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i,我是胖胖。

胖胖开头先跟大家解释一下,最近发现有一部分读者觉得胖胖的文章里不应该插入平台自动带入的广告。

那胖胖想说几句心里话,其实胖胖觉得放进去点不点广告都无所谓,放进去只是觉得读者也不会看,那也能挣个肠粉钱,毕竟不能靠爱发电,总得吃饭吧?

之前在揭露割韭菜自媒体的文章中,我提到过,做自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投放和割粉丝韭菜。说实在的,最近有很多种草文章找上门来,那我接不接呢?

老实说,我会接,毕竟一篇种草广告文能交一个月的房租,但接有个前提是绝不损害读者的利益,这是我的底线。

比如我一直在批评那些割韭菜的自媒体,所以像卖课的广告我清楚他们的套路我是绝对不会接,那你像卖减肥药的,各种吃的类型的广告我也不会接,谁知道吃下去有没有副作用?

还有那些彩票广告,有些甚至开出各种高价,但我会想,如果一个读者深陷其中,会不会赔得倾家荡产?

我见过太多这样的现实案例,所以心里有一系列的顾虑。

当然,也有读者留言说,这样你是赚不了大钱的。

那就赚不了,我是不奢望赚大钱的,够一日三餐温饱我就知足常乐,把读者当朋友,而不是当韭菜来割,对于我来说,这是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最起码的底线和原则。

无解的“底层互害”

扯了这么多闲话,还是回到正题吧,聊聊眼下很多老百姓无解的“底层互害”现象。

我觉得有些人的赚钱行径已经变味了,这到底是传统土壤的问题,还是个人的道德缺陷?

有些人赚钱发家致富并非因为诚信或能力,而是靠卑鄙和邪恶的手段。

就像我们过去看到的那些食品安全问题,包括现在很多现实中经历的一些事也差不多,反映出的某种病态。

胖胖在现实生活中见过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一些大型养殖户或者快餐店的老板,他们明知道自己的产品里有什么成分,喂了什么,放了什么,但就是不告诉你。

更可怕的是,他们自己从来不碰这些东西。

他们会说:“这东西是我做的,但我从来不吃。”那你不禁会问,为什么?

我之前听过一位大型养殖户说:“我从不吃自己养的东西。”

我问为什么,他直接告诉我:“因为你要是知道里面有多少‘科技与狠活’,用了多少激素,你也不敢吃。”

那放在食品行业也是一样,很多从业者不吃自己生产的东西,他们心里明白,这些东西到底是怎么生产出来的,里面充斥着多少添加剂和化学成分,堪比生化武器。

这就十分让人细思极恐了。

自己不吃,却心安理得地卖给别人,这本质上不就是一种互害吗?

食品问题的核心就是这么回事:

知情者规避风险,不知情者则沦为牺牲品。

而这些所谓的“大聪明”呢?

他们还自认为聪明绝顶,传授给自己的孩子和亲人这些肮脏的“经验”,教他们如何适应这个充满潜规则的世界,认为只要自己能避开雷区就万事大吉,殊不知,这样的心态迟早会反噬他们自己。

或许直到有一天,他们自己也踩到雷,才会意识到这种互害的恶果。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们从传统上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那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人们普遍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强大、有钱有地位,就能避免一切问题。

我分析了一下,我首先在价值观上否定了这种观念,随后在实际操作上也看出了它的不合理。

现实中,这种逻辑实际上是:吃得苦中苦,再吃苦中苦,本是人上人,不吃苦中苦。

这句话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吃得苦中苦”意味着把自己当作工具,不当人,而“方为人上人”则是在把别人不当人,当作垫脚石。

人上人之上还有人,无止境

之前发生那些事之后,我看到网上有一部分有钱人会觉得食品问题只是底层老百姓的问题,那认为只要自己有钱,买进口货,就能避开这些坑。

这部分人相信,只要能适应社会,赚到钱,就能成为“物竞天择”的赢家,远离那些让人吃地沟油、吃假货的困境。

他们觉得,问题出在那些没钱、没本事的人身上,他们注定是要被淘汰的命运。

但我觉得,这种想法实在太过浅薄。

一个环境的好坏,不在于有钱人过得有多好,而在于大多数老百姓能否过得有尊严、有保障。

那社会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变成食品专家,去辨别假药,识别是否打了农药的蔬菜水果,买到安全的东西。

即使你再懂行、再有钱、再有地位,也不可能避开所有的风险。

像现在的很多互联网环境,到处都是陷阱和雷区,你不可能样样都警惕,处处避险。

打个比方,如果环境糟糕到连空气里都充斥着毒素时,你再有钱,也不可能不吸那一口空气。

可能有钱人在吃喝上躲过了风险,但在其他领域,你可能依然会踩雷。

如果是在一种不安定、互害的环境里,那金钱和财富变得极其脆弱,稍有经验的人都明白这一点。

而那些自以为是“人上人”的人,或许比普通农民有钱,但和更有钱的阶层比起来,他们也不过是大象眼里的蚂蚁,也随时可能面临着被收割。

这时,他们才会发现,所谓的“人上人”不过是个幻想。

如果以为自己有了地位和话语权,但在没有制度、文化、思想等等保障的环境里,那这些东西也是非常脆弱的。

什么叫“人上人”?

“人上人之上还有人”,这个循环没有止境。

你以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人上人”,但在更高层次的“人上人”面前,你依然会感到无力。

于是,你不断地想要往上爬,渴望成为“人上人的人上人”。

那在这样一个人人争当“人上人”的社会里,个体所拥有的资源、地位和权利都显得异常脆弱。

今天可能还在高处笑着,但明天却可能突然失去一切。

想要平稳地度过这一生已经很难,更别提将这份“稳定”传给下一代。

那越是强调无底线地适应这个不公平的环境,反而会给下一代带来更难一步适应的挑战,因为每一次的放纵作恶,只会让恶无限扩张,直到无法收拾的地步。

现在,很多人相信只要自己足够乖巧、听话、努力向上,获得高社会地位,安稳地度过这一生,为孩子创造好的物质环境,就是最大的成功。

只要不惹事、不得罪人,就可以平平稳稳地过一生。

只要不害别人,别人也不会来害自己。

这种追求个人向上和与人为善的观念表面上看是正面的,但我们有没有仔细思考过,当面对一个地位比你高、背景比你大、财力比你强、还比你嚣张的人时,你真能通过退避三舍来避免冲突吗?

那遇到这种情况,哪怕你再怎么忍让,也未必能够躲过麻烦。

因为有些“祸”并不是自找的,而是别人强行加在你身上的。

那种认为“只要不触碰潜规则就能安稳”的观念,在现实中未必行得通。

我一直对所谓的“适应社会”持保留态度。

比如说,有人教你不要戳破潜规则,有人欺负你要忍着,有钱的同学打了你,你别吭声,别还手。

这些所谓的“智慧”,真的值得我们去遵循吗?对吧?

所以说啊,“适应社会”这个概念,现在已经像昨天提到的情商一词一样也被严重异化了。

适应本来就应该是指在不同环境中找到平衡和发展方式,这本来没错。

但在很多家庭教育里,所谓的“适应社会”往往被极端化、片面化,甚至简化为只要顺从最低的标准。

举个例子,不论社会多糟糕,你都得忍着,父母就算家暴你,你也要爱他们,因为他们是给你生命的人。

这种所谓的“适应”,其实代表着一种逆来顺受,代表着一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屈从,仿佛在面对糟糕的环境时,我们的唯一选择就是“学会适应”。

但是,有多少父母会教导孩子去尊重个人自由?

尊重个人自由才是文明社会的主流,才是我们真正该去适应的目标。

反观现实,我见过不少家长总是在孩子上大学时,强迫他们选择所谓“有前途”的专业,只是因为道听途说这个专业以后能赚的钱更多,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反而被指责为“自私”。

他们将“自由”曲解为“为所欲为”,将个人权利曲解为“自私”。

更有甚者,当你追求自由时,他们会说你是在任性,并告诉你没有绝对的自由,甚至还要指控你的自主意识是一种“自私”。

接着,他们又急着催你结婚生子,声称这是“社会主流”,你必须学会适应、按部就班。

而真正的世界文明潮流,早已将尊重个人婚育自由作为共识。

可是,他们却只让你学会如何在家庭独断和社会压力下“适应”,而不是教你如何在尊重个人权利和文明的高标下“适应”。

这种所谓“适应社会”,本质上就是一种无底线的忍耐和屈服。

就好比昨天文章提到的掉进了粪坑里,你不去想办法爬出来,反而被告知“臭”是正常的,你就应该“臭”着,好好在粪坑里待着,学会在粪坑里呼吸、吃饭,这才叫“适应”。

但真正的适应,难道不应该是努力从粪坑里爬出来,走在干净的地面上,呼吸清新的空气,吃干净的饭吗?

在这种无底线的“适应”氛围下,社会规则必然是畸形的。

本应被文明抛弃的观念,被当成理所当然的正确

每个人都在争抢资源,用尽各种手段向上爬,争当“人上人”。

可以说,“人上人”的概念从小到大一直被灌输在我们的意识中,那这样的“适应”,真的值得提倡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多数时候资源就这么多,要么争着当“人上人”,要么就只能在夹缝中挣扎。

你不去吃掉别人,别人就会吃掉你。

而这种互害的丛林法则几乎无处不在。

从孩子入学到找工作,每一步都在证明着地位和关系的重要性。

随便找个人聊聊天,大家都会说:“你没找关系?不走后门等着?那你不是傻子吗?”

这句话听起来很正确,对吧?

正因为它正确,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可悲。

为什么会如此可悲呢?

因为本应被文明抛弃的观念,竟然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正确”。

这才是最让人心痛的现实。

争当“人上人”与无底线地适应社会,其实都是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世俗要求。

它们成为了判断一个人是否“懂事”、是否“上道”、是否“合群”的标尺。

正是这种对“人上人”的渴望,以及无底线的忍耐与适应,才催生了互害的循环。

而互害的盲区在于,每个人都在设想如何对付别人,却忽略了别人也在这样设想对付你。

结果,大家都在这个无休止的互害循环中越陷越深,最终谁也无法逃脱被反噬的命运。

或许,我听到过人上人另一个最佳解读是这样的:

读书是为了让世界不再有“人上人”,而不是为了去伺候“人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