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记者从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获悉,梁静茹上海演唱会“柱子票”案一审宣判,法院判令背后主办方以阶梯式退票比例按单张票价420元、650、910元的标准退还消费者票款。(据6月20日潇湘晨报)

这一案件的开端要追溯到2023年5月,观众李女士购买了两张梁静茹上海演唱会的门票,单张价值1299元,但演出当天抵达场馆后她才看到,从她的座位根本看不到舞台,视线几乎被竖立在场区四周的铁柱子全部遮挡,即便与主办方沟通,问题也没得到解决。事后她在网络上发文吐槽,发现和她遭遇相同的消费者还不少,据她统计多达800人左右。长达6个月的协商未果后,9名上海本地的购票观众作为代表,一同将主办方诉至法院,讨个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下,演唱会“柱子票”现象仍未杜绝,消费者投诉时有发生,该案一审判决结果出炉,具有相当的示范效应和标杆意义。虽然法律认定主办方售卖“柱子票”的行为尚未构成欺诈,但也明确了其售卖“柱子票”,既不事先告知,又不现场协调处理的行为,就是未能全面履行合同义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观众买票看演唱会除了听现场的歌声,也应享受歌手造型、舞台效果所呈现的视觉美感,满足一睹歌手风采的精神需求,“柱子票”显然剥夺了消费者应得的部分美好体验,当然应该退还相应的票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想让观众买票不再焦虑,不用抢得飞起,看得心塞,需要建议真正站在消费者这边的行业规则,并且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相关主题行为,让卖“柱子票”的主办方付出更大的代价,让买到“柱子票”的消费者能便利维权,让观众花的每一分钱都能有“值回票价”的感受,唯有如此,演艺经济才能健康有序发展,去看一场喜欢的演唱会,才会成为更多人美好的记忆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