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据引起了关注,这就是今年个人所得税收入在下降,而且幅度有点大。
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我国今年1-2月个人所得税收入为3262亿元,同比下降15.9%。1-8有所平缓,也达到了5.2%的平均水平,个人所得税下降不需要太复杂的解释,多少还是与就业形势有关;有的公司在裁员,有的在降薪,这本来也都是年关口上的老常态。
降薪也不光是民企,国企、事业单位也在调,是坏事,也是好事。
于是,网上又有了惊呼,要拯救中等收入群体。
中国经济要走出产能过剩的周期,最优选是外部必须融入全球化,这不完全由我们决定;内部则必须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如果中等收入群体不但不能扩大,甚至出现返贫,那就是姚洋说的“超级周期”到来了。
说起来,中国的税收结构,主要是企业税,个税这一块占比很小,2023年个税占比有所提高,也只有8.16%,对财政来说,它降几个点,实在无关痛痒;但是,对消费者的信心影响很大,中等收入是最重要的消费群体;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走出产能过剩:要从拯救中等收入群体开始。
黄奇帆谈到过中国三驾马车的平衡,认为要从投资型经济转向消费型经济,中国消费在GDP中的占比,至少要提升20个以上的百分点,达到55%,从而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60%。
怎么才能做到?主要是增加中等收入群体。
现在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约四亿多,要实现经济转型的目标,需要再增加四亿中等收入群体。这个量级太大了,注定会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因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基本途径是企业扩表。在就业的支持上,民营的地位无与伦比,支持了85%以上的就业,在过去十年中,民粹主义者和网红教授却对民营经济做的恶意污化,这是不折不扣的历史倒退,以至于政策快速在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意在重建民营经济的信心。
那么,增加四亿就业岗位,是否有现实性?
如果没有,又如何解读中国经济的现状与未来?
《报告》确定的年内就业目标为1200万人,与2023年完全一样,说明经济处于稳态,没有滑落,也没有扩张;按这个量级,实现扩大四亿中等收入群体的目标,至少要三十年。
不乐观,却要艰难前行,不能倒退,自废武功。沿着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成功在脚下。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