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一年的时候,大将黄克诚,到省委参加大会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人,黄克诚指着一个人的后背低声对他的警卫说:“刚才那个人看见了吗?”警卫问道:“是的,长官,你认识他吗”。黄克诚开口道:“若真是此人,何止相识!没想到时隔十多年,终于见到他了。”任谁能想到短短两句对话,却隐含着红军时代的几百条人命,这被历史尘封的过去因为这个人的出现,又再一次被挖了出来,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为何会被黄克诚所熟知?此人又和几百条人命有着怎样瓜葛?我们今天就来说说。
一九四九年六月,方志纯与陈毅老总曾有一次交谈中,陈老总曾问到对方:“你觉得闽赣根据地为什么会失败?方志纯回道:”如果我们当时去闽东、闽西,那就是万无一失了,可是有一个叫彭祜的人,他执意要去一个没有民众基础的福建南方,后来因此军队遇到了大麻烦,众人再也支撑不住了,这才导致了重大的失败!”陈毅继续道:“我认识这个彭祜,此人不敢打仗还贪生怕死,我们当时就这点资源,都被他和宋清泉给毁了,陈毅老总所说的彭祜,就是这起案子的幕后黑手。彭祜是湖南省省立师范毕业的,是湖南章宜人,1926年,他加入了共产党,1928年参加了湘南的革命,之后又随朱老总去了井冈山。
解放战争
从简历上来看他确实是个经验丰富的战士,但实际上他的信念并不是很坚定,只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才会有那么一瞬间的冲动。彭祜的文化水平很高,口齿伶俐,在工作上很有影响力。他在刚开始从事革命工作的时候,就有了很大的成就。彭祜在群众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每当他发言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人围上来学习。放眼闽赣军区,彭祜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1933年,他任闽赣军区政治部主任,闽赣省委常委,政治保卫委员会委员。自此闽赣军区军政大权,就由彭祜、宋清泉和徐汉江三人掌控了,从地位上来说他们三个完全可以掌控整个闽赣军区的。
但问题是,他们三个都是心术不正,心机深沉的家伙,在顺风顺水的时候还好,遇到逆境的时候,立刻就会露出真面目!1934年,红军长征正式打响。有些同志还在苏区继续奋斗。那时闽赣两省的许多同志还在奋斗,彭祜和宋清泉在面对攻击时,仍然在按照李德的战术,在战场上和对方硬碰硬。按这种方式去打仗,不要说闽赣军区,就是中央红军,也承受不住。很快军队就死伤惨重,再继续战斗下去,局势就会变得更加糟糕。所以留守的同志们就坐在一起,开始商议未来的计划。方志纯和一些同志主张军队要往闽北和闽西去,因为那儿有群众基础,又有黄道、邓子恢等人作掩护,因此他们的生活是可以保障的。
再加上闽北闽西山地势险要,森林茂密,地势险要,要打上好几年都不成问题。不过彭祜他们并没有要过去的意思,闽赣军区于一九三五年三月,收到中共中央的最后一封电报,清楚地提出,要为独立而继续奋斗,如果情况不妙,可以到闽南去和闽南陶铸的特委汇合。虽然有了这份情报,但在战场上,还是要看情况的,不能盲目地去做决定。可是彭祜他们的思维非常死板,他们从头到尾都要遵从“命令”。因为他们有实际的控制权,所以大部分的军队都逃到了闽南,只有一小部分的人和方志纯一起留在了当地,方志纯后来指出闽南那时仍是一片革命的沙漠,人民基础十分薄弱。
战时旧照
军队到了那边连活下去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在那里建立基地了,后来他们没有建立新的根据地,又失去了闽赣军区。因此众人被困在德化,永泰,仙游三县的山区上,当时他们的军队没有任何的出路,就在此时,国民党围剿的军队又来了,闽赣军区的红军也没有了弹药和援助。这样的局面可难坏了彭祜,宋清泉,徐汉江三位大将,他们本来就不太坚定,经过一番商议后,他们决定,带着630名战士向敌军投降,以保全自己的生命,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钟循仁,杨道明,以及省委的一些同志一看形势不妙,就冲了出去。
但由于战争的激烈,他们不得不分头行事,而钟循仁和杨道明冲了出来,后来去了一处古老的寺庙里做了和尚,解放后他们也并未恢复原来的身份,而是在当地的宗教团体中担任要职,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为祖国服务,但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当时闽赣军区在彭祜等三人的率领下,已无力开展作战,这支曾经生机勃勃的军队就这样消失了。这样大规模向敌人投降的行为,在红军的军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存在。就算是国民党第四区的监察专员也是大吃一惊,敌军曾以为他们是诈降不愿接受。随后国民党第九师进入了山里,把投降的人全部带到了感化院里。这是也是近代史上的紫山事变,它对我们党的革命道路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彭祜等人在投敌之后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还在幻想着,对方能给他们优待,而当时他们的才能和携带的情报,的确是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国民党的人一直对他们存有疑虑,并从各个方面限制了他们的自由,对方的态度并没有让彭祜等人清醒过来,反倒是让他们更加的阿谀奉承。在感化院的三年里,他们还写了一篇名为《误入歧途与悔祸来归》的表白心迹,贬低和诋毁了我军的很多行为。然而当他们把这些作品交出去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愿意高看他们一眼。
人民群众
彭祜等人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统一释放的,被释放后彭祜曾有一段时间迷失了自己的生活,他投向了蒋介石,而国民党却对他置之不理,回头路也是没的走了,难道他这辈子都要在这个世界上默默无闻的混下去了?他自然不希望这样。所以经过4年的蛰伏,彭祜于1941年以另外一种身份参加了国民党,并开始了当地的工作。解放战争爆发后,解放军把矛头对准了长江以南,彭祜以他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对革命思想的领悟,再次进入革命行列,因为他的工作能力和拉拢人心的本事,他很快就被提拔到了省里,没想到这一次却暴露了他的真实身份。
黄克诚将军与彭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人在湖南师范学院的时候,就是同学。在革命的早期,他们就一起工作了很久,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就算是死也能认出来的地步。黄克诚得知彭祜的背叛后心中悲愤,曾试图捉拿他,奈何茫茫人海,根本找不到任何线索。没想到他竟然在省里的办公室里工作,终于找到了“老战友”,黄克诚在看到彭祜的时候并没有当场就表露出来,而是派人暗中调查他。
很快调查人员就把他这些年的生活轨迹,以及他的组织关系,全部都找了出来,黄克诚这才注意到,这个人的来历不对劲,在1937年之前他的过往就是一团迷雾,与彭祜的身份和经历一模一样!所以他立即下达了逮捕的命令,就在彭祜还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转悠时,一张逮捕令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很快他就以自己本来面目被抓了起来,1953年三月,彭祜案终于被宣判,这个十恶不赦的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旧照
而当时在紫山突围的杨道明,后来到了音亭寺,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坐落在深山之中,平日里很少有人来,所以杨道明便在这里安顿了下来。外面还有一些敌军在追捕逃他们,他在寺院里呆得时间长了,也会被一些偶然路过的香客看到。对于那些不熟悉的人来说,一旦被人发现那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两人便在品香大师的建议下剃度出家。虽然这是迫于无奈,但是让杨道明还是唏嘘不已,杨道明曾是一名坚定不移的红军战士,面对万千敌军也未曾动摇,如今却迫不得已要与古佛为伴,杨道明的余生都在研究佛法,1945虽然被敌人抓起来审问,但是他依旧什么都没说,后来敌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迫于周边佛教人士的压力,将杨道明放了出来。
战场硝烟
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杨道明还在地方帮忙,曾经出任文书一职,在职期间杨道明将自己的工作做得非常出色,但是任凭身边的人怎么想,他们也不晓得杨道明的真实身份。1999年杨道明逝世,杨道明穷尽一生都在为国家做事,与那个彭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知道大家对于彭祜的所作所为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留下自己的观点,我们一起讨论。
一九五一年,黄克诚再遇碰到老战友,寒暄过后暗中下令逮捕他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