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期间,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我军也占据优势,开始全面领先于国民党,解放全中国只是时间问题。而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多、歼敌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辽沈战役是我军第一次在兵力、后勤、甚至武器装备全面反超国民党军而发动的一次大决战,林彪打仗小心谨慎,有九层的把握才动手,打赢辽沈战役基本悬念不大。平津战役是林彪提前率领百万大军入关作战,这一仗我军全面碾压国民党军,直接逼迫了傅作义率部投降。
淮海战役则不一样,这场大决战是真正意义上的决战,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国共两党都输不起,蒋介石集中了几乎所有的精锐嫡系去拼,如果国民党战败了,则会输掉全部长江以北的地区,精锐尽失,再无力抵挡住解放军的攻势。而我军则集结了全部华野和中野的兵力,如果输了,华野和中野将失,失去中原的领土,而国民党精锐则会北上支援平津的傅作义,平津战役的胜负就两说了。
淮海战役,国民党占尽优势,我军则处于劣势,国民党80万精锐,而我军只有60万人。华野有很多的俘虏和刚刚放下锄头的新兵,而中野实力更弱,刚刚经历大别山的“小长征”,实力大损,部队到达大别山时仅6万余人,中野全部的重炮不如林彪一个纵队的多,而中野一个纵队的人数则不如林彪一个主力师的人数。反观国民党军,大部都是嫡系精锐,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机械化程度很高,运兵运粮运输武器弹药全部都是汽车。
淮海战役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尤为重要,主要是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百韬兵团如被歼灭,徐州一臂就被剪断,徐州门户大开,我军就赢得战场的主动权。国民党淮海战役的总指挥刘峙曾在回忆录上说:“所谓黄兵团的覆没,就已决定了徐蚌会战的胜负”。
可以说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围歼黄百韬兵团十分重要,但在战役发起前我军却犯了一个错误,导致粟裕越打越紧张。虽然是华野和中野联合作战,最高指挥官是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但是真正的军事主官却是粟裕。
1948年11月11日,华野大军完成了对黄百韬兵团的包围,将黄百韬兵团包围在了碾庄,随即华野五个纵队向碾庄阵地发起了攻击,但战斗一打响,激战了一夜却毫无进展。连续进攻了三天,进度不大,只夺取了敌几个村庄,但部队却伤亡惨重。粟裕下令停止了进攻,因为此前犯了一个错误了,一交手才发觉黄百韬兵团不简单,错误的低估了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这个兵团共有10余万人,清一色的美式装备,机械化程度很高,部队火力猛,单兵作战素质高,一个个抱着必死的心态作战。黄百韬既不是黄埔嫡系,也不是江浙人,而蒋介石给他的总统府通行证编号却是17号,还排名在好些嫡系将领的前面,这让黄百韬深感知遇之恩,每一仗都抱着拼命的态度作战。
粟裕碰到了钉子,14日晚,赶紧重新制定作战方案,使用近迫交战的打法,先打弱敌,乱其部署。战术改变之后马上就取得一些见效,但顾祝同派遣了飞机轰炸,前沿一片火海,我军的攻势又被遏制住了。
18日,粟裕第一次动用了他的坦克部队(缴获日本人的),由于敌怎么也想不到我军会有坦克,还以为是邱清泉的援军到了,一个个跑出前沿阵地欢呼,待坦克逼近时,一条条火龙喷射而出,敌如收割麦子一般一排排倒下 ,坦克后面的攻击大军迅速跟进。战至中午,我军将敌44军和100全歼。
19日晚,粟裕组织了4个纵队向黄百韬兵团部所在的碾庄发起了总攻,粟裕调集了华野所有的重炮,几十万发全部打光,炮火覆盖敌阵地足足30分钟。20日凌晨5时30分,华野经过激烈的拼杀,终于夺取了碾庄阵地,但黄百韬率领残部撤到碾庄东西两面继续负隅顽抗。
21日,谭震林率领另一个攻击集团对黄百韬残敌发起了总攻,战至22日,残敌基本被剿清,黄百韬见大势已去,在绝望中自杀毙命。
大胜传来,粟裕听闻黄百韬已经自杀毙命,一下子瘫软,晕死了过去。这件事情迅速传开,战士们都说:“粟司令听闻敌将黄百韬自杀毙命,高兴得一下子晕了过去!”
而事实上,这一战打得很苦很激烈,虽然歼灭了黄百韬10万大军,但华野也付出了6万多伤亡的代价,要知道整个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军55.5万,大败国民党80万大军,一共也仅仅伤亡13.4万人,此战占了整个淮海战役一半的伤亡。主攻纵队的伤亡都在2000人以上,而有的纵队伤亡竟然达到了5000以上。
粟裕后来对其妻子说,整个淮海战功他只紧张过两次,围歼黄百韬兵团就是其中一次。
粟裕说:“上至中央军委,包括毛主席,下至我们,开始都对黄百韬兵团的战斗力估计不足啊!后来我们碰了钉子,可不敢向主席叫苦,只有豁出命来打。主席天天来电催问战况,部队打得很苦啊,我心里很急……”
这次决战关乎到新中国解放的大局,而围歼黄百韬兵团受挫折后,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刘邓和陈毅等首长天天来电催问战况,下面纵队又打得很艰苦,粟裕经常守着电话不眠不休,神经又一直紧绷着。听闻黄百韬自杀毙命,黄兵团被彻底歼灭,淮海战役的胜负差不多定了,粟裕紧绷着的神经突然松懈,又较长时间没有休息了,所以一下子就瘫软晕死过去。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