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梦回东坡》以梦境为依托,对苏东坡的一生进行回顾。在戏曲舞台的空间转换中,追溯苏东坡惠州造桥、黄州悟道、修建雪堂、壮赋赤壁、儋州化民,以及和王闰之的爱情故事,塑造出苏东坡乐观、豁达的生动人物形象,也传递出苏东坡的人生处世态度和生命哲学。在历史与艺术的交融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艺术盛宴和心灵触动。

“苏东坡+川剧”:打造巴蜀文化IP

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巨星,以其出众的才华和幽默乐观的个性,深受大家喜爱,其生平和著作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历史上享有巨大声誉。他留下的丰富且复杂的文化遗产,也不断被后人认识、研究和阐释。

近几年,“东坡热”持续升温,以苏东坡为题材的舞剧、纪录片和影视作品等相继推出,圈粉无数。苏东坡经由各类艺术作品的出圈传播热潮,也让现当代的观众对苏东坡有了更深了解。作为四川人的苏东坡,也是巴蜀文化的标杆、骄傲和精神图腾,代表着四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川剧是四川地方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上具有独特之处。

梦回东坡》以苏东坡为选题,用川剧演绎川人,挖掘四川传统文化底蕴,激发文化潜力。将苏东坡和川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相连接,让苏东坡从古代走进现代,从传统文化走进大众文化,打造出独特的巴蜀文化IP,使其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为传承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活力,也为振兴川剧发展指出新方向。

为在川剧艺术下呈现出更为鲜活的苏东坡,《梦回东坡》创作团队在故事结构、演员表演以及台词设计等方面都下足功夫。苏东坡的人生遭遇浮沉辗转,但他始终用豁达通透的态度笑对命运。《梦回东坡》抓住苏东坡的核心人文精神,将其与川剧艺术特点相融,用幽默的四川方言和故事消解苏东坡厚重曲折的人生经历。呈现出苏东坡的个人人格魅力的同时,也展现出川剧艺术和巴蜀文化的吸引力。

同时,“苏东坡+川剧”的IP打造和创作是戏曲人对中国优秀传统戏曲在当下如何更好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探索实践之路,能为之后川剧的创作发展带来种种思考。

“老戏骨+新演员”:共创川剧新篇章

川剧艺术表演以悠扬高昂的唱腔念白和独特的造型生动还原人物形象和地方文化色彩,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性。《梦回东坡》的演员阵容包括四川省川剧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业务骨干演员陈智林、李乔松、苏明德、张义、阳旭、李忠、邹宏、谭红梅和90后、00后川剧青年演员杨坤昊、刘咏涵、赵思雅、李雨洁、梁浩龙等。

新老演员的磨合和碰撞,让川剧艺术在舞台实践中“传帮带”,避免川剧演员断层困境。“老带新”的形式也让《梦回东坡》的表演更具创新力,年轻一代川剧演员在剧中的表演,展示出新时代年轻人的文化自信和精彩风貌,焕发川剧舞台艺术的青春活力,共创川剧艺术新篇章。

老戏骨稳扎稳打深刻演绎。

《梦回东坡》完整地呈现出苏东坡的一生以及其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剧中饰演主角苏东坡一角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梅花奖、二度梅奖得主,四川省文联主席,省川剧院长陈智林。在两个多小时的舞台演出中,陈智林生动演绎出苏东坡的人生转变,以更换黑、麻、白三色髯口,表现苏东坡从40岁到60岁的人生历程变化,在人物角色情绪把控、舞台节奏处理上都精彩绝伦。

在表演中,陈智林还展现了折扇、髯口功、川剧水袖等传统技法,用苍劲、深厚的高腔唱段表现《赤壁赋》等苏东坡的名作,舞台表演极具观赏力。另外,其他老戏骨的帮腔,更是在剧情关键点起到升华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和人物情感。

青年演员焕发舞台新活力。

川剧艺术的人才培养,是川剧传承和发展的根本保障。除了老戏骨,还有不少90后、00后年轻演员在《梦回东坡》中崭露头角,饰演重要的角色。他们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扎实的表演技巧,为该剧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也体现出川剧发展对后备人才培养的注重。培养新人,以老带新的方式,体现了川剧传承的意义和作用,让川剧艺术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剧中苏东坡的妻子王闰之由00后青年演员刘咏涵主演。虽然是首次担任主角,但她凭借出色的唱歌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很好地演绎出王闰之开朗活波的性格,塑造出王闰之典型的传统家庭妇女形象,在和苏东坡的关系展现中,增加了该剧的日常化生活气息。

剧中周瑜一角由00后演员梁浩龙饰演。即使周瑜在剧中只是背景角色,但梁浩龙依旧对人物深刻理解,塑造出一个既有武将的英勇和智慧,又有文人的气质和修养的儒将形象。

邱子沫,四川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