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星标关注猎聘公众号 探寻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去年,孟羽童和格力董明珠的“分手”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不论其中有多少恩怨情仇,不容小觑的是流量——少有哪个打工人会因为离职而频繁冲上热搜。

孟羽童离职前后她已坐拥100多万小红书粉丝,平台显示商单笔记报价20万/条。

无独有偶,后来小红书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大厂离职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小红书上,话题#大厂裸辞 浏览量高达1175.6万,#互联网大厂离职 浏览量1905.8万……此外还有数不清的从阿里、字节裸辞,从新能源汽车“蔚小理”离职等等。

甚至有人总结出了“大厂离职博主”的内容方向——

《95后/00后的我,为什么放弃xx万年薪,从xx裸辞》

《在xx的last day,今天的感动是同事给的》

《在xx的最后一天,拍到了人生照片》(与工牌和大楼合影)

《从xx离职,发现人生真的是狂野》(离职后开始旅游)

仿佛孟羽童的经历打通了大厂员工的任督二脉,让大家惊觉:哇,原来大厂不是我的职场天花板。离开大厂做博主是人生既定轨道之外的另一种可能,不仅没有“班味儿”了,还能赚到那么多钱!

当“大厂离职”成为热门赛道,裸辞博主真的赚钱吗?

大厂离职成热门赛道

@Kivi,“发了60多条笔记,火了的只有离职的那一条……”

在某互联网大厂待了4年,压力太大了,年初的时候终于决定裸辞。

Lastday那天,我把头像和电脑壁纸都换成了“今日离职,不回复”。我们部门氛围也特好,神仙同事约了个会议室帮我庆祝,有人订了蛋糕、订了花,有人帮我做了横幅“漂亮宝贝不干了”,甚至有人在我工位后面摆了土味易拉宝,祝我离职之后顺风顺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把这些配着我工牌的最后一张照片发在某书上,竟然意外踩到了流量爆点,短短几天就收到了1000多个赞。

顺便当个博主也不错,我想。所以后来我陆陆续续又发了60多条内容,平均两三天1条吧,也算花了相当大的精力了。

然而,做博主真不比完成KPI容易,产出这么多,火了的只有离职的那一条……

@张妍,“回家考编的实习生,把自己包装成大厂离职人。”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刷到一条“22岁,我从年薪25w的大厂裸辞”的内容,总觉得有一种说不清的熟悉感。连续刷了这个博主的若干条笔记,我判断她是我部门的前实习生小Z,ip属地、打码的照片,这些全都对得上。

小Z在网上的人设:985毕业的00后,校招成功上岸互联网大厂,果断放弃25w年薪,只想润回老家做独女。

可据我的了解,小Z是大四毕业前来我们部门实习,实习期满后,因为没有转正名额而“毕业”,找工作不太顺利,所以回老家备考国企编制。

小Z发的内容,基本有三大主题:00后出手整顿内卷的大厂,个人职场经验分享,考编考公的渠道推荐。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是借着互联网大厂前员工的幌子,在给考试中介拉客源呢。

但我实在不明白,那些在评论区求分享经验momo们,怎么就能轻信这位“成功人士”呢?

@生姜,“今年大厂裸辞赛道博主已经饱和了。”

作为小红书上第一批大厂博主,我算是吃了不少大厂title的红利,几年前我发鹅厂vlog的时候,还没什么同质化内容。加上那时大厂还处在成熟发展期,很多人梦寐以求想进去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我后期能持续变现,绝不只靠大厂这个title,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表达欲很强的人,我知道如何用文案去获取流量,也懂得怎么样用内容持续圈粉。这两项能力也叫做网感。

如果之前没有在网络平台上验证过自己的网感,以为光靠大厂title就能走天下,只会让这个标签变得越来越泛滥和廉价。

而且现在入局小红书做账号,你成功涨粉变现的难度不亚于你去拿一个顶尖公司的offer,除了卖课的整天高呼能够月入xx万,真实的投入产出没那么高了。

自媒体本质上是创业,而不是退路。

每当看到没什么经验的人裸辞去做自媒体,我只能在内心那英式OS:祝Ta成功吧。

离职博主,现状是……

@Naomi,“离开大厂,做自媒体是向‘钱’看。”

之前在快消外企、互联网大厂做HR,从招聘干到BP,工作经验十多年。大厂裁员后,比较难找到待遇差不多的工作,我就转做猎头了。

但是猎头这个岗位,说白了其实就是人贩子人才销售,收入忽高忽低,很不稳定。为了贴补自己,我就开始做自媒体了。

从去年1月到现在,我发了193条笔记,目前有不到2万粉丝。这个粉丝数目不算小,但作为不出镜的职场博主,想接广告或者带货赚钱,可能性非常小。我的变现路径是卖经验,靠自己多年HR的工作积累,收费帮粉丝修改简历,做面试辅导,或者职业规划。当然,偶然也干干本行,给坑位找找萝卜什么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赚到了一点钱,但我个人觉得全职做博主还是比较难养活自己的,只能是当副业玩玩,赚点外快罢了。

@西米子,“裸辞躺平做博主,一年后还是回来上班了。”

去年有段时间身体状况不好,我盘算了一下银行卡余额够躺平一段时间的,干脆就裸辞了。辞职的同时,我也注册了一个自媒体账号,每天分享自己的生活,主打励志休闲和自我成长,想试试有没有可能全职做博主。

最初的两三条笔记都没啥成效,我跟风写了几篇“xx岁裸辞后,我过上这样的生活” “xx岁离开大厂后,我才懂这几件事”这类的内容。不得不说,这样的热门话题,真的很容易获得高曝光。

之后我尝试分享一些大厂求职技巧、沟通方法什么的,差不多每两三天就发一条内容,文案和图片都是按照网上的攻略——图片怎么选,标题怎么取,文案段落123再加上emoji什么的。

但除了讲离职躺平那几篇,其他笔记的评论点赞都是个位数。没办法,我只好把那些爆款的笔记内容扩写、改编,隔一段时间发一遍,都快搞成连载小说了……

至于我之前期待的收入,倒也有,只不过10个咨询有9个都是白嫖,另1个只愿意付费8.8或18.8……

每天累个要死,结果到我停更也只有几百粉。存款花得差不多了,我还是正常回来上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项,“2000粉的时候,我就开始接广告了。”

在帝都的电商大厂卷了7年,累死累活,我还是下决心裸辞回老家了。

离职后我在小X书发了一篇笔记,分享我从犹豫不决到坚定不移,最后逃离大城市、大公司的心路,没想到这篇笔记乘上了东风,数据不错,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回老家找工作,薪资缩水到之前的40%,我心里落差巨大。于是想花点精力做自媒体,赚点生活费。连续发了7、8篇笔记,都是真人出镜分享大厂工作及裸辞经历,这期间还做了两场直播。这个过程蛮考验人的,尽管我是E人,但自己对着手机叽里呱啦,掏心掏肺地分享心情,还是感到社死。

好在粉丝很快就有2000多了,后台也接到了一些商务合作私信。我筛选过后,第一桶金到手180,此外还拿到了一份试用品。

或许是因为之前的工作经历,我网感不错,顺势在小X书上做了几个群。目前群里+直播带货,外加笔记广告的收入,每个月平均能有两千块左右。

这点收入挺香的,但跟全职做博主还有很大距离,只希望之后作为副业能越来越好吧。

大厂离职博主,怎么看?

早些年,晒大厂工牌是小红书上的流量密码。

有人分享经验:靠着在大厂实习时的工牌,赞藏量超过15000,粉丝涨到了4000多,而且很快就开始接平台广告,价格1000+元/篇。

因此,电商平台上也衍生出一门生意——卖假的大厂工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电商平台截图)

毕竟花几十块钱买个工牌,再伪造一段大厂工作经历,抓住流量后就能月入5000甚至上万元,这买卖真是划算。

但这也早早暴露出一个现象:小红书上的用户关注“大厂”话题,且难辨信息真假。

互联网头部企业员工,为什么屡受关注?大厂裸辞话题,为什么会变成热门赛道?为什么离职/准离职博主,都投向小红书?

有数据显示,小红书坐拥3亿月活用户,其中95后占比为50%,00后占比为35%,一二线城市用户占比50%,男女比例达3:7。此外,小红书在一众内容平台中,还有几个突出优势:素人腰部博主多,推崇分享真实,追求精致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千瓜数据)

这意味着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相对感性,同时缺乏职场阅历的年轻人,他们容易被光鲜亮丽的大厂生活吸引注意力,哪怕内容只是一张打码的大厂工牌,一段吐槽内卷的文字,一些调侃自己即将离职的话题……

“大厂裸辞博主”不知不觉变成赛道,本质上还是互联网大厂、头部车企,还有一些知名公司自带流量,向往精致生活的年轻人不能对之祛魅,导致容易忽视内容的质量,只被光环深深吸引。

然而,被包装的形象不一定是真实的,看似不经意的文字很可能是精心设计的。

如果你确是一个在大厂里饱受煎熬,准备裸辞恢复自由身,做一个无拘无束的自媒体博主。劝你理智!

你要知道,普通人和这个世界交易,最安全的选项就是打工。

作者 | 婉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