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瓦釜”刘诚龙
“歌颂与批评,不是杂文第一定义与首要界定。歌颂中含有批评,批评中含有歌颂,歌颂的背面是批评,批评的背面是歌颂。歌颂与批评,一体两面,切不开,撕不了,分不断。”湖南的杂文家刘诚龙要改变杂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就像让一个充满男性生命活力的人来一次宫刑。
昨天针对刘诚龙发表在《文学自由谈》上的大作《“行道杂文”的写法》,笔者写了《杂文家是否该具有狗的嗅觉》一稿。今日学军中学校友、华师大中文系教授刘阳发来《亦庄亦谐诚龙体》(《湖南文学》2018年第6期 )一文,一看标题,才知道刘诚龙的杂文都成“诚龙体”了。遥望前贤,连写杂文的祖师爷、刘姓老祖宗刘禹锡的《陋室铭》都谈不上“禹锡”体,这真是龙年大吉“鸡毛也能飞上天”。
其实,说“诚龙体”,那还是毛毛雨,打开网页一瞧,作者邱少梅还真有点像以74岁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的邱处机,将辅助弱势的道家“杂文”写在大地上,其出语惊人:”刘诚龙先生最近拟出版新一本《邵阳文库·刘诚龙卷》(光明日报出版社),刘先生此前已出版了10余部甚见影响力的作品,虽还不能说著作等身,但也成绩斐然,在全国杂文界占据一席之地。这部新作比较特殊,辑录的作品是他从2003年到2016年的杂文与随笔年度精选,精选的100多篇分别入选过《中国年度杂文》《中国杂文精选》《中国最佳杂文》《最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篇散文》《最适合中学生阅读杂文年选》等代表中国杂文随笔年度最高水准的各种版本的年选,他是当代收入年选最多的作家。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刘诚龙个人作品的最高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些年来中国杂文高原的海拔。”
其实,光明日报出版社收到的《邵阳文库·刘诚龙卷》的书号费是刘诚龙自己支付,还是纳税人支付,还是另有其人支付,此等鸡毛蒜皮的事实在不值得关注,吸人眼球的是:“这些作品既体现了刘诚龙个人作品的最高水平,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些年来中国杂文高原的海拔。”
哇塞,“中国杂文高原的海拔”,岂非自古杂文出湖南,湖南杂文数邵阳,邵阳诚龙“甲天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真是一个高人。其高不唯在于以极至的比喻写尽对亡妻韦丛的悼念之情,“沧海”“巫云”词意豪壮,有悲歌传响、江河奔腾之势,纵观唐诗宋词,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少之又少也;更在于留下了非常人所能创设的哲理性想象空间。尽管这空间并非刻意而为之。
在精神领域,有时会产生一种具有类比效应的伟大奇观:经历过大海的广阔无边,不会再被别的水所引;经历过巫山的云雨缠绵,别处的景致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譬如唐朝消逝了,唐诗创造的中国诗歌文化心灵的高峰,贞观之治营造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华夏诚信文明意识的颠峰,我们今天还不得怀着崇敬的心情高山仰止 。比如刘诚龙的“诚龙体”杂文,一旦进入读者的眼帘,瞬间“我花开后百花杀”。
何为“高原海拔”?
“岳”者,高大之山也。诸如人称中国五大名山之山东东岳泰山、陕西西岳华山、湖南南岳衡山、山西北岳恒山、河南中岳嵩山。其与安徽黄山无法相提并论,于是乎,明人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之余,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旷世美誉。问题是,黄山充其量海拔1860米,而青海那个像个小山包态的大冬树山垭口竟然海拔4122米,令人呼吸急促不已。查资料得知:“海拔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称为高原。高原与平原的主要区别是海拔较高,它以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区别于山地。高原素有‘大地的舞台’之称,它是在长期连续的大面积的地壳抬升运动中形成的。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哇塞,邱少梅女士的“高原的海拔”意义深远也哉!
言下之意——
且不说已故的邵燕祥、牧惠、公今度(徐震)、 严秀(曾彦修)……即便在世的鄢烈山、吴非、吴营洲、张金岭、徐迅雷、闵良臣……那也不过是“平原的海拔”之黄山天都峰,貌似险峻;哪像刘诚龙,整一个“高原的海拔”之青海大冬树山垭口,实乃天际!
屈原《楚辞·卜居》有语:“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想起了著名杂文家鄢烈山的“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禁默然!
写于2024年10月3日17时17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