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人都想当公务员,人人都想抱上铁饭碗,然而,考公务员的难度相当大,从笔试到面试,每一轮都能刷下去一大批人,最终能顺利上岸的寥寥无几。

反观编外人员,选拔简单,无需重重考核,虽然工作待遇不如编内,但是从事的工作也与公务员相似。不过,一些编外人员也存在业务能力参差不齐,个人素养相差甚远等情况,而为了减轻财政支出压力、推动行政体制改革等,剔除一些非必要的编外人员成了当前各地的重要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清退编外人员可带来4大利好

①减轻财政支出压力。编外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大多由地方政府承担。在当前财政压力巨大的背景下,精简编外人员有助于缓解财政负担,为财政节省一定的开支。

②推动行政体制改革。早在2014年,国家就要求各级单位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并解决在编不在岗、吃空饷等问题。清退编外人员有助于进一步推进这一改革。

③精简组织架构。清退编外人员可以让政府机关更加聚焦于业务核心,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的情况,使工作更加顺畅高效,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组织架构精简。

④人才迭代。清退编外人员可以让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梯队的建设和优化,及时发掘和留用优质人才,提高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劳动力的正常市场化流动,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另外,清退编外人员的计划,实际上也是要推进公务员制度健康发展,加强对公务员的保护和福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无编人员面临"100%清退"?

一般情况来讲,清退措施不会采取“一刀切”,各单位会根据编外人员的工作能力及态度来决定是否留用。不过今年,一些地区的清退工作变得更加严格了。

比如福建泉州永春县在“清退令”中明确:

1.服务窗口使用的编外人员一律予以清退;

2.编外人员总数超过所在单位编制总数的10%以上的人员,原则上一律予以清退;

3.各单位现使用编外人员的岗位,已通过公开招考录(聘)用或调入等方式补充正式工作人员的,该岗位使用的编外人员必须予以清退;

4.各单位因阶段性任务需要聘用编外人员的,该项任务完成后编外人员必须予以清退;

由此可见,新一轮编外人员清退令,更像是无条件清理,给公开招考录用的正式员工“让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清退令”带来的担忧

对于考公人员来讲,清退令可以为他们实现更多就业机会。但是对于被清退者而言,几个问题不得不令人担忧:

①再就业困难。就业市场竞争压力加剧,被清退者如果不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难以实现再就业。

②经济赔偿。编外人员如果确定被辞退,按相关的规定,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赔偿。一般单位都是按照“N+1”进行支付。

按理来说,被清退者也通过小本生意来实现养家糊口,但大环境不理想导致的消费需求锐减,进而也会对他们的创业带来更多风险,从而影响家庭生活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编外人员清退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部分,其目的是优化职能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但在清退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制定合理的补偿措施,帮助他们顺利转型和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