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野战军里,叫得出名的纵队可不少,比如说西野的独臂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队,中野陈锡联的三纵,华野的一三四八九纵这“五只猛虎”,还有四野的一二三纵这“三只虎”。
不过上边说的这些厉害的部队,哪个纵队都没像本文的主角这么出彩,一个纵队愣是弄出了半个野战军的架势,那就是中野十一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支部队成立得晚,人也少,打一开始组建就离刘邓首长老远,在外头晃悠了一年多,像幽灵似的在千里敌后穿梭。建国以后功成身散,早早被裁掉,这里头的稀奇古怪,整个军队里都找不出第二个来。
一、鬼魂般的纵队
中野的十一纵成立得迟,不管是兵员的质量,还是将领的水平,都比不过最早成立的那几个纵队。
晋冀鲁豫野战军成立得早的要数一、二、三、四纵,在 1945 年 10 月就组建好啦,司令员分别是杨得志(后来换成杨勇了)、陈再道、陈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联、陈赓。这几位的大名不用我多讲,抗战那会就威风得很呐。这四个纵队的兵员,是从晋冀鲁豫最强的二级军区部队提升来的。
1945 年 11 月呀,主要靠太行、冀鲁豫军区的部队,升级弄出了六纵、七纵,司令员分别是王宏坤(后来换成王近山了)、杨勇。杨得志北上去支援东北,被聂帅留在华北后,第一、第七纵队合一块成了新的第一纵队,这七纵就没啦。
一、二、三、四、六这 5 个纵队啊,那可是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精华,后来也是中原野战军的主力跟精华。可在 1947 年 7 月匆忙组建的八、九、十、十一、十二这 5 个新纵队,不管是兵员的质量,还是战斗的经验,或者将领的水平,免不了跟前面那 5 个纵队存在差距。
为啥要费这番笔墨说这些呀?就是借由历史讲述,瞧瞧十一纵生来的缺陷跟后来神奇表现的巨大反差。
八、九、十、十一、十二这几个纵队,虽说都是后来的,可这十一纵比起其他几个兄弟纵队,那可特别多啦!
为啥这般独特呢,得从刘帅的一道命令讲起。
1947 年 6 月,刘伯承给当时冀鲁豫军区的司令员王秉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达了一个挺难的命令,让王秉璋带着这个军区的主力部队,去给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主力做掩护。
那时候,刘邓大军打算在河南濮阳那一块儿渡黄河,去鲁西南打仗。王秉璋的活儿就是先过河,把国军主力吸引过来,动静搞得越大越妙,好让主力部队在活动当中找机会消灭国军主力。
这种任务啊,把出头鸟、肉盾、救火队员、冷板凳这几种角色都给综合一块了,没啥固定的规矩路数,就看结果咋样。只要你不被国军给咬住吞了,剩下的随你折腾,刘伯承可没工夫管,全得你自己拿主意。
为啥不让王秉璋的部队一块当主力?不行啊。他那冀鲁豫军区已经抽走好几拨主力啦,成熟一批就抽走升级为主力,一纵、七纵都抽过两回了。剩下的没啥特别厉害的本事,只能在边上帮帮忙打打配合,虽说有三个独立旅的规模,可质量跟主力纵队的三个旅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
得嘞,刘邓的主力过了黄河以后,就把宋瑞珂整编六十六师给围上了,在羊山集那是猛劲儿地攻打,连肉带骨头全给收拾干净,最后连汤都没剩下。王秉璋的三个独立旅只能在边上干巴巴地打阻击,死命地扛着,一旅硬是和国军七十师杠了九天九夜。
那当然啦,刘邓首长可都瞧着呢,羊山集战役打赢之后,王秉璋指挥的独一旅就得了通令嘉奖。
也许就因为这次战役行动,刘帅瞅见了王秉璋的非凡本事,还有冀鲁豫部队的神奇表现。1947 年 8 月 1 日正式成了十一纵以后,刘帅老是让十一纵去干边缘游走的活儿,活生生把一支正规纵队,弄成了让人搞不清真实状况、不知从哪儿来的幽灵纵队
二、厉害到家的发挥
1947 年 8 月的时候,刘邓大军打算挺进大别山,刘伯承让王秉璋带着十一纵转头朝北,弄出一副刘邓全军要北返晋冀鲁豫的样子,王秉璋就带着队伍在鲁西南展开了长达一年零三个月的独自作战。
哎呀,这任务那叫一个危险,对指挥员的指挥本事是极大考验,对部队的凝聚力也是极大考验。弄不好,部队就崩溃啦,被敌人给围歼喽,这种极端情况太容易出现!
刘帅那可是用兵的大宗师、大行家,派谁去干啥任务,绝不会脑门一热就瞎决定。让一个相对弱些的纵队承担这任务,估计是瞅见王秉璋之前的指挥做派和能力特点啦。
王秉璋是河南安阳县的人,早些年家里有点小钱,读过些书,文化水平还算不错,所以之后干参谋工作和研究工作比较在行。1936 年 11 月,王秉璋带着部队碰上宁马部队的时候,为了防备马家军骑兵猛冲,就连夜挖了蛇形壕沟。宁马部队估计也有厉害人物,瞧出来这一招能克骑兵,就连夜跑了。
八路军成立后,王秉璋在 115 师司令部做作战科长,这科长得拟制作战计划,指挥部队调度,得有特强的统筹和应变本事。115 师进到山东以后,王秉璋在到处都是的游击作战里攒下了更厚的经验,在各种作战中都琢磨出了自己的一套法子。1944 年 10 月带着南下支队跟新四军第四师一块作战,新四军早就听说过他的大名,邀请王秉璋讲讲交通壕攻击战术,张震夸他战术懂,教学也会,第四师把王秉璋的报告印出来发给全师当战术教材,能看出王的水平不一般。
十一纵成立之后,王秉璋马上掉转方向往北返回,一路上打出刘邓大军主力部队的名号,直接冲进了国军的阵营里。最大的对手,就是国军五大主力排第一的邱清泉第五军。邱清泉吹嘘说刘邓遇到他们第五军就不战,还真觉得自己有两下子。让这么一个次一等的纵队,去跟国军最厉害的精锐部队纠缠,谁胜谁负不用想都知道。
到了这炎热的夏天,竟透着股风萧萧兮易水寒那样的悲壮劲儿。
为啥没把十一纵带在身边呀?形势所迫,没法子哟。刘邓大军原本就不是全部南下,陈赓兵团(四、九纵)在晋南豫西呢,八纵、十纵留在晋冀鲁豫军区守家,刘邓手里就只有一、二、三、六、十二这 5 个纵队,为保证能顺利前进,就得留些殿后的部队使劲拉扯,把国军弄迷糊,让他们不敢全力向南追。
一、二、三、六这几个可是主力,得去打那些难打的仗。十二纵实力不行,放出去那简直就是送死,没办法,只好让王秉璋来扛这个责任。
谁晓得刘帅那会儿心里到底咋想的,有没有把十一纵给当成弃子哟。
不过王秉璋可没抱着弃子的心思,就跟中原突围那会儿的皮定钧似的,反而一路打着打着就更好了,状态也越来越棒。
王秉璋往北回到鲁西南,因为纵队人不多,目标不大,一路上疯跑猛冲,在国军各部队的缝隙里钻来钻去,那走位可太灵活了,偶尔碰上不算厉害的国军部队,还冲上去打一下,像罗广文整编的第十师就是。
咱们瞅瞅这会儿鲁西南的国民党军,那实力可不弱呢:
邱清泉的整编第五师
罗广文那整编的第十师
胡琏的整编第十一师
沈澄年的整编第七十五师
吴化文所整编的第八十四师
还有段霖茂指挥的一个小兵团,里面有整编五十七师外加两个旅。
虽说国军吃空饷的情况常见得很,可近七个整编师的兵力,咋说也有十二三万人呐,特别是还有邱清泉、胡琏这俩属于五大主力部队的,随便挑出一个,都能让王秉璋头疼得不行。
嘿,可十一纵就是这么邪乎!边跑边打,还时不时打着刘邓主力的名号到处吆喝骗人,硬是弄出了半个野战军的阵仗。邱清泉他们可就纳了闷了,刘邓不是南下了嘛,咋这儿又冒出个刘伯承?
(http://www.kqvq.cn)
来源:http://www.pp2005.cn
(http://www.juxingjjc.cn)
来源:http://www.11223344.com.cn
(http://www.tysmu.cn)
来源:http://www.mmmmmmmmmm.com.cn
(http://www.lznbmy168.com.cn)
来源:http://www.tygyjs.cn
(http://www.hmxd.com.cn)
来源:http://www.xknj.com.cn
(http://www.pao11.cn)
来源:http://www.rzdu.cn
(http://www.shwj120.cn)
来源:http://www.baomago.cn
(http://www.qianqianmu.cn)
来源:http://www.good2great.com.cn
(http://www.zgmql.cn)
来源:http://www.kaixin8yule.cn
(http://www.shkaimi.cn)
来源:http://www.lun114.cn
要是国军真死盯着十一纵,还全力去围追,王秉璋能不能逃脱可不好说,就算能逃掉那也得脱三层皮。后来华野十纵北渡梁山被邱清泉猛咬一口,损失不小,这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可就在这时华野出了件大事:七月分兵。华野主力分成三块,陈士榘唐亮带着三、八、十纵奔鲁西南去了,叶陶带着一、四纵去苏北了,把国军徐州陆总和郑州指挥所的部队极大地吸引走了,让他们没法一门心思追击十一纵。特别是华野的三、八、十纵进了鲁西南,把火力都吸引走啦。
十一纵人少力弱,没被国军当作主要攻击对象,王秉璋把形势看清楚了,不但没跑,还接着在鲁西南大干一场,使劲刷存在感。十一纵的几个旅有好多鲁西南的人,熟悉当地情况,走到哪儿都跟回自己家似的,行动那叫一个顺溜,谁也抓不着。
1947 年 9 月,粟裕带着华野的指挥机关还有六纵,跟一、四、三、八、十纵在鲁西南郓城那一块儿集合,打算先歇会儿再揍邱清泉一顿。那时候华野老是分兵,打了几场不咋划算的消耗战,虽说集合起来的纵队不少,可跟敌人相比优势也没大到哪儿去。
这时候华野得到军委授权指挥十一纵,粟裕让十一纵在战役里配合,没想到王秉璋接下来的发挥,把大家都给惊着了。
三、悲凉的最终去处
王秉璋那会儿在郓城、鄄城那块儿,郓城是邱清泉第五师待的地儿,粟裕在郓城西南把段霖茂的整五十七师给围了,王秉璋的活儿就是拦住拖住邱清泉,不让他去救段师。一块儿拦邱清泉的还有华野十纵,这十纵可邪乎啦,尤其是打阻击战,稍微一刺激就发狠,不管咋炮轰,就是轰不动,那防线就跟铁打的钢铸的似的。能跟十纵打运动战,可千万别打阵地攻防。
王秉璋的十一纵那是既擅长跑又擅长防,跟华野十纵配合得巧妙,一正一奇,一个动一个静相互补充。就这两个不算顶尖的纵队,楞是把国军五大主力给拖住了,让他们一步都没法往前挪。
咱先不说宋时轮纵队和王秉璋纵队战斗力咋样,有意思的是,王秉璋纵队居然能很快就明白华野的命令,还执行得挺好,能跟一个压根不熟的友邻部队配合得严丝合缝。
学问到底藏在哪儿呀?
其一,指挥员临场反应那叫一个快,这是因为王秉璋始终观察着形势,不停地琢磨战局的发展,一直都做好了极强的应变准备。
第二,战术训练的基础挺扎实,攻防转换迅速,部队反应也快。王秉璋在抗战那八年一直搞战术训练,这功夫可不是白费的。
粟裕很快就瞧出了十一纵的特性,后来在土山集围攻胡琏整编的十一师时,还是让宋时轮跟王秉璋相互配合,再次出色地完成了阻拦邱清泉的任务。
后来啊,粟裕带着华野的主力去了豫皖苏那边。粟裕大将学着刘伯承的法子,在后面留了不多的兵力来牵制国军。宋时轮的纵队和王秉璋的十一纵摊上了这艰难的任务,就在鲁西南接着跟国军的邱清泉等部拉扯呢。
这俩妖怪纵队把邱清泉折腾得够呛,打吧,短时间弄不掉,想放开胆子南下追粟裕又不敢,他们能把你的后方弄得乱七八糟!
后来呀,邱清泉那些部队实在扛不住啦,朝着陇海线那一块儿硬冲。嘿,你猜怎么着,王秉璋带着十一纵在陇海线那是一通折腾,两进两出。从徐州到商丘,就跟那没人管似的。国军想来围追堵截,王秉璋立马就往北跑,把国军甩掉后,又趁机解放了东明县城,还抓了个国军中将。
国民党徐州陆军总部一门心思全在追击往南去到豫皖苏的粟裕主力上头,面对跳来跳去的十一纵,只能干瞪眼没办法。
后来啊,十一纵连着参与了几回配合华野的作战,这里头有名的就有豫东战役,跟黄百韬兵团(这是个小兵团,可不是后来淮海战役那个七兵团哟)干了一仗。粟裕这回有点高估咱军的战斗力,低估了黄百韬的决心,把十一纵调上来跟黄百韬死磕,结果没把黄百韬吃掉,十一纵损失挺多,退出战场后从三个旅编成了两个旅。
1948 年 11 月淮海战役一打响,十一纵就连着参加了围歼黄百韬七兵团以及围歼黄维十二兵团的战斗,到 1948 年年底归入中野,总算回到刘邓首长跟前啦,结束了差不多一年半到处漂泊的日子。
为啥王秉璋的十一纵表现得这么出色?琢磨着啊,一则是王秉璋这人本身有能耐,脑子活泛,能随机应变,二则是环境逼的,只能拼尽全力,想法子弄出大动静还得求生存。
第三,顶要紧的是,刘伯承把十一纵搁在了顶合适的战场那儿。真是时势成就英雄,十一纵老是在鲁西南这儿转悠。这地方是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的交界之处,也是国军徐州陆总以及后来的“剿总”跟郑州指挥所的交界地,各方兵力都在这儿交错,情况复杂得很,正适合发挥十一纵灵活机动的长处,更适合用少量兵力去极限拉扯。
在合适的地儿放上合适的部队,成就了一段神奇的战场美谈。可一旦十一纵回到真正考验真本事的战场,跟头等主力纵队的差别就显出来啦,不管是豫东战役跟黄百韬的整二十五师死磕,还是淮海战役接连和两个国军兵团对着打,十一纵的表现都挺平常。
后来啊,解放战争差不多结束的时候,一大批战斗力不算很强的次等部队,都改成地方军区啦。由十一纵改编的十七军也一样,变成了地方军区,它所辖的部队也给拆散了,分到其他部队去喽,十一纵的风光,彻底成过去式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