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从2015年起将每年11月18日至24日确定为“世界提高抗生素认识周”。2020年5月,WHO将“抗生素”名称改为“抗微生物药物”,将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今年又更名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WAAW)。
2024年11月18日-24日是今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WAAW)”,今年的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针对儿童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相关问题,小编采访了药学部主任、主任药师张建民。
Q1
今年“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WAAW)”主题是“教育倡导立即行动”,您是怎么理解看待这个主题的?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最紧迫健康挑战之一。在今年举行的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一份政治宣言,承诺全球携手制定行动计划和目标,以应对抗生素等抗微生物药物的耐药性威胁。
今年的“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WAAW)”主题是一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紧迫的行动指南,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教育,这是提高公众、医疗从业人员以及决策者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问题认识的基石。通过教育,可以增强人们对合理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认识、预防以及控制措施。第二层面是倡导,这意味着要动员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医疗机构、学术界、媒体和公众,使我们大家共同参与到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斗争中来,确保问题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的应对。第三个层面是立即行动,这一层面强调了对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紧迫性,需要我们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以减少耐药性感染的出现和传播。
Q2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现状是什么?儿童青少年是否会出现药物耐药性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
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微生物耐药治理工作,在国家层面建立了涉及人类卫生、动物卫生、生态环境、科技等多部门的协作机制,是全球最早发布和实施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的国家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医院内抗菌药物规范化管理及合理应用的推行,以及耐药菌感染预防控制意识的加强,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耐药细菌的流行播散。目前我国耐药细菌分离率大部分呈下降趋势,但整体还是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耐药性的产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儿童和青少年也确实会出现药物耐药性的情况,这与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不完整的治疗、儿童身体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治疗药物选择不当以及环境等因素,都有可能产生耐药性。
Q3
我院在抗微生物药物管理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医疗机构在抗微生物耐药管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责任重大。抗微生物药物主要包括四大类别,包括抗细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其中,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政策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当时卫生部颁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首次要求全国医疗机构将抗菌药物按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的分级方式进行管理。我院一直都是按照此制度执行,不但建立了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并根据上级的最新文件对我院抗菌药品及时进行分级调整与监测管理,明确了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减少抗菌药物的过度使用。
药学部和医务处负责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工作。临床药师负责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提供技术支持,通过处方点评、处方审核等手段参与并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每月对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使用率、使用强度等关键指标,在内部医疗质量专刊上定期公布,促进各临床科室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通过这些措施,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在抗菌药物管理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Q4
科室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有哪些重点工作和目标?
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施策”的原则,为新时期遏制微生物耐药工作指明了方向。
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药学部1983年成立,是集药品采购、供应、管理、调剂配发、药品质量管理、临床药学服务、用药咨询为一体的综合性部门。其中,临床药师出诊药学门诊,深入病区参加查房,参与全院科室的抗感染会诊,监测药品不良反应,开展处方(医嘱)点评,开展用药咨询服务,对患儿及家长进行用药宣教,辅导特殊装置用药,为合理、安全、有效用药保驾护航。未来药学部重点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划建设。
(1)提高药师专业素养,加快人才储备
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传授最新抗微生物药物知识和技术,加强药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病例分析、药师技能大赛,以及实战演练和医疗技术创新等活动,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基础,以便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和咨询,确保安全用药。随着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团队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药师人才储备工作也将大力铺开。
(2)强化协同合作,关注耐药管理。
为了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提升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医疗机构需要强化感染科、药学部、医院感染管理、临床微生物学以及各临床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诊疗和药学服务的质量,与不同学科紧密协作,共同促进抗微生物耐药管理。医院将建立统一的药学信息管理平台,加强用药监测与监护,特别关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临床使用,确保药物不良反应和耐药性问题得到及时处理和上报。同时,与医院感染科、检验科、护理部等多部门携手,共同制订并实施感染性疾病诊疗规范和临床路径,依托已建立的细菌耐药预警机制,提升我院感染性疾病的诊疗能力和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
(3)深入开展药学研究,助力规范化管理。
药师应参与或开展抗微生物药物相关的药学研究,通过对抗微生物药物的药动学研究、耐药机制研究、血药浓度监测等,评估药物的疗效、安全性,以及细菌对抗菌药物的适应机制、耐药基因的传播方式等,以提高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控制,实现精准给药,协助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而减缓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Q5
您介绍一下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的相关知识,以及常见误区有哪些?
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它指的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对原本有效的药物不再敏感,导致感染难以治疗。耐药性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抗微生物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环境卫生不足、感染控制不力等。耐药性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还威胁到公共卫生安全,可能导致感染性疾病的传播、严重疾病和死亡风险增加。
在日常使用抗微生物药物时,存在一些常见误区:
一是抗生素可以治疗感冒和流感。
这是一个普遍的误区。抗生素仅对细菌感染有效,对病毒性感染如普通感冒和流感无效。因此,对于病毒性疾病使用抗生素是不必要的,也是不恰当的。
二是抗生素就是消炎药。
抗生素和消炎药是两种不同的药物。抗生素用于治疗细菌感染,而消炎药(如布洛芬或激素类药物)用于减轻炎症。错误地将抗生素视为消炎药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
三是广谱抗生素优于窄谱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可以针对多种细菌,而窄谱抗生素针对特定类型的细菌。在没有明确病原微生物时,可以使用广谱抗生素,但如果明确了致病微生物,最好使用窄谱抗生素。
四是新的或贵的抗生素总是更好的。
每种抗生素都有其特定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使用何种抗生素应基于病情和个人情况,而不是仅仅基于新旧或价格。
五是使用多种抗生素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感染。
同时使用多种抗生素并不总是更有效,有时甚至可能导致耐药性的增加。
六是感觉好转就可以停止使用抗生素。
即使症状有所改善,也应该完成整个疗程的抗生素治疗,以确保彻底消除细菌并减少耐药性的发展。
Q6
在“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认识周(WAAW)”到来之际,科室如何提高公众的认知度?
为了更有效地解决家长们在儿童用药方面的困惑,药学部开设有药学门诊和用药咨询中心。家长们对于儿童用药中的任何问题,无论是药物的剂量、用法还是潜在的副作用,都可以通过我们的药学门诊和用药咨询中心的药师给予详细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对于抗微生物药物的常见误区,如:抗生素不等于消炎药、抗生素不能预防感染等错误观念,通过药师专业的指导和详细的解释,帮助公众走出误区,树立正确的用药观念。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与《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通知》中都提到要加强公众健康教育,提高耐药认识水平。药学部将每年与世界卫生组织同步开展提高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活动,提高公众对微生物耐药的重视程度,通过多种科普形式传达给孩子们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以及耐药知识,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正确的抗微生物药物使用观念。
此外,药学部日常还利用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如讲座、六一义诊活动、技能竞赛、药师进校园等,向公众普及抗微生物药物的基本知识、合理使用方法以及耐药性的危害。同时,利用药学部现有的微信公众号“首儿药师说”发布相关信息,发送图文并茂的宣传海报或者科普视频,以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公众对微生物耐药问题的认识。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服务举措,有效提高公众对抗微生物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从而有效控制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
文 | 刘芳、邱爽、张建民
编辑 | 宣传中心 郝洁
首都儿科研究所
科普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新闻号
首都儿科研究所
附属儿童医院
健康科普
新闻动态
就诊服务
首都儿科研究所融媒体矩阵
觉得好看请点击“在看”支持我们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