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飞机从青岛出发飞南京。
根据资料记载,因为气候关系,戴笠的飞机没能在南京降落,只好临时飞上海,但那时上海的气候也不大适合降落,戴笠临时决定飞徐州,结果中途在南京近郊的岱山失事。
戴笠之死可以说是近代史上最大的谜团,事实上直至今天,有关戴笠的很多资料都解禁,完全看得到,但唯独他死亡的案卷,却是一个也没有。
沈醉晚年回忆军统时的记忆,曾写了不少有关戴笠的秘闻。
戴笠飞机失事后,沈醉曾亲赴现场去看过,包括戴笠身后事,他也有过参与,从客观角度来讲,他的记载还是比较可信的。
不过,沈醉话里话外意思说的比较含糊,反倒容易让人狐疑。
一
戴笠的飞机撞岱山失事,沈醉就去了现场,戴笠的座机失事后,飞机上的人无一幸存,都被大火烧焦,沈醉只能凭借戴笠生前的一些装束,来断定是不是戴笠:
“左边臼齿上下镶有六个金牙,右手和小腿已找不到,从夹得紧紧的左膀内所存留的残破衣片也可以断定是他生前穿着的衣服。”
很有意思的是,沈醉在回忆录中提到一个细节,即飞机上所有的遇难者中,多数人都能辨认清楚形象,只有戴笠是面目全非,后来下葬时还是戴着一个画了他生前样子的面具下葬的。
按说大家都是坐在同一架飞机上,戴笠所坐的位置又是绝对舒服安全的位置,为何他偏偏就是这样一个形象呢?
更有意思的是,大多数上了岱山的军统高官下山以后,并没有表现的有多么痛苦,反而是跑到一家酒店大吃大喝,言语之间仿佛在说,戴笠死后,很多人都很庆幸他死了。
种种迹象表明,戴笠似乎死的并不正常,甚至沈醉话里话外还有另外一重意思,即不排除飞机上遇难的人不是戴笠,而是替身。
对于沈醉所提到的两点,我们该分开,逐条分析。
据沈醉回忆录记载,戴笠死后,胡宗南就专门找了毛人凤、沈醉询问戴笠死时的情况,但无论胡宗南怎么问,毛人凤、沈醉都是含糊其辞,他们两人拍着胸保证:
“经过好多方面的调查,确实没什么人害他,就是因为天气的缘故,驾驶员不小心撞山上出事了!”
有意思的是,胡宗南当时提出要去戴笠遇难的地方去看看,但被沈醉随口回绝:
“那地儿不通车,得走好多小道儿,这会儿正赶上雨季呢,根本就去不了。”
沈醉后来没提胡宗南是否还在此事上纠缠,却话锋一转,聊了许多胡宗南与戴笠关系好的情况,末了又若有若无的说要阻止胡宗南去查这件事。
“戴笠飞机坠毁,可不能说谋杀啊!要是胡宗南使劲追查,我跟好多人就都得死翘翘了!不管最后追查成啥样,我有三条命也不够赔的呀!”
当时,国民党贪墨成风,各地官员都在中饱私囊,包括当时军统局内部的人基本上也是如此(近些年的电视剧不少也都有反映),沈醉自己都收受贿赂。
沈醉担心,戴笠的事一旦深入调查,他们这些人有关罪行都会暴露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戴笠之死还有一个说法,即是被他的部下马汉三设计暗害。
马汉三是戴笠的心腹,一直在北方,也可以说是一手遮天,戴笠一直很信任他,但抗战胜利后,戴笠通过日伪得知,马汉三不仅同日本人暗通款曲,而且还把戴笠从孙殿英那里得到的乾隆的九龙宝剑赠给了川岛芳子。
戴笠生平最恨人背叛,但也许大意之下,反倒先被马汉三设计。
1948年3月,国民党召开一党的“行宪国大”,马汉三投靠李宗仁,但因得罪蒋介石随后被捕枪决。
也有分析认为,马汉三被枪决,未必同戴笠之死没有关系。
沈醉不让胡宗南深入调查戴笠之死,恐怕也是出于自己安全考虑,万一翻出一些什么事情,把他也牵扯在内就不好办。
当然,这件事情也许比沈醉想象的水更深也说不定。
二
蒋介石的二儿子蒋纬国晚年出版了《口述自传》,除了详述自己生平外,还写了不少有关蒋介石、蒋氏家族以及国民党高层政要的秘密资料。
也许是因为时过境迁的关系,所以蒋纬国聊起来无所顾忌。
有个细节,戴笠在飞机失事前,曾向蒋纬国讲过一句话:
“你别走,我三天就回来,你不要走开,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机密要讲给你听,因为我总要告诉一个人,这件事情你哥哥也不晓得,是你爸爸交给我的,不过你不能跟你爸爸讲。这件事我一定要告诉你,我至少总要告诉一个人,我想来想去只有交给你。”
不过,随着戴笠失事,这件事情也就无从谈起,成了个谜团,蒋纬国后来自己也迷糊:
“没有想到他的飞机在南京撞山,从此以后就没回来。究竟这是一件什么事情,我也意会不到,因为它毫无头绪,没前没后,是一个单独的案子,而且到现在还没有第二个资料可以求证。”
戴笠到底有什么事情要告诉蒋纬国,可以试着推测一番。
戴笠早在1915年就认识了蒋介石,后来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大革命失败后,戴笠死心塌地的追随蒋介石,并致力于从事情报工作。
无论蒋介石如何起伏,戴笠始终追随,也正因为如此,戴笠深得蒋介石信任。
戴笠因为资历比较浅的关系,在军统一直是副职,但因为受信任的关系,军统基本上都是他说了算,1945年5月,国民党召开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戴笠当选中执委,但他坚辞不就。
从客观上来讲,也足以证明戴笠当时在国民党内地位已经很高。
戴笠追随蒋介石,当然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
当然,随着蒋介石年龄增大,也不可避免的要选择接班人。
尽管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蒋介石要选接班人,但深谙察言观色的戴笠自然也要选好所效忠的对象,从种种迹象表明,戴笠选的应该就是胡宗南。
戴笠跟胡宗南关系好的出奇,绝不仅仅只是同出黄埔那么简单,准确的来说,这是一笔政治投资。当然,胡宗南也有意同戴笠结盟。
胡宗南自己也有投资,而这个人就是曾在他麾下的蒋纬国。
也就不难解释,戴笠为何要同蒋纬国说那番话。
既然选择了一边站,自然也就得罪了另外一边的人。
时间一长,戴笠也自觉树敌颇多,当然更糟糕的是,他发现蒋介石看他的眼神也越来越不对。
三
戴笠的军统发展至抗战结束后,也有很大规模了,在网上随便一查就能查得出来,有的说是几十万,有的说是几百万。
蒋介石认为,戴笠已经有失控的可能。
后来重庆谈判,国共双方争议比较大的就是在军队数量上,后来双方约定了整编部队的数量。
国民党那时也有意改组军事委员会,整编部队,当然说是整编,其实就是裁汰杂牌,保留嫡系,为后续发起内战打基础。
戴笠的军统局因为名声太臭,自然被列在改编之列。
军统局改编为保密局,并不是简单的换个称呼那么简单,而是在全国范围内,裁撤所属的大小特务组织、武装力量,戴笠也不甘心自己发展多年的势力就这么消亡了,好说歹说才让蒋介石同意,把所辖的特务以及武装力量编入国民政府交通局下属的交警总队。
当然,也有说法是蒋介石不同意裁撤特务组织,只是换了个名义让这支力量继续存在下去。
不管如何,戴笠实实在在所控制的力量,还是被削弱了不少。
戴笠难免有所恐慌。
据文强在《戴笠其人》中回忆:
“他在临死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精神非常烦恼苦闷,唯恐蒋把他一脚踢开,他曾说过‘伴君如伴虎’,他做这个奴才的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几次到了要被‘赐死’的关头。”
戴笠已经风声鹤唳,周围的对手自然也察觉出他处境不妙,想要暗踩一把。郑介民的的助手黄天迈曾到传播流言,说戴笠举止做派像戈林。
凡此种种,都让戴笠心生恐惧。
有个情况值得一提,就是戴笠在死前的行程安排以及目的,文强与沈醉的回忆并不同。
沈醉认为戴笠3月17日起飞,当天是想飞上海,因为那时唐生明在上海正在给胡蝶与潘有声办离婚手续,戴笠想先去上海与胡蝶见一见,住上一两天再走。
文强则不同,他认为当时戴笠是急于飞南京见何应钦,目的是为了拖延蒋介石命他返回重庆的电令,他想争取何应钦支持,同意他出国一游。
不管谁的回忆,无形中都在说一个情况,就是戴笠那时已经萌生了退意。
也许在那个时候,戴笠就安排好了退路影遁也说不定。
当然,历史事实就是,戴笠并没有安全着陆,而是飞机失事遇难,巧合的是,戴笠恰好死在一个历史节点上,因为再过几个月,全面内战就要爆发了。
也正因为如此,后来再谈戴笠之死时,原因更加扑朔迷离。
当然,不管如何,从各方面的回忆记载不难看出,戴笠之死似乎符合各方利益,对于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各方面自然也就不是那么在意。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