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红军军营之中发生了一桩命案。
时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队长的吕赤被自己的部下开枪走火误杀。
对于这样一起意外的命案,很多人本着“杀人偿命”的观念主张处决凶手,以儆效尤。但亦有人表达了“同情”凶手的想法,并不同意处决。
事情也很快闹到了毛主席面前,那么毛主席得知后又是作何反应,怎么处理的这起案件呢?
这桩案件的凶手,正是当时刚满18岁的陈伯钧。
1910年,陈伯钧出生于四川省达县的一户普通农户之家。
幼年开蒙,13岁时他考入了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彼时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方兴未艾,作为年轻人的他也深受影响,积极参加了进步学生运动,也正是因此而被开除。
1927年1月,他考入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并在同年5月加入共产党。
不得不提及的是,当时作为学员陈伯钧就已经聆听过毛委员的教诲了,他也被毛委员的学识、平易近人的风度所深深感染。当然了,必要说的是那时的毛泽东是并不认识年轻的他的。
1927年8月,陈伯钧随队前往南昌准备参加起义,不过途中遭到张发奎缴械扣押。在逃脱后,他加入了第二十军独立团,后参加了毛主席领导的秋收起义。
这一期间,陈伯钧也与毛主席多有接触。1927年底,陈伯钧已经升任连长。
当时毛主席要前往茶陵前线,陈伯钧率领一个班的兵力担任护送,为了防止出现情况。下山第二天,陈伯钧便让这个班的战士归建,只有他和毛泽覃带几名战士继续护送。
而在行至茶陵附近,听到枪声大做(后来才知道是团长陈浩叛变),事态紧急。
毛主席询问陈伯钧:“如果后面敌人追上来怎么办?”陈伯钧毫不犹豫表示:“你们只管往前走,我同警卫员在后面打掩护”。最终,他们有惊无险追上了大部队。毛主席还委以重任让陈伯钧连夜抄小道往砻市送信给永新县委。
之后工农革命教导队成立时,经历了生死危机考验后对于陈伯钧毛泽东印象深刻,便任命他为副队长兼党支部书记。
于此同时,毛主席还叮嘱陈伯钧好好读书,陈伯钧也在战斗中日益成熟。
而彼时担任教导队的大队长则是吕赤,吕赤也是枪击案中的受害者。
1928年春,陈伯钧在一次战斗中缴获了一支手枪。当时的红军不仅缺衣少吃,武器上更是短缺。
陈伯钧自然喜不自禁,不过这支手枪因为有锈斑拉不动枪栓,吕赤便开玩笑说:“什么破枪,半斤铁,扔掉算了!”但陈伯钧哪里舍得扔,他是隔三差五的就鼓捣,把零部件拆开,找来煤油反复擦拭,终于枪也修好了。
这天吕赤打土豪回来,陈伯钧赶忙拿着枪笑着迎上去。
“我这枪可不是‘半斤铁’了。”
然后拉动枪栓就给吕赤看,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枪栓带动了撞针,未退膛的子弹被击发而出,子弹就这样射中吕赤的头部……看着自己的四川老乡,同学,好友倒下,陈伯钧跪倒在地,可一切已经于事无补。
随即陈伯钧被关了禁闭,等待组织的处理。陈伯钧内心也是自责不已,害怕他想不开黄埔军校的同窗好友、时任1师2团参谋长的徐彦刚还亲自陪他住了两个晚上。
而当毛主席弄清情况后,并没有马上作结论。事实上,按照中国的传统而言,杀人偿命无疑是公平的,但说到底陈伯钧也不是有意是误杀。
毛主席找来了士兵委员会主任张令彬,给他阐述了不杀陈伯钧的道理,希望张能够做做大家的工作。在张令彬劝说大家后,毛泽东又通知了部队集合,随即说到:
“吕赤是个好同志,陈伯钧也不是坏人,他是跟吕队长开玩笑,枪走火误杀了人。他们一个是黄埔军校出来的,一个是黄埔武汉分校出来的,表现都不错,军事上也有一套。这样的人我们很缺呀!我们能不能只追悼一个人?否则另一个人还不好追悼呢!你们看怎么样,我讲得对不对?”
毛主席的说法即不失法度军纪,也入情入理,大多数人情绪上也就和缓了许多。
但仍有人问道:“那就不了了之?”毛主席随即回答:“当然不能不了了之。”
“吕赤同志未能完成的工作要由陈伯钧一个人加倍完成。另外再罚他一百板子,大家同意不同意?”
说罢让警卫员找来竹板子执行惩罚,因为有大家求情,打了二十几下就收住了。事后,陈伯钧也被调任到一团一连担任副连长。
毫无疑问,毛主席的做法即成功说服了大家,还为我军我党留下了一位好同志。
此后陈伯钧也历经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国后也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巨大力量。
参考资料:
[1]张瑞安.开国上将陈伯钧与毛泽东的深厚革命情谊[J].党史文苑,2015(23):20-24.
[2]缅怀开国上将陈伯钧:被毛泽东誉为红军“干才”的传奇人物 人民网——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4.11.26.
[3]开国上将陈伯钧:被毛泽东誉为红军“干才” 北京日报 2014.12.05.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