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的唐伯,腰痛1年余,并没有在意,以为是老年人常见的一些小毛病,后来走路也不稳了,再后来完全不能走路了,才马上到医院检查。

在完善相关检查后,唐伯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并且病情危重,全身多发骨质破坏,并多发髓外侵犯,其中最大病灶在左侧胸壁约10cm×7cm。另外,因肿瘤病灶侵犯了胸椎及腰椎水平椎管内引起了神经压迫导致截瘫,双下肢肌力完全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再进一步发展很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血液内科杨辉主任医师、蔡嘉惠副主任医师、姚倩倩主治医师团队,立即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肿瘤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个体化靶向治疗方案,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后,唐伯全身多发肿瘤明显缩小,下肢肌力显著恢复。

唐伯伯已有腰痛病史1年,若能更早发现多发性骨髓瘤并及早治疗,没有影响到下肢走路,将大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科普时间

多发性骨髓瘤

到底是什么病呢?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靶器官或组织损伤,引起高钙血症、肾功能损害、贫血、骨质破坏等。

当身体出现以上情况时,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在发出“红灯警告”。那么,是不是出现这些症状,都要考虑“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多发性骨髓瘤是一个老年病,男女发病率差异并不大。从患病年龄来看,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人

常见有以下表现:

1.贫血:头晕、乏力、容易疲劳、活动后心悸气促等;

2.骨病:腰痛、腿痛、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等;

3.肾功能损害:排泡沫尿、肾功能不全等;

4.高钙血症:食欲不振、多尿、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等;

5.高黏滞综合征:手足尖麻木,牙龈出血等;

6.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没有上述表现,而是在体检中发现了异常。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多样,症状常常不太典型,容易误诊漏诊,因此,如果老年人出现了头晕、腰痛、排泡沫尿,免疫力低下,容易反复发热感染的,或体检中发现贫血、血钙及肌酐升高、球蛋白异常升高时,尤其要警惕有无多发性骨髓瘤可能,如果不确定,可以到骨髓瘤专科门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