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又一次站在时代转向的浪潮中。

最新有打算买车或者买家电的朋友,会发现电商平台或者线下门店有不少优惠补贴。一些家电有几百上千元的优惠,部分汽车产品甚至有上万元的补贴,由此缓解了不少人的消费压力。

在这些补贴背后,国家正在开启新一轮的以旧换新,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和参与者。

很多人还记得,2008年开启的以旧换新浪潮,带动了家电等消费品的快速增长,给国家经济创造出新的增长极。

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下称<若干举措>)的通知,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新一轮的以旧换新,拉开序幕。

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相比以前《若干措施》拓宽了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的支持范围,明确了资金来源及中央层面的补贴总额,降低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申报门槛,不再设置“项目总投资不低于 1 亿元”要求等。

说白了,这次以旧换新的范围更广、数额更大、门槛更低。那么,它将迸发出怎样的能量?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又该做到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大幅度”

通过《若干举措》其实可以看到,国家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支持内容,可以总结为:

三个大幅度。

首先,就是大幅度扩大支持范围。

此前的设备更新聚焦在工业、医疗等领域,以旧换新也集中在家电、汽车等消费品领域。其实覆盖面积可以进一步扩大,由此产生的经济推动力也会更强。

可以看到,这次在设备更新方面,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范围在原有的工业等7个领域的基础之上,扩大到能源电力、老旧电梯等领域设备更新,以及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和安全改造。

拿老旧电梯来说,很多老小区的电梯已经老化到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程度,进行设备更新既能降低安全事故概率,也能促进相关电梯企业的销量。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将个人消费者乘用车置换更新,家电产品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旧房装修等,一并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范围。

这意味着,以旧换新围绕着个人的衣食住行全面铺开,能够更好满足大家的消费升级需求,扩大以旧换新的辐射能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就是大幅度优化组织方式。

如果只是进行投资补助等传统支持方式,其实未必能调动更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撬动的经济效应相对弱一些。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就要优化组织方式。

目前根据测算,大概会有1480亿元左右来支持设备更新。国家在考虑不同领域、不同类型项目的特点后,降低了资金申报的门槛。这一方面能让更多企业获得扶持,另一方面也能有效支持单体规模小、但量大面广的设备更新。

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方面,国家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给了地方更大的自主权。这意味着,地方能够更大程度上发挥创造力,也有利于将优惠更加快速直接地给到消费者。

最后就是大幅度提升补贴标准。

企业跟消费者最关心的,还是到底能省多少。在这方面,国家也进一步提升了补贴标准。

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方面,对符合条件的经营主体,中央财政给予设备更新贷款的贴息比例,从1个百分点提高到1.5个百分点。

以旧换新方面,比如符合条件的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由此前的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贴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贴7000元,分别提高到2万元和1.5万元,都增长了一倍及以上。

尤其是家电产品,对个人消费者购买2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冰箱、洗衣机、电视、空调等8类家电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的15%补贴;对购买1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额外再给予5%的补贴。

这些真金白银的补贴,的确做到了给企业和消费者让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一轮“以旧换新”,为何发生在当下?

很多企业和消费者其实还不是特别明白,为何国家要在此时进行以旧换新?

这就要回归本质,从以旧换新的背景和作用说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回顾历史可以更清楚地洞察到本质,时间倒回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消费电子外销迅速下滑。紧急时刻,中国决定通过扩大内需来应对危机。于是,第一次大规模的以旧换新应势而出,并在2009年全面铺开。

这次以旧换新以家电为核心,也就是俗称的家电下乡。2009-2011年,中央及地方财政补贴金额约375亿元,以旧换新实现家电销量9248万台,带来了3420亿元的销售额,相当于财政资金撬动了9.1倍的家电销售规模。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以旧换新实际上能够能带动经济增长。很多人都知道,拉动经济依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拿家电以旧换新来说,消费者会进行更多的家电消费,迸发出更多需求,在需求的驱动下企业会投资大量新设备和新技术。如何刺激出口呢?当企业投资设备和技术之后,在出海之路上更具竞争力,从而间接推动出口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对上一轮的以旧换新,当下这一轮的背景更为复杂,因为受到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核心为两个方面:房地产下行以及外国对我国进行的贸易打压。

房地产依然是国内的支柱产业,而且跟家电、家居等大量产业有着强挂钩,跟投资、消费有着紧密的联系。近两年,国内房地产持续下行,家电等行业,以及基建投资和居民消费都受到较大影响,对我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明显的冲击。

对外,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对我国实施打压措施。除了对我国限制出口高科技产品,还对多个行业和产品实行高额关税,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先后对我国电动汽车等行业加征高额关税,极大影响了影响我国出口贸易。

在此背景之下,新一轮的、以拉动国内投资、消费为核心的以旧换新势在必行。跟很多在供给端拉动经济的政策不同,此次以旧换新重点强调消费品,即直接通过刺激个人消费需求的增长来拉动经济,其中家电和汽车依然是重点对象。

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年销售额突破10万亿元,家电行业销售额达8498亿元,“车+家电”消费市场达到十多万亿元,其中蕴含的经济推动力无疑是非常庞大的。

目前来看,以旧换新的效果还是很明显的。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我国数字商品、服务消费、以旧换新成为新增长点,主要电商平台冰箱、洗衣机、手机和电视以旧换新同比分别增长82.1%、70.4%、63.9%和54.3%。另外,今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加快0.7个百分点。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一轮的以旧换新政策,体现出了引导消费转型升级的导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蓝图到成效,如何落地执行?

蓝图是美好的,但关键在于执行。

今年7月,国家召开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金融工作推进会,其中强调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这就为此次以旧换新的执行定下了基调。本质上看,因为此次以旧换新的重点在于需求端,所以要以市场为主。

因此,要真正推动“以旧换新“经济浪潮的加速,除了依靠政府的支持措施,还需要企业和消费者等市场主体拿出实际的行动力。那么,如何让企业和消费者有更多的投资和消费动力呢?这个过程是较为复杂的。

首先,政府依然要做好“服务生”的角色,做好引导工作,为企业投资活动提供更多便利和扶持,包括降低税费等措施,助力企业轻松上阵。又比如在金融条件上,通过更宽松的贷款政策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消费者,各地政府需明确每类产品的补贴标准,并通过电视、社交媒体等多种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群众,确保政策信息覆盖到每一个角落。

另外,地方政府应根据各自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习惯,对补贴品种进行扩展和细化。比如,沿海发达城市可以增加智能家居产品的补贴,农村地区则可重点补贴冰箱等基础家电。

并且,各地政府也需要引导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售后水平,保证消费者在以旧换新过程中的体验。

当然,反过来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最需要改变的是理念。理念改变了,行动自然就跟上了。很多企业和消费者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旧的还能用,为何要换新呢?”

这种观念在供不应求的短缺年代,或许能够被理解。但在眼下供过于求的剩余年代,却错失了许多能够获得发展的机会,反而得不偿失。比如,很多企业的设备非常陈旧落后,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经常需要维护,生产的产品品质得不到质的提升。如果对设备进行一定的投资,能够实现更好的产出,何乐而不为呢。

又比如,很多消费者用的老旧家电功能性不强,而且还因为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如果进行一定的消费支出让生活品质实现更好的提升,显然是值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不可否认,我国一些企业在压力中前行,部分居民消费能力有限。但是,在能承担的范围内对未来进行一定的投资,或许能让企业获得更多做大的机会,让居民享受到更多生活乐趣。

如今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也让许多企业和消费者稳定了对未来的预期、加强了对未来的信心,逐渐转变了观念,加入到这场顺应大势的时代行动中。在这场行动中,信心比黄金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