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锡鹏
从宋代开始,新皇帝登基之后,在颁行新年号的同时,都要铸行相应的年号钱,明代基本沿袭了这一的做法,除了洪熙、正统、天顺、成化等几个皇帝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铸造钱币,其他每个皇帝或多或少都铸有自己的年号钱。
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进一步强化,与此同时,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也空前激烈,为了争夺帝位,叔侄之间、兄弟之间成为不共戴天的对手;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等成为剪不断理愈乱的千古疑案。透过建文、景泰、泰昌三朝年号钱的铸与毁、铸与未铸,人们看到的是当年充斥在明朝宫廷里的腥风血雨。
01
建文通宝与靖难之役
建文通宝
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其余23个儿子都封王建藩。朱元璋规定,如遇奸臣专权,藩王可以声讨奸臣,甚至可以发兵“清君侧”。他的本意是以皇室的血缘关系维护皇权,殊不知事与愿违。
由于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 1392 年)英年早逝,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长孙朱允炆被立为皇储。洪武三十一年( 1398 年)朱元璋病逝,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出生于洪武十年( 1377 年)的朱允炆,时年 20 岁出头,温文尔雅,但缺少了祖父与叔父们在战火中磨练出来的雄才大略和草莽习气。建文帝即位后,那些分封于各地的藩王们,根本不把这个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个个拥兵自重。建文帝面临身为皇叔的藩王们的严重威胁,遂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商量削夺藩王的权力。可惜,建文帝根本不是叔叔们的对手,藩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发难,以“清君侧”为名,于建文元年( 1399 年) 7 月发动了“靖难之役”,名义是讨伐权臣齐泰、黄子澄等,矛头直指建文帝。建文四年,燕王朱棣攻下当时的首都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有说自焚而死,有说削发为僧逃亡,朱棣如愿登上了帝位。朱棣为了标榜自己称帝的合法性,自然必须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他既不给建文帝应有的谥号,也不承认建文的年号,把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表示他不是承继建文帝的帝位,而是直接继承于父亲朱元璋。第二年( 1403 年)改元为永乐元年。为了彻底消除建文帝在历史上的痕迹,朱棣还下令将建文帝时期铸行的钱币“建文通宝”全部收集起来,尽行销毁。当时凡铸有建文字样的铜铁器物也难逃厄运,全部被销毁,史籍上也不准提及建文年间曾铸过钱的事,因此很多人以为建文年间未曾铸过钱币。不过朱棣想把已经进入流通领域的建文通宝一网打尽,也未免过于天真。一些建文通宝还是躲过了朱棣的罗网,留了下来。我们今天见到的建文通宝小平钱,字迹细秀与洪武小钱相仿。据说还有一种建文折二钱留世。留存至今的建文通宝似乎尚在向人们诉说着明初所发生的那一场叔叔向侄子发起的争夺帝位的血腥战争。
02
空缺的景泰年号钱与夺门之变
嘉靖通宝
景泰是明代宗朱祁钰的年号。代宗当政8年,由于当时“将钱折钞”一直未铸行铜钱。嘉靖时,世宗曾下令补铸自洪武至正德各朝的年号钱,此事后来虽未能正式实施,但嘉靖拟补铸的年号钱中惟独没有景泰的年号钱。这是因为在嘉靖看来,代宗已经“出庙”,景泰年号被列入另类,自然无须为其补铸年号钱。按照同一逻辑,代宗去世以后,被葬在北京西郊的金山口,而未能葬入明代的皇家陵园——十三陵。代宗的出庙则完全是明代宫廷内部权力斗争的结果。
明正统十四年(1449)8月,蒙古瓦剌部兴兵南下,向明发动进攻。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挟持下,匆促率军迎战。结果在土木堡遭到瓦剌军的袭击,英宗被俘,王振为乱军所杀,明50万大军全军覆没。土木堡之变后,留守北京的兵部侍郎于谦等拥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改年号为景泰,遥尊英宗为太上皇。代宗上台之后,于谦等组织军民积极备战,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次年,英宗释归,被幽禁于南宫。于谦是明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是明代官场难得的清官。他曾以著名的《石灰吟》表明自己的气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在任京官前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送金银财宝,哪怕带点手帕、蘑菇、线香之类土产也好呀。”于谦甩甩两只袖子,表示只有两袖清风,成语两袖清风由此流传开来。于谦还特意写《入京》诗以明心志“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景泰八年正月,景帝病重,不能临朝,太监曹吉祥等于16日夜发动政变,夺宫门,废景帝,英宗重新登上帝位,史称“夺门之变”。其后他们又以谋逆罪将于谦等杀害。可怜在北京城下威风八面击退几十万瓦剌大军的一代民族英雄,竟死于宦官和权臣之手。2月,废景帝仍为王。英宗的后代们自然不希望他们祖上的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给后人留下话柄,千方百计地将景泰这8年的历史抹去。景泰帝因此“出庙”,扫除出先帝先祖的行列,死后不得葬入十三陵,更不可能为其补铸年号钱等,历史被篡改得面目全非。通过空缺的景泰年号钱不由让我们深深领略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争权斗争的无情和无耻。
03
泰昌通宝与红丸案
泰昌通宝
泰昌通宝是明代第十四任皇帝光宗朱常洛的年号钱,不过泰昌通宝并非朱常洛生前所铸。朱常洛仅仅当了29天皇帝就去世了,泰昌通宝是他死后由他的儿子熹宗朱由校补铸的。朱由校当了皇帝后,在铸造自己的年号钱天启通宝的同时,补铸了泰昌通宝。
光宗朱常洛堪称是明代众多皇帝中的一位倒霉蛋。他是万历皇帝与皇太后宫中的王姓宫女所生,由于是长子,皇后没生儿子,便被立为太子。但万历并不喜欢这位太子,总想让其宠爱的郑贵妃生的儿子朱常洵取而代之。因此,朱常洛从小受尽冷遇。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7月21日,万历皇帝病死,朱常洛提心吊胆的日子总算熬到了头,顺利继承了帝位,改年号为泰昌。8月初一日朱常洛举行了登极大典。
正当朝野上下盼望朱常洛这位在逆境中长大的新君能为当时的政局带来一些新鲜空气的时候,不想登极大典后仅10天,朱常洛就一病不起。8月11日的万寿节(皇帝生日庆典),也因此取消。其后,仅仅20天时间,朱常洛便撒手西去。从登基到驾崩不过一个月,成为明代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至于光宗朱常洛的死因,历来有多种传说。有人说是郑贵妃是罪魁祸首,她别有用心进献美女8人,朱常洛因纵欲过度而生病;有人说是内官崔文升用了反药,朱常洛腹泻不止,以致不治;也有人说是鸿胪寺永李可灼进献的红丸送了朱常洛的命,仅仅服用了两粒红丸,朱常洛就一命鸣呼……种种说法,扑朔迷离,当时就一直没有弄清楚。光一个红丸案,前前后后就争吵了8年,成为当时党争的重要话题,最后仍是不了了之。可以肯定的是,朱常洛是当时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是当时层层包裹下的宫廷黑幕导致了他的非正常死亡。
熹宗朱由校即位以后,改1621年为天启元年。同时,好在朱由校恪守孝道,他设法保留了泰昌年号,创造性地以万历四十八年7月以前为万历四十八年,8月到12月为泰昌元年,他还补铸了泰昌年号钱,这些算是还给了倒霉而短命的朱常洛些许历史的“公道”。
“上海市银行博物馆”官方公众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