守,还操练过军士,他不仅袭爵,而且他在军事上,是继承了他父亲一定的天赋的。
史料参考:《明史》《明太祖实录》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