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017年的叶简明辉煌得就如同天上的太阳。
5月,他在以色列被授予“犹太人民亚基尔奖”,在一众西方人面孔中,这个东方面孔显得格外扎眼。
6月,他在韩国被授予佛教太古宗“首席金刚大护法”,同时还拿到了个韩国京畿大学名誉政治学博士学位。
7月,他的华信集团连续第四年进入《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榜单,名列第222位。
而以上这些还只是些开胃的甜点,真正的重头戏在9月份公布。
全球资源贸易巨头瑞士嘉能可发布公告,将其与卡塔尔主权基金共同持有的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14.16%股权转让给中国华信,交易对价约91亿美元。
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全球油气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
交易一旦完成,华信就将成为仅次于俄罗斯政府和英国BP石油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国内“三桶油”都不能实现的壮举,竟被一个民营企业给实现了。
一时间,华信和老板叶简明上了各大财经头条,慕名而来采访的媒体更把上海华信总部大门团团围住。
但媒体们很快就被通知——叶主席不会接受任何采访。
叶简明一向神秘,即使华信内部高管,也绝少有亲眼见他的机会。
不过所有人都清楚,自己的这位老板能量很大。
02.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家,叶简明的朋友圈却是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乍得总统代比、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这样的外国政要。
甚至连阿布扎比王储和保加利亚总理都亲自设宴欢迎,欢迎来自东方的Mr Ye。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叶简明在发迹之前,至少还有另外两个名字。
2002年时他叫“叶建明”,只是个在福建南平经营消防器材的小老板。他报名参加首届“南平市十大青年杰出企业家”评选,结果还落选了。
2005年,一家名为福建华信控股公司在福州成立,主营业务是大宗商品贸易。老板“叶洪鸣”正是叶简明的第二个名字。
那时他早已定居香港,是以招商引资的身份回到内地投资。绝少有人知晓在21世纪初的那几年,年纪轻轻的他是如何发家的。
等到2009年华信搬到上海发展时,第三个名字 “叶简明”出现了。之所以离开福建选择上海作为总部,因为叶简明相信大上海更适合华信。
“福建的银行行长只有10亿元的放贷权限,而上海的行长有50亿元的权限。”
初到上海的华信,给同行、客户、供应商的感觉就很不一样。
一是因为华信搞了很多将军书画展,许多部队首长级别的领导纷纷出席站台。
二是因为华信跟珠海振戎成立了合资公司,而珠海振戎的背景圈里人都知道——央企身份,曾是伊朗原油最大的买家。
一时间,华信关系直通军方的说法传遍整个上海滩。
到了2011年9月,华信洋浦储备基地在海南举行开工仪式,包括一名上将在内的多名将军专程出席,时任海南省四套班子领导也尽数参加。
这无疑更坐实了华信的“军方背景”。
当时的华信正从橡胶和钢贸业务中抽身,开始踏入油气行业。
这之后媒体没有关注华信有什么异常,只看到华信如同一颗超新星一样,越来越耀眼。
2013年5月,华信先是成功借壳安徽上市公司华星化工,叶简明就此拿下了一家上市公司。紧接着,华信跟一大帮国企广泛开展业务合作。
2014-2017年,华信的营收分别为341.34亿美元、346.99亿美元、418.45亿美元、437亿美元,在《财富》500强榜单上列349、342、229和222。
如果收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这事成了,华信的排名肯定还要大幅提升。
可惜,就差最后一哆嗦。
03.
2017年11月20日,美国司法部对媒体披露,华信下属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秘书长何志平在两天前在纽约被捕。
何志平曾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在 2011年被叶简明请来主持中华能源基金会,何志平人脉遍布全球,每次中华能源基金会的活动总少不了世界各地的名流政要。
中华能源基金会也就成了叶简明“立足香港,放眼全球”的桥头堡,从2014年起,各种国际头衔和荣誉就开始围绕着叶简明。
他是知名智库罗马俱乐部、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的荣誉主席,被聘为联合国大会主席特别荣誉顾问,还是捷克总统的顾问。
何志平之所以被捕,是因为美国有证据证明,何志平先后向非洲乌干达、乍得两国政府高官行贿,以此为华信谋取在上述国家的石油开展权。
事实上在2015年12月,华信与台湾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获得乍得三个油气区块35%股权。
2017年12月,美国司法部正式以洗钱罪等八项罪名起诉何志平。
尽管华信方面否认了相关指控,但负面影响已然产生,当时华信正忙着为收购俄油股份在全世界找钱。
2017年10月,华信宣布将从俄罗斯VTB银行获得51亿美元的过桥贷款,另外41亿美元需要华信自己想办法。
但何志平出事后,所有的国外银行都不敢给华信贷款了,因为俄油本身就是美国制裁对象。
虽然美国政府逮捕何志平,并不清楚与其对俄罗斯及俄油的制裁有怎样的联系,但银行和资本不会傻到去冒这个险。
华信只能掉头转向国内银行,尤其是过去主要贷款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的支持。
有小道消息称,华信2017年12月底已经拿到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央行和外汇管理局的批文,收购资金应该很快搞定。
可到最后,没有一家中资银行出面。
2018年1月19日,俄罗斯《新闻报》报道称,俄油向华信出售14.16%股份的交易可能将于1月20日后的一两周完成。
这次媒体对外吹风,是俄罗斯方面对华信和叶简明的最后催促,因为这次交易不仅仅有经济考虑,还多了一层政策考量。
把股份卖给中国企业,从一开始就被俄方视为突破美国制裁的案例。
但如果华信拿不出钱,不仅交易会终结,所有参与交易的关联方都会很麻烦。
2018年5月,嘉能可正式向华信发出通知,正式终止去年的股权转让协议。
然而此时的叶简明,已经没法力挽狂澜了。
04.
2017年9月22日,中纪委发出通报: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委原书记王三运被“双开”并移送司法机关。
王三运先后担任过福建省委副书记、安徽省长,在担任甘肃省委书记“封疆大吏”六年之后,调任全国人大发挥余热,然后就被宣布调查。
拔出萝卜带出泥,叶简明一起被带了出来。
原来,2013年华信能成功借壳安徽华星化工,叶简明拜的就是时任安徽省长王三运的码头。从此之后两人之间的关系越走越近。
王三运还主动介绍自己诸多朋友给叶简明友认识,其中就有时任交通银行一把手的胡怀邦。
胡怀邦2008年9月到2013年4月担任交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2013年4月到2018年9月担任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2018年10月11日,河南郑州中级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王三运受贿一案。
央视报道曝光了王三运收受华信贿赂的两项证据画面,一是王三运通过胡怀邦,为上海华信入股海南银行提供帮助的,二是王三运通过胡怀邦,为海南华信获得国开行48亿美元综合信贷额度提供帮助的证据。
2012年9月14日,银监会批复同意海南新组建一家商业银行。而胡怀邦在海南银行组建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话语权。
2015年8月14日,海南银行正式成立。其中前五大股东为鹿回头旅业、海马财务有限公司、上海华信、交通银行和海南农垦,分别持股17%、12%、12%、10%和10%。
胡怀邦从交行调到国家开发银行后,作为国开行一把手,他却公然违背党中央要求,帮助华信获取巨额贷款授信。
国家开发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开发性金融机构,主业主责是服务国家战略。但为了给叶简明贷款放绿灯,胡怀邦在国开行大调岗,把从头到尾的审核环节,都换成了自己人。
最后海信华信成功拿到了48亿美元的贷款,更重要的是,国开行还成了强有力的背书,带动其他银行相继对华信提供贷款。
而作为报酬,王三运和胡怀邦各自从叶简明那里收受了数千万元巨额贿赂。
如果王三运不出事,叶简明兴许还有机会继续从国开行拿到贷款。但就在华信为了收购俄油满世界找钱的关键时候,王三运“出事了”。
感觉不妙的胡怀邦已临近退休,不敢出手再帮。
叶简明很快就因协助调查王三运一案被请了进去,而他的“华信”帝国迅速瓦解。
2018年9月,胡怀邦应声落马。
05.
2016年,知名杂志《财富》第一次采访到叶简明,专题文章中写到华信这家公司以超音速赢得大局面,靠的是“金融与能源有机结合、两条腿走路的产业金融发展模式”。
但在华信崩塌之后再去回溯过往,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时间回到2009年,华信虽然总部搬到上海,但生意还是以大宗商品贸易为主。但不同之处就在于,华信集团并不是叶简明一个人的公司,他是带了一帮老板从福建到上海赚大钱的。
上百个老板,有的出钱,有的出资产,就好像是梁山伯的好汉一样,领头的叶简明虽然年纪不大,却是核心中的核心。
到了金融之都上海,经高人指点的叶简明提出了“贸易带动金融”,于是开发出了“经济共同体”的概念。
这其中除了上海华信公司,还有一系列福建老板控制的外围企业。这些企业相互参股抱团,在大宗贸易业务上作为上下游支撑。
上海华信当时做芳烃、二甲苯和燃料油贸易,在银行的贷款额度并不大,叶简明“发明”了信用证融资,因为华信的贸易对象大多是经济共同体企业,相互之间倒一倒,不仅可以做大流水,还能不断从银行开出信用证。
贸易的营业收入是进出项都计算在内,“经济共同体”之间的流水,帮助华信快速做大了收入。
2009年刚到上海时,华信营业收入才3.35亿。2016年已经到了2472亿,7年时间增长了700多倍。
而有了信用证,叶简明和他山寨的所有兄弟就有了源源不断的钱,能够不断维持周转。
不过大宗商品交易天生就有风险,华信外围中的两家公司, 2011年和2012年先后在橡胶和钢贸业务上暴雷翻船。
这让叶简明动了切割外围企业的念头,毕竟在上海经营多年,已经有着“神秘军方背景”的华信,不能被这些负面波及。
在安抚了当初的那帮福建兄弟后,华信正式提出“金融加能源”战略,一方面通过收购拿各种金融牌照,另一方面则把目光放到了国外。
与此同时,凭借前两年打通的高端人脉网,叶简明在国内能拿到便宜的银行信贷,在国外被政要奉为贵宾。
在世人眼里,叶简明不仅是实力莫测的企业巨擘,还是站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大人物。
06.
叶简明就这样消失了,所有的辉煌仿佛凭空消失,只有互联网还保存些记忆。
与绝大数多数民营企业不同,华信给自己订立的公司战略,不管能源还是金融,都是立足海外——叶简明深谙“携洋自重”的法门。
神秘的叶简明玩的一手好戏法,拿国内的资源去撬动海外,又拿海外的故事在国内说话,反正国内也搞不明白,神秘就来源于此。
2015年12月,华信宣称以6.8亿美元收购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KMG)子公司KMGI的51%股权。
2016年3月又宣称8亿欧元收购捷克J&T金融集团50%股权,这两家外国公司被华信列为双核心。
然而,这些股权收购并没有落地,到最后华信崩盘时也没有证实。但这些收购新闻却实实在在帮助华信抬了抬轿子。
而在人脉经营上,叶简明完全可以说是“天才”。外界盛传他是“军二代”,事业之初他没有反驳,反而还遍请已经退休的将军首长在华信以各种方式“发挥余热”。
这样一番腾挪整合,背景越做越大,不管在国内还是国际,这样的背景资源都可以换来钱,之后又带动一批资源,再用其他资源融到更多的钱。
除了权钱交易,那么多等省部级高官之所以愿意为叶简明牵线帮忙,其实就是想通过“神通广大”的叶老板进行利益输送,然后给自己的个人仕途升迁铺路。
说到底,叶简明就是用借来的钱装点门面,然后去借更大的钱,做更大的梦。
而神秘恰恰是他的保护色。
他是用尽了手段的骗子,短短十年,就骗来了亿万财富,骗来了高光荣誉。
可皇帝的新衣一旦被戳穿,转眼间就成了过街老鼠。
还是那种看一眼都嫌脏的老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