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新地标——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自五一面向公众开放后

持续成为大湾区市民文娱活动的香饽饽

刚刚过去的端午三天假期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天天爆满!

有网友惊叹

想在节假日进馆看展

预约也要用上抢演唱会门票的手速

火爆程度堪比鲁迅先生笔下的《狂人日记》中的狂人

一心想找到"看人"的证据

却没想到艺术中心的预约也如此"吃香"

一个艺术中心为何会如此火爆?

或许是因为:

文化之重 艺术之魂

——意义特别「重」

它,有很多“朵”

(朵:粤语意为头衔)

“岭南文化的标志地”

“大众休闲的目的地”

“湾区交流的会客厅”

“文化巨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这个号称“文化巨轮”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LOGO,是由香港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靳埭强担任艺术顾问,深圳著名设计师许礼贤、高少康、林语之、张涛、张奕岑、罗嘉浩担任主创。以“三地相连”、“三江交汇”、“三馆合一”、“时代联结”为创意,交相辉映的形态,既代表艺术的灵动,也象征四面通达,寓意艺术中心像一艘文化巨轮扬帆出海,表达世界各地的文化艺术在大湾区汇聚、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Logo承载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的核心价值观,这些头衔不仅代表着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地位,也吸引了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前来参观。人们希望通过参观这个艺术中心,更深入地了解岭南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感受湾区交流的活力和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空间之广 艺术之域

——面积特别「大」

“太大了,花上一天的时间才逛完!”

集合了广东美术馆、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广东文化馆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总用地面积75799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14.45万平方米

建筑高度78.5米,地上11层,地下2层

将集展览、休闲、教育功能于一体

具备收藏、研究、陈列展览、教育、交流、服务六大综合功能

每年可供250万人以上参观游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鹅潭艺术中心广东美术馆内景 图源:广东文体广播

如果对以上数据没概念

那就听君一句劝

“吃饱再出发~”

大师之作 艺术之光

——展品阵容「强」

大众期待已久

大湾区艺术中心的开篇大展即顶流

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前来一睹大师真迹

话不多说

直接看看三馆里的“显眼包”

【广东美术馆】

八大展览

共展出海内外700余位艺术家近千件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体广播

其中既有齐白石、林风眠、黄宾虹、高奇峰、高剑父、陈树人、潘天寿、傅抱石、李可染、关山月、黎雄才等一批近现代中国画坛大师的精品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葫芦天牛》 齐白石 1945年 23.2×29.6cm 中国画 中国美术馆藏

第一次在广东展出的关山月的《绿色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色长城》 关山月 1974 年纸本设色 232×396cm 广东美术馆藏

特别引进的“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将展出拉斐尔、鲁本斯、提香等意大利以及北方地区 16、17世纪的艺术大师的55件真迹作品,展现广东美术自觉拥抱世界经典的自信与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子肖像》 拉斐尔·桑齐奥 十六世纪 木板油画 46×31cm 罗马 博尔盖塞美术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米尼克修士肖像(圣多米尼克)》 提香·韦切利奥 约1565年-1569年 布面油画 97×80cm 罗马 博尔盖塞美术馆

从广东美术馆穿过连廊走向西侧,就是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非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誉为“盛满非遗珍宝的盒子”的广东非遗馆

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展陈面积1.04万平方米,

包括基本陈列区、专题展厅、传承工坊等三个板块。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打破门类界限,将非遗还原至岭南文化空间进行展示,走在全国前列的非遗保护传承实践成果也通过展览得到充分展示。

以“人民非遗 时代新彩”为主题。从一楼到四楼,每层展厅都有自己专属的“关键词”:文脉、生活、艺术、交流。观众拾级而上,仿佛见证岭南文脉这棵“榕树”,从萌芽、成长到繁茂的生命历程。

“镇馆之宝”

5米长的潮绣屏风

它曾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还是潮州广济楼上的“网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粤绣(潮绣)代表性传承人康惠芳的《岁朝清供》 图:广东文体广播

4米多长湾区立体“清明上河图”

用13吨牛骨精雕细琢而成

既有粤港澳大湾区11城文化地标

又隐藏着许多“数不清”的宝藏

20000多个人物、7000多棵树、1000多只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雕《湾区同心》

【广东文学馆】

z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学馆

“一馆藏千年”

广东文学馆全景展现了广东文学从古代到当代的发展。设有“海上明月——广东古代文学”“破浪以飏——广东近代文学”“铁火新生——广东现代文学”“香飘四季——广东当代文学”“中流自在——港澳台侨文学”“鲁迅家”六个常设展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学馆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鲁迅家”展览厅里,《两地书》光影秀还原“恋爱中的鲁迅”,这场光影秀,它不追求华丽的效果,也不刻意渲染情感。它就像鲁迅先生的恋爱,简单,真挚,甚至有些"摆烂"的随意。但正是这种随意,让人感受到了鲁迅先生另一面的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学馆

6个常设展厅与1个临时展厅

有总计1343项珍贵展品与观众见面,

包括图片752张,多媒体交互展项34个,影片96条

在这些丰富的展品中,有十大珍品尤其值得一看:

■ 鲁迅上世纪30年代在上海大陆新村使用的茶几

■ 许广平离家时携带并伴随其与鲁迅组建家庭的行李箱

■ 欧阳山《自传》手稿

■ 蒲风上世纪30年代的日记

■ 黄谷柳战地日记、战地照片

■ 萧殷《关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手稿

■ 梁信《自序》手稿

■ 茅盾为于逢《无产者》题字

■ 巴金致于逢的信

■ 路遥发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前后致谢望新的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6年,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率先在《花城》杂志上连载。在小说出版前后,路遥曾8次致信《花城》编辑部。这些信件,见证了小说当年出版过程的坎坷,以及广东文坛“敢为天下先”的慧眼和胆识。

光影之魅 科技之辉

——声光电够「炫」

打造了沉浸式数字展、当代艺术实验展等,

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态带给观众不同的审美体验

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光影交织间,「魅」力四射

让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艺术世界。

广东古代文学展厅入口,以大面积的投影及天幕光纤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出“一轮皎月,引领跨山越海;一幕星辰,幻化千年文脉”沉浸式数字化光影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广东文学馆

广东非遗馆四楼的“南风传韵”展厅“南粤稽古”单元引进的“AI讲古人”,融合了最前沿的自然语言对话技术,还采纳了最新的AI数字人合成技术,极大地增强了互动性和观众的沉浸感,为访客提供了丰富而深入的文化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I讲古人,图/南方plus

“百戏华彩”单元采用橱窗装置的展示手法,结合裸眼3D技术,展示粤剧、潮剧、广东汉剧广东地方三大戏剧惟妙惟肖的武打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将大湾区艺术文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创新呈现

让非遗文化生动呈现

成为岭南文化的“基因库”和“精神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馆合一“的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颜值与内涵在线

每次来都能解锁新惊喜

值得把这里加入市民朋友和来粤游客的必访清单

反复探索,细细品味

让艺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画个重点*

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的的正确打开方式:

提前预约 文明观展

-不要触摸展品

-不要使用闪光灯拍照

-不大声喧哗

-不要跑跳

-不要妨碍他人观赏

-不在展厅内吃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