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轻轻按动开关,机器就自动工作起来,和手动牙刷相比,电动牙刷能够快速清洁牙齿,大大减少刷牙时间,单就这一点,电动牙刷已经征服了不少现代人。与此同时,这一市场也水涨船高。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电动牙刷行业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由43亿元增长至125亿元,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185亿元。

市场的壮大离不开徕芬这样的品牌推动。比如徕芬复刻巴氏刷牙法,弥补了传统电动牙刷的缺陷,还成功解决传统电动牙刷无法扫动、动力衰减的难题,以及精研产品细节照顾用户的使用体验。如此种种,都足以证明徕芬为行业所做的贡献。

但中国电动牙刷市场的盘子实在太大了,行业发展到今天光电动牙刷品牌就达300多家。虽然行业在进步,但“野蛮生长”时期遗留的问题,如产品同质化严重、售后服务不完善、量产后品控跟不上等,同样也困扰着徕芬。

中国电动牙刷行业如想真正实现质和量齐升,徕芬们还需继续努力。

徕芬“革命”

虽然中国电动牙刷行业起势迅猛,但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却长期得不到解决。

巴氏刷牙法被认为是一种高效的刷牙方式:牙刷置于牙齿和牙龈的交界处,刷头震颤松动牙菌斑,然后沿牙长轴方向拂扫,刷掉牙菌斑

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声波式、旋转式电动牙刷,都是十多年前的研发产物,技术已经落后,电机都加装了一块金属片,它的弹性势能实现了高频振动,却也限制了刷头的振幅。这让传统电动牙刷产品无法实现巴氏刷牙法。

这种技术上的“掣肘”,也导致中国电动牙刷市场虽然增长很快,但整体行业渗透率却只有8%,相较于欧美市场40%以上的渗透率差距仍十分明显。

针对行业痛点,徕芬2023年10月发布首款无限位器、可以复刻巴氏刷牙法的扫振电动牙刷。一个看似微小的改进,就将行业发展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不得不说,徕芬的研发实力确实很强。

拿电动牙刷的心脏伺服系统来说,徕芬扫振电动牙刷搭载的电机是自研自产,并且在同体积的条件下,实现动力输出的大幅提升。

为了实现精准控制,还原巴氏刷牙法,徕芬还在伺服系统中配备了两颗霍尔传感器,让伺服系统每秒能够“感知”并“调整”电机的角度、方向、速度和扭矩多达22000次。而且当刷头遇到阻力时,电机还会“遇强则强”,自动提升扭矩,解决了电动牙刷在口中遇阻时动力衰减甚至“趴窝”的问题。

徕芬还优化电能系统,定制了一套双电芯、电压高达7.6V的高能量密度电池,保障强悍的电机随时拥有充足供能;将高端手机常用的纳米注塑工艺首次应用于电动牙刷,实现机身内部的塑料支架与金属外壳紧密贴合,不仅让电机能长久稳定运行,也提升了整机抗震性能。

此外,针对传统电动牙刷机身缝隙较多,长期使用难免藏污纳垢,密封胶圈极易老化等问题,徕芬首创将连续冲压一体成型工艺用于电动牙刷,实现了毫无缝隙的一体式机身;重新设计专利防水结构,定制拉伸比更大的防水胶圈,解决防水耐久度问题;在一体式金属机身上实现提示灯效果,引入激光微孔工艺,既美观又防水。

可以说,在快节奏的市场环境里,在一众品牌为减少资金投入、降低风险、提升迭代速度,OEM/ODM模式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坚持核心技术自研、自建工厂生产、渠道全面自销的徕芬是一股清流。

徕芬电动牙刷也迅速点燃市场。有数据显示,徕芬扫振电动牙刷上线不过5个月,就接连拿下天猫、京东、抖音不同平台中,销量、好评、人气等多个维度的品类第一。据内部数据,截至目前,其全网销量已超过130万支。

徕芬的“麻烦”

然而,就在徕芬晋级为中国电动牙刷行业新霸主的时候,其“麻烦”也随之而来。

根据南都湾财社的报道,消费者反映徕芬吹风机故障频发,该品牌的牙刷也在质量方面受到许多投诉。

还有博主反映,分享徕芬产品真实使用感受却被品牌方要求删稿。该博主在笔记中表示,他2023年发布的两篇测评徕芬牙刷的稿件被品牌方要求“下架”。为达目的,品牌方还提出,如果其能够处理相关笔记,愿意赔付200元,以对其不好的购物体验表示歉意。此外,该博主还提到,其在其他社交媒体平台发布关于徕芬牙刷扫震功能的评论,也在十分钟内被投诉下架。

首席消费官在黑猫投诉平台也发现,针对徕芬电动牙刷、吹风机等产品的投诉有很多条,涉及产品质量不合格、售后服务态度差等多方面问题。

比如消费者反映“购入徕芬电动牙刷,商品原封里就缺少了一个牙刷刷头,商家不积极处理,甚至不处理”“在徕芬购买的牙刷虚假发货不发货”“购买吹风机产品后,多次发生故障,多次换新后仍然发生故障”等等。

其实,“翻车”的不止徕芬一个品牌,这是整个电动牙刷行业的问题。

在黑猫投诉平台,另一大电动牙刷品牌素士科技产品质量也被多次投诉,投诉量甚至超过200条,投诉原因包括“电动牙刷充电着火”“刚过保修期就出问题”“保修期内无法保修”等。

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素士科技的用户发布“避雷帖”,吐槽聚焦于产品质量问题,且不少用户称“过了保质期就坏”“素士电动牙刷是年抛”。

此外,飞利浦电动牙刷、T700电动牙刷、舒客电动牙刷等多个品牌均遭到过投诉。

官方数据对此也有印证。2023年11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曾对儿童电动牙刷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在抽查的10个省(区、市)84家企业生产的88批次儿童电动牙刷产品中,不合格率为50%。

市场呼唤“榜样”

正如上述问题不是徕芬独有的一样,徕芬身上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反映出整个中国电动牙刷行业的无序发展。

中国电动牙刷行业竞争已经逐步白热化,不仅老玩家加速焕新,新品牌也不断涌入市场。素士科技推出了主打声波震动智能变频的云感系列电动牙刷;usmile推出了全球首款数字牙刷F10系列,集硬件传感器、软件AI算法、云端互联于一体,开启电动牙刷智能化时代。

为了从激烈的竞争中突围,电动牙刷品牌或多或少会选择牺牲产品质量以快速占领市场。

比如素士科技采取轻资产经营模式。素士科技招股书显示,素士科技目前主要集中于产品研发、设计创新和销售,产品生产采用代工生产模式,无自建生产工厂。

虽然代工模式让素士科技实现了轻装上阵,但无法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方位保障,一旦代工厂的生产环节不受掌控,品控就可能出现问题。

而且,素士科技研发投入常年偏低,2019年至2021年,素士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5003.8万元、4593.08万元和3225.26万元,仅占总营收的4.88%、3.35%和3.56%。

相比同行,虽然徕芬研发能力更强,产品质量更有保障,但从用户反馈来看,其产品细节仍然有待打磨和完善之处。

在研发上,徕芬对外宣称拥有一支超过150人的高素质研发团队,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以提升产品的性能与品质,但首席消费官并未在公开信息中查询到徕芬研发投入具体数据。

另外,徕芬的售后服务也有待改善。诚然,电商购物售后服务本就比实体店更难保证,但关键还在品牌方自己。如何和电商平台一起,加强线上监管,改善用户服务,给消费者良好的购物体验,也是徕芬下一步需要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