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这片承载了古老文明的神奇土地,自从19世纪末英国人将电影这种新兴艺术传入后,便在影视事业上演绎了一段神奇的篇章。

然而,最令人感到惊讶的是,最早接受并热衷于这一行业的全部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低种姓族裔。

要理解这一现象的根源,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印度教种姓制度。在这个等级森严的阶层体系中,婆罗门种姓被尊为最尊贵的种姓,他们主持神圣的宗教仪式,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其次是刹帝利种姓,他们作为国家的统治阶层,包括王公将相、武夫勇士等;再往下是吠舍种姓,他们是传统的商人阶层;最底层则是首陀罗种姓,代表着普通劳动人民。

另外,还有一个被视为"不可触碰者"的达利特种姓,简称为"贱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英国殖民统治者们很快察觉到,电影这种曾经在西方广泛流行的艺术形式在印度也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然而,令他们意外和沮丧的是,那些拥有尊贵身份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们却对这种被视为低等的娱乐活动不屑一顾,完全不愿参与。

原来,最先接触并接受电影这一新事物,以及为之后的印度电影事业打下基础的,竟是社会底层的低种姓族裔。

他们积极、勇于担当,开辟了印度电影产业的新篇章。

印度电影产业的主导权一开始就被那些出身贫贱且相貌普通的人所掌握,这些人通过辛勤努力和不断探索,实现了对电影产业的壮大和升级,从而奠定了今天被称为宝莱坞的印度电影王冠的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印度电影业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发展,其地位从全球第八大电影生产国跃升为全球第一大电影生产国,但印度影坛的形势也出现了反转,那些曾经被歧视和嘲讽的低种姓女演员,如今却成为了片酬最高、身价最昂贵的明星群体。

印度的种姓制度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过了解,这是一种将人按等级划分的森严制度,将婆罗门定为最高种姓,首陀罗和达利特则归属为最底层。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此往往存在着许多误解。实际上,早在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之时,这一古老的种姓制度就已被法律正式废除。

随着印度民族主义的兴起,各大民粹政党开始全力支持人口众多的首陀罗和达利特族裔,为他们制定了各种优惠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股浪潮的推动下,印度电影界也迎来了低种姓明星的全面开放时代。

曾几何时,他们是社会的底层,遭到普遍藐视和排斥。然而,如今的印度影坛却出现了低种姓明星的崛起,他们美貌绝伦,备受瞩目,片酬之高甚至让旧时代的高种姓明星自叹不如。

令人惊奇的是,最早进入印度影坛、为电影事业打下基础的,竟然是生活在北印度的一群低种姓族裔,他们虽然肤色偏白,容貌美丽,但社会地位低下。

以闻名天下的印度影片巨星拉兹·卡普尔为例,他就出生于一个北印度(今属巴基斯坦)的低种姓家庭。尽管小时候生活在艰难困苦的环境里,但拉兹·卡普尔凭着对影视事业的热爱,不断努力,终于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孩子们各有造诣,共同开创了影视界的显赫之家——卡普尔家族。他们成为了无人不知的宝莱坞大佬。

这位名叫卡琳娜·卡普尔的女演员曾在一部知名喜剧片《三傻大闹好莱坞》中出演女主角皮娅,她的祖父拉兹·卡普尔想必大家也不陌生。

卡琳娜·卡普尔容貌出众,肤色白皙,打破了人们认为低种姓肤色必定黝黑的传统观念。

同样,《误杀瞒天记》是一部好评如潮的影片,男主角阿贾耶·德乌干也是一位出生在北印度旁遮普邦的低种姓人士。他英俊的外貌隐藏着一个贱民达利特种姓的出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旁遮普邦的大多数人都信仰锡克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成为锡克教徒。德乌干一家也是影视世家,虽然他们的声望不如卡普尔家族,但在影坛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你可能会疑惑,他们既然出身低贱,为什么会有一张“白皙英俊”的脸?实际上,由于在历史上北印度的低种姓族群与中亚游牧民族存在大量混血现象,因此肤色白皙、五官精致的族裔并不罕见。

例如,印度北部边境的柯枝人就是犹太人后裔,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那里。尽管他们被划分为达利特(意为“不可触摸者”)贱民种姓,但他们大多数人仍然保持着白皙的皮肤和出众的外貌特征。

以《大篷车》的主创人员为例,大部分演职人员都来自“白皙低种姓”家庭。这部电影开创了印度电影产业的先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放下身份,摒弃对“低贱职业”的成见,挺身而出,为印度电影事业的诞生贡献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印度影坛现在的繁荣离不开他们当年的开拓和付出。

随着印度电影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南印各大电影制作中心除了北印度之外,也开始大力捧红自己地区的"贱民之花"明星。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印度南部最有名的制片中心"托莱坞"(位于海得拉巴,主要拍摄泰卢固语影片)。在这里,被誉为“托莱坞贱民之花”的明星就是伊莎·热巴。

伊莎·热巴出身于印度社会地位最低的达利特层,她家族的祖上便是那些广为人知的柯枝犹太人后裔。令人惊讶的是,伊莎这个名字"Rebba"竟然是源自希伯来语"丽贝卡"的另一种写法,这表明她家族与犹太人的渊源确实源远流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莎·热巴虽然属于不可接触者(贱民)的分类,但凭借出色的相貌以及家族影视事业积淀的深厚底蕴,如今成为了托莱坞炙手可热的一线花旦。

在片场,她常以性感妩媚的打扮示人,展现出娇媚动人的神情;而在生活中,她又常常展现出豪爽率真的一面,这种形象反差使她备受影迷追捧。

另外,金奈是"考莱坞"的所在地,这里主要拍摄泰米尔语电影。然而在这里,有一位女演员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演技获得了"贱民之花"的美誉,她就是塔丝·潘努。

2018年,她更是凭借出色的表现问鼎了印度女演员片酬最高的宝座,这也充分证明了她的人气和身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塔丝·潘努的姓氏"Pannu"源自印度最大的达利特族群——贾特人的一个分支。值得一提的是,当她红遍大江南北之时,也曾有不少质疑声音指责她无辜冒充贱民以谋取有限资源。

尽管如此,她的忠实拥趸们却反驳说,Pannu一族本来就出身于Khatri家族的下等阶层,塔丝·潘努未能虚报来图好处的嫌疑。

塔丝·潘努并不掩饰自己的低种姓出身,反而以此为豪,在公众视野中大方展示。她身穿印度传统民族服饰的照片总能展现出独特的美感,让她在影迷心中树立了高贵典雅、善解民情的正面形象。

接下来,我们把目光投向"莫莱坞"(位于喀拉拉邦首府特里凡得琅,主要拍摄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在这里,马拉维卡·莫哈娜被誉为名副其实的"贱民之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拉维卡·莫哈娜与"托莱坞"的伊莎·热巴非常相似,她所属的Mohanan族群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后迁徙至南印度并逐渐转变为海盗民族。

在18世纪,该族群被当地特里凡德琅大公征服,随后成为了基督教和印度教信徒,在英国殖民统治期间被归类为在册种姓,一直到1956年的改革才被重新划分为落后种姓。

尽管莫哈娜所属的Mohanan族群属于达利特种姓,但由于混杂了阿拉伯血统,使得其“贱民”身份的纯粹性略显不足。

但马拉维卡·莫哈娜似乎并未在意这些,依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精心打扮的照片,独具异域风情,吸引了无数影迷的追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班加罗尔的"桑达坞"(主要拍摄卡纳达语影片),我们遇到了女演员埃娜·萨哈。虽然她被人们称为"贱民之花",她其实是首陀罗和达利特的混血儿,而非纯种的达利特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