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建设陆浑水库那段战天斗地的岁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虽各有不同,但精神须一脉传承。
——题记
1
如今,在豫西洛南的生态、文化旅游线上,有个很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和休闲娱乐胜地,被人们誉为“嵩县的小洱海”“洛阳的后花园”“中原的红海湾”,这便是位于嵩县境内的陆浑水库景区。陆浑水库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库大坝为大型黏土斜墙式砂卵石建筑,坝高55米、顶宽8米,全长710米,最大库容13.2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492平方公里。目前,它已发展成一座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产养殖和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水库。居住在陆浑湖畔的嵩县县城,每天漫步在滨河公园的长堤上,眺望着碧波浩淼的陆浑水库,看欢快的水鸟在湖面上上下翻飞,跨湖的长桥上车水马龙,近水含烟,远山如黛,总有种生活小确幸的陶醉感。
我老家是今嵩县饭坡镇汪城村的,离陆浑水库大坝也就十来里远。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到曲里的汤池沟温泉洗回澡,喝碗粉条汤,再顺便到陆浑水库的大坝上转转看看。我那时常常被震撼到的,是它那又宽又长又高的大坝和那又蓝又深又一眼望不到边的浩瀚库水。当然,后来长大了,去山东的青岛日照看过海,去河北的秦皇岛北戴河旅游过,觉得这都不是个事儿了。
但我又常常想:这可是个人工造就的大工程啊,又是在那样一个困难的环境和落后的条件下,这么浩大、这么复杂的一个水库工程究竟是怎么建成的呢?当我有意无意地向当年的一些参建者、知情者了解内幕,并翻阅《陆浑水库志》等资料,详细了解到当年为修建陆浑水库,先辈们那种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胸怀全局的大局意识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了解到那种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为此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牺牲时,我再次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可以说建设陆浑水库的过程,是豫西人民凝聚着智慧与血汗、饱含着激情与希望、张扬着建设的壮阔与劳动的艰辛的过程,是一部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创业史,是一曲惊天动地、惊神泣鬼的劳动豪歌,是一种足以用来激励和教化子孙后代的嵩县版的红旗渠精神。
建国初期,从土地改革到三大改造,从一五计划到“大跃进”,那可真正是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啊!1952年10月,毛主席在视察黄河时提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从此拉开了新中国治理黄河的序幕,全国上下掀起了第一轮农田水利建设的热潮。1958年,毛主席又提出农业发展的“八字宪法”,党和政府把兴修水利作为农业增产的重大举措之一,高度重视黄河安澜和除弊兴利事宜。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黄河一级支流伊洛河流域、伊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被很快提上了建设日程。
2
伊洛河流域有史以来,旱涝灾害频仍,非旱即涝,非涝即旱,正常年份自古少有。有的年份有的地区旱,有的地区涝;有时同一年份,不同地区或前旱后涝,或前涝后旱;伴随大旱大涝之后,还会发生大面积的蝗虫、冰雹等次生灾害。旱时赤地千里,禾苗枯萎,庄稼颗粒无收,百姓吃水困难;涝时洪水四溢,淹没庄稼道路,冲毁村庄房舍,造成大量人畜伤亡。在伊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安澜河水,除弊兴利,是一项改善民生、造福后代的德政工程。
为科学确定水库坝址,黄委会及有关单位组织专家反复对伊河流域的地质地貌进行实地勘查、技术测绘,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最后选定在古陆浑关建立水库大坝。1959年,中共河南省委、洛阳地委决定开工兴建陆浑水库,并很快成立陆浑水库工程指挥部,由时任洛阳地委书记的纪登奎亲自兼任总指挥长,洛阳军分区副司令员李平三任副总指挥长,洛阳地委农工部部长胡兆群、嵩县人民委员会县长王安定担任副指挥长。指挥部就设在陆浑关附近的陆浑村,直属机构遍布整个陆浑村的民居院落,“战地医院”则驻扎在田湖程村,机械队住在屏风庄。1959年12月31日,声势浩大的陆浑水库开工典礼在陆浑村隆重举行,中共洛阳地委书纪纪登奎亲自用箩筐为水库工程挑了第一担土,宣告陆浑水库建设工程正式启动。自此,一向沉寂的陆浑村成了指挥整个水库建设的喧嚣的前沿阵地,千军万马开始在狭隘的陆浑关摆开了波澜壮阔的战场。
陆浑水库大坝工程,包括坝体工程和泄洪洞、溢洪道、输水洞等主要配套工程。正式开工前,坝基清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已提前完成。正式开工后,开始挖截水槽和排渗,处理基岩表层,1960年2月即进入坝体填筑阶段。大坝施工初期,主要靠人力挖掘填筑。在大坝上游,用人力将砂卵石装入木斗车,用柴油机车拖至坝前,再用人力转运上坝;在坝后,用挖掘机将砂卵石装入木斗车,用拖拉机、柴油机车等牵引运至坝脚,再用人力转运上坝。开挖截水墙时,缺少挖掘机、大铲车、风镐电钻,就用镢头铁锹、钢钎大锤,人工作业;寒冬腊月,工人没有胶靴,就穿着布鞋踩在渗水的沙坑里挥舞着笨重的工具。截水墙回填是人工,连大坝截流也是箩筐担抬,人工合围的。后来虽然机械施工多了些,但民工们的劳动量和劳动强度却丝毫没有削减。特别是在泄洪洞、溢洪道和输水洞的施工过程中,土石方的爆破、开挖,木材的采集、筏运,工料的配制,架构的搭建,隧道的开凿,哪一个不需要人们高难度、高强度的劳动付出?“没有炸药自己做,没有石头山上采”……那个时代的人们,似乎都坚信只要有热情在,精神在,意志在,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国家正处于经济极度困难时期。与此同时,“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化等政治运动也正狂风迭起。在那个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的大饥荒年代,要克服粮食短缺、工具短缺、机械短缺、技术短缺和交通不便等诸多条件局限,如期完成时间紧、工期短,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的水库大坝建设任务,对今天的人们而言,是难以想象的。正是凭着“立下愚公移山志,天大困难浑不怕”的战斗豪情,和“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韧劲,豫西九县人民勒紧裤带,咬紧牙关,攻艰克难,大干快上,人海战术,昼夜奋战,只用了不足10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从设计施工到拦洪蓄水的任务。截止1965年8月底,他们共完成土石方696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14.6万立方米,安装金属结构799吨,只用了6年的时间,就出色完成了包括大坝、泄洪洞、溢洪道、输水洞等工程在内的重点建设项目,从而把“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观如期呈现在了世人的面前,创造了“众志成城锁蛟龙”的人间奇迹。
当时承担施工任务的,除河南省第一水利工程总队、洛阳地区机械化施工总队和三门峡工程局等专业施工队和工程技术人员外,整个工程主要是从嵩县和汝阳、临汝、偃师、孟津、宜阳、伊川、新安、巩县等县征调的民工共同出资、出工修建的。9县的8万多民工,采用大会战的方式,全部实行军事化编制,一个县为一个兵团,下设营、连、排、班,起床开饭、出工收工等一切行动都听军事号令。施工实行三班轮换,昼夜不停。几万人铺排在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建设工地上,整个工地红旗招展,标语纵横,车来人往,机声轰鸣;高音喇叭像牵牛花一样开遍工地各处,广播里不断回响着鼓舞人心的声音;入夜,各种照明的电灯、马灯则像繁星一样洒遍河滩沟壑、四面八方,映照出无数依然在穿梭奔忙着的劳动者的身影。试想,这该是怎样一派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劳动场景啊!
这么多的人长时期集聚在一起,搞这么大的一个工程,吃住无疑是最大的一个问题。但我们可钦可敬的建设先辈们都是惯于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既然立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也就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不,坝前的一堆沙卵石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的木构草房屋和帆布活动房,就成了前线指挥所。至于各建设兵团,则都散住在伊河两岸、坝子周围。全体干群官兵一致,在山沟空旷的平地上搭建草庵,睡大地铺,或依坡崖掏窑洞居住。刚开工时,公路在伊河西沿,几个兵团的民工住在东岸,所有日常生活用的粮、菜、煤、柴包括搭草庵用的物资都是人们肩扛筐抬、穿越荒凉河滩运送过去的。
由于当时严重缺粮,农村都在吃低标准食堂,还要挤出些粮食和红薯干等往水库工地上派送。民工到了工地,家里便没有他们的口粮了。工地比农村食堂优惠,早饭四两玉米面虚糕、一碗照见人影的稀饭;午饭是一个约半斤重的花卷馍、半瓢面汤;晚饭是糊涂面条。这对一个重体力劳动者来说根本填不饱肚子,但连这个标准的供应还经常接济不上。所以不少民工下班后就经常到附近的山坡上采野果、拔野菜充饥。至于离家较近的嵩县本地民工,则经常自带干粮奔赴建设工地,早来晚归,披星戴月。由于长时间高强度劳动而营养又严重不足,后来不少民工都得了浮肿病,但工程建设却从来没有因此而中止或延误。
3
对于建设陆浑水库大坝的那段峥嵘岁月,最令人感慨的是那时的艰苦条件,但最令人感动的则是先辈们那时冲天的劳动干劲和无私的奉献精神。1960年是水库大坝建设最关键的阶段,为了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将大坝修建到防洪警戒线以上,达到318米高程,洛阳地委书记、总指挥长纪登奎亲临现场办公,并号召全洛阳地区的人民全力以赴支援水库建设。一时之间,整个洛阳地区闻风而动,从地委、专署到各县、人民公社、生产大队,从机关干部、技术人员到民工、教师、青少年学生,男女老少总动员,各行各业都奔赴而来,采取各种方式支援、配合、服务大坝工程建设,总人数最多时达到10多万人。在指挥部“大干三个月,超过三一八”口号的鼓舞和感召下,各建设兵团、突击队之间展开激烈的劳动竞赛,并及时总结评比,及时播报宣传,从而充分调动了所有参战人员的劳动积极性,掀起了一波又一波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建设高潮。这样的劳动景象,也许只是那个时代独有的风景。但不可否认的是,任谁置身于这样的劳动场景之中,都会受到极大的感染和鼓舞。
在当时的那种劳动场景和氛围中,可以说没有高高在上、享受特权的干部,更没有偷懒怠工的群众。在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上,大家都是最普通的劳动者,最可钦敬的战士和英雄。在众多的建设工地纪事材料中,我特别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那是1960年刚过罢春节的一天,天气还很冷。有个民工单位正忙着往工地运送石料,挑担工个个身穿单衣、头冒热汗,排着长队依次快步前行。有个干部模样的人全身上下则穿着厚厚的棉衣,连头也捂得严严实实的,随着挑担队伍不停地催促吆喝着:“快跟上,快跟上!”正在工地上检查工作的李平三看到这一幕十分生气。只见他快步赶上前去,指着那人大声质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你是干什么的?”“我叫XⅩX,副连长,正领着大家运料……”李司令员厉声地打断他:“你看看大家的干劲,再看看你的模样,像个干部吗?自己不身先士卒,光逼着群众干,我先撤了你!”当即通知其所在兵团对其作出撤职处理。
与整个工地你追我赶、争先恐后的劳动格调相比,这实在是个不和谐的音符,但也恐怕仅此一例,并不代表那时党的领导干部应有的形象。领导干部身先士卒,人民群众大干快上,广大干群团结一致、倾心尽力,才是当时建设工地上的主旋律。就拿副总指挥长李平三来说吧,这个曾参加过长征和抗战、多次负伤和立功的老革命,在1960年大坝建设的关键阶段,一直昼夜不停地在工地上部署、开会、检查工作,协调、解决工程和生活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连妻子生孩子都顾不上回家看上一眼。副指挥长王安定作为主建方的县长,主管着整个工程建设的后勤保障,所有工程用料、物资供应、民工食宿,他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和民工一道扛包拉车,卸料送物,身先士卒、亲力亲为,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一次,他组织民工顺河筏运木材,由于两筏相撞,木材散落河里,他带头跳入冰冷的水中打捞。爱人为他织的一条毛裤穿上没几天,他就送给了因运送木材而落水的民工御寒……
有道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只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群众就鲜有会偷奸耍滑的。那时,指挥部经常组织民工开会,进行思想鼓动,展开劳动竞赛,并及时检查评比、总结播报。工地上,建设高潮迭起,好人好事、先进模范可谓层出不穷。偃师民兵团飞虎队女队长任巧生与青年队女队长王爱贤带领各自的队员摆开阵势,奋力拼搏,争夺先进,连续几个昼夜分不出高低胜负,工作效率超过水库定额的十倍,一时传为佳话;质检员曲会民、许爱琴等人为严把工程质量关,在工作中废寝忘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受到指挥部的通报表扬;老八路科长焦杰三腿脚有毛病,走路一跛一颠,照样和大伙爬坡下岭;民工张三升拉架子车上坡时因用力过猛挣断车绊,正面摔在地上,满脸鲜血直流,到战地卫生站稍事处理后,带着绷带就又回到了运沙的队伍之中……偃师兵团的人是这样,其他兵团的人也是这样。干部不搞特殊,群众不甘落后,大家学先进、赶先进,全然一副不顾疲劳,不顾饥饿,不顾晴雨寒暑的模样。
1963年初,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毕业、被分配到水电部水电施工研究所工作的江苏常州青年杨予九,一报到就请求到陆浑水库建设施工一线工作。在陆浑水库建设工地,他主要进行爆破、筑坝等项技术研究。1963年8月3日,在泄洪洞第11次掏槽爆破试验中,杨予九前往爆破现场察看爆破效果、收集记录数据,因遭遇哑炮突然爆炸,不幸罹难,年仅25岁。杨予九因公殉职后,遵照其父意愿,被就地安葬在了泄洪洞附近的坡头上,永远留在了陆浑这片建设热土上。在后来的陆浑灌区工程建设中,像杨予九烈士一样,把最美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献给陆浑水库的英模人物,还有很多很多。
4
陆浑水库大坝工程完工后,为把陆浑水库的水引到水库从下的伊河流域、伊洛河流域乃至黄淮流域灌溉农田,使更多豫西市县的人民真正受益,从1970年到1989年,豫西人民又经过19年的艰苦鏖战,历经“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历史时期,倾注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完成了浩大的陆浑灌区工程。灌区工程规划有总干渠、西干渠、东一干渠、东二干渠和滩渠等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建设,累计修建干渠总长度200多公里,隧洞33孔,渡槽23座。整个灌区工程纵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横涉洛阳、郑州、平顶山三个地级市的7个县(市)区。和前期的水库大坝工程建设一样,这同样是一段令人感慨的峥嵘岁月,一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劳动壮歌。从伏牛山到嵩山,从黄河流域到淮河流域,40多个崇山峻岭,30多个丘陵河谷,到处都留下了陆浑灌区建设者们奋斗的足迹和血汗。
1970年2月20日,巩县、荥阳、偃师、伊川、临汝、汝阳6个民兵团的4万余人在陆浑灌区总干渠建设工地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在人头攒动、红旗招展、炮声隆隆中拉开了兴建陆浑灌区的序幕。为了克服水泥、钢材、木材“三材”奇缺和资金短缺等困难,灌区第一阶段的工程建设,仍以抽调大量民工、采用“人海战术”为主。在渠首土石方开挖、填方等项工程的施工中,灌区指挥部充分发动群众,多次组织几万民工参加的大会战,采用定任务、定投资、定料物、定工期的“四定”大包干办法,提高劳动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工程是那样的浩大,任务是那样的艰巨,生活和环境条件是那样的艰苦,又是在“文革”那样一个动荡的时期,但先辈们的建设激情依然火热,劳动干劲依然冲天。经风雨,历寒暑,冒飞石,顶泥流,劈山挖隧洞,隔河架渡槽,迎难而上,所向披靡。陆浑灌区是物质的,她是海量的钢筋、水泥、石头、泥沙的排列与组合;陆浑灌区又是精神的,她是无数人的心愿、气魄、智慧、意志的集聚与结晶。面对一帧帧陈旧而又生动的老照片,一张张发黄的战地简报和奖状,一篇篇内容充实而又感人至深的回忆文章,我真的不知该如何组织文字,来渲泄心中一波波狂涛迭起的思想感情的潮水。还是选取几朵人物事迹的火花,管中窥豹,以一概全吧。
1970年3月,巩县民兵团西村民兵营的爆破手赵长庆在渠首工地一次放炮后,发现有两炮没响,而下一班民工已到工地上清渣来了。怕等待下去影响工时,他不顾劝阻毅然冲进幽深的炮洞排查情况。洞里的浓烟几次将他呛晕,他就屏住气艰难向里爬行。当他终于爬到洞底,摸清炮位,接通连线后,就一下子晕倒在洞里,人事不省了。当民工们把他抬出来时,昏迷中的他仍在念叨着“找到了,接通了……”。无独有偶,几乎与此同时,巩县小关民兵营的爆破手侯大奎为争取施工时间,冒着狂风大雪攀登恶虎岩点炮,不慎从七八米高的陡崖上摔落下来,头部受伤,鲜血直流,当场昏厥。稍微清醒后,就又抱起炸药包,两臂蹭地,艰难地爬向预设的炮洞,安装好炸药。巩县民兵团里,类似的“拚命三郎”,还有长时间带病作业的浇筑工李洪斌,连续三次被浓烟呛晕但仍坚持冲进隧洞施工的掘进工宋有才,为打捞建筑圆木被洪水冲走三四里远的民工卢耀灿……
如今,在巩县境内的嵩山北麓、陆浑渠畔,矗立着一座高大而静默的陆浑灌区纪念碑。其中的英灵碑上,镌刻着为陆浑水库、灌区建设牺牲的23名英烈的事迹,他们是当年建设大军中群体英雄的一个缩影。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一个名叫李宪章的小伙子,原本是当地农村一个吊儿郎当、好吃懒做的主儿。当他被作为“改造对象”送到灌区建设工地后,火热的劳动场景,民工的关心帮助,使他很快蝶变成了一个“哪里活重往哪去、哪有险情哪有他”的小队长。一天,他正在渡槽工地的高架上干活时,不幸被吊桶撞下木架,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5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当年豫西各县、市、区人民为建设陆浑水库和陆浑灌区所展现出的改造山河的奋斗精神、创造精神、奉献精神和牺牲精神,将是矗立在豫西人民心中的永不坍塌的精神丰碑。
当然,说到奉献和牺牲,作为陆浑水库的原建地,嵩县人民不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付出了无与伦比的代价和牺牲。单是水库移民,当时就涉及到周边四十多个村庄、八九千户人家的四万八千多人,移民持续时间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移民遗留问题延续时间则更长。谁能记得准当年一声令下,多少库区原住家庭不到半个月时间就被推房毁屋,老幼相携,离乡背井,远徙他乡?谁能说得清陆浑水库浩瀚的水面下,埋葬了多少人故园的记忆?都说陆浑水库一湖碧水、两渠清流,给下游的万顷农田、三方民众带去了殷殷福祉。须知水库修成几十年来,嵩县淹没了六万多亩良田和原县城,迁移了四万多库区民众,应该说是付出最多、受益最小的。
但天道循环,自有因果。只要付出,必得回报。进入改革开放年代,嵩县依据县情,顺应潮流,抓住机遇,锐意进取,适时确立“富民强县、旅游带动”的发展战略。特别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以建设“河南省陆浑湖国家湿地公园”为契机,紧紧围绕环陆浑水库更大范围内的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和旅游开发,做大、做强、做实、做精“生态文旅陆浑”这篇文章,力求在科学合理保护好陆浑库区水资源、湿地资源的同时,将独特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带动嵩县经济的全面振兴。陆浑水库,正式开启了福报嵩县人民的新时代。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到陆浑水库景区旅游,观赏到碧波浩淼、水天一色、鸟飞蓝天、鱼翔浅底的美景时,当你在高阔的大坝上悠悠散步、在宁静的水库边闲适垂钓时,或者,当你看到来自陆浑灌区的清澈的水流汩汩流进干涸的农田时,当你在遥远的城市品尝到来自陆浑水库的甘甜的自来水时,你是否会联想到建设陆浑水库那段战天斗地的峥嵘岁月?联想到我们可钦可敬的建设先辈们当年艰苦的奋斗、艰辛的付出、无私的奉献和无畏的牺牲呢?
我想会的。因为那是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永远激励我们在未来的家国建设和复兴大业中励精图治,再创伟业。
谨以此文献给陆浑水库的建设先辈。
作者简介
祝孟林,洛阳市嵩县人,嵩县实验中学退休教师,嵩县作家协会、洛阳诗词协会嵩县分会会员。长期主持校园文学及校报编辑工作,曾在《牡丹》杂志和《陆浑文学》《河南思客》《大河文学》等文学平台上发表有散文作品,著有《嵩县历史乡土教材》和个人诗词集《且行且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