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赋闲在家的谢振华得知邓小平、罗瑞卿等领导已经复出工作,内心是高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负责军委日常工作,要拨乱反正,处理的事情如潮水般涌来。此时,正是用人之际,提出选拔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启用一批蒙冤受屈的良将,赋闲在家的谢振华被列入启用名单中。

对于谢振华能否出山,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他的问题没有解决,是不是为时过早。

能上能下,没有意见

谢振华是一个老资格,红军时期已经成为团职干部,抗战时一直没有提升,直到解放战争时,担任旅、师、纵队副职、纵队司令员、军长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中国成立后,谢振华先后担任30军军长、南京军事学院系主任、志愿军21军军长。1958年,21军回国驻防太原。1962年,北京军区领导找他谈话,调他到69军担任副军长。已经担任10余年正军职的谢振华,被降为副军长,难道是犯什么错误了吗?

答案是否,69军是一支起义部队,军长董其武。他因年事已高,居住在北京,不常到驻地保定。有人说,为何不让他直接顶替69军长的职务。

像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带兵出身的原国民党将领,被授予新中国上将军衔,他们本可以职务跟高,担任军以上职务,如大军区副职等。可军长是一个实权职务,手中有兵对于国民党将领出身的他们来说,心理上或许踏实很多。而且领导的老部队更加安定,内部也不容易出现变故。

谢振华虽然是副军长,实际上已经行使军长的职务。董其武年过六旬,多次提出退下来,上级并没有同意。廖汉生政委说:i这是吃驴子的料,干骡子的活!

大家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1964年,在全军大比武时,69军在表演中获得总部、北京军区授予多项集体和单项奖励。

1966年,69军移防山西,奉命三支两军。

肩负一省大员

1967年,担任山西革委会副主任的陈永贵受到冲击,谢振华奉命把他营救出来,保证安全。谢振华在山西工作,采取一碗水端平的办法。在工作中,他与陈在工作中逐渐发生分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组织批准,谢振华担任省委第一书记兼省革委会主任,同时任命他为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山西省军区司令员,正式开始主持山西党政军工作。

到任后,坚持抓工农业生产,落实各项政策。1970年山西的粮食产量第一次在历史上突破百亿斤大关,工业产值接近历史最高水平。

1974年,山西的晋剧《三上桃峰》到京汇演,有人嗅出“问题”,开始“找茬儿”,矛头直指谢振华,受到冲击中断工作。

重返一线,调沈阳工作

1977年,军委秘书长罗瑞卿要启用谢振华,有人反对,说他的问题没有查清楚,是不是过早使用。而且他与两位纪登奎、陈永贵之间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瑞卿说,这都是属于地方的事情,虽然谢振华离开山西,可他还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的职务,现在调他回军队,符合正常工作原则。1980年,谢振华的情况得到平反。

对于谢振华会军队,总政部主任韦国清、副总长杨勇都是支持的,邓小平更是同意的。

他在沈阳军区工作5年,到1982年调任昆明军区担任政委,1985年军队大裁军时,原本可以继续留着军队他,选择退居二线,把职务让给较为年轻的人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