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夏,毛泽东主席接受了白内障手术。手术前他特意让秘书播放岳飞的《满江红》,那激昂的旋律,那悲壮的情怀,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手术后,毛主席又默写了鲁迅的诗句:“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仅仅是对医生的感谢,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对革命先烈的缅怀。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国际局势波谲云诡,国内建设百废待兴。新中国成立后,冷战格局的形成,使得国家统一大业面临重重阻碍。

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肩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他深知国家统一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也深感实现这一目标的艰难曲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术后恢复期间,毛主席阅读南宋词人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这首词气势雄浑,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词人登高远眺,感慨历史兴衰,不禁潸然泪下。

而毛主席读到此处也“老泪纵横,泣不成声”。他与陈亮跨越时空的共鸣,源于他们共同的忧国情怀,源于他们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亮词中“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的质问,仿佛也在叩问着毛主席的心灵。

毛主席深知,只有国家统一,才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词的结尾,表达了词人渴望国家统一、驱逐外敌的豪迈气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与毛主席的革命理想不谋而合。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为了这个目标,他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

岳飞的《满江红》到陈亮的《念奴娇·登多景楼》,从革命战争年代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毛主席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6年春节,毛主席观看了电影《难忘的战斗》。当银幕上出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的镜头时,他再次流下了热泪。

这一幕勾起了毛主席对革命战争年代的回忆,也让他对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了更深的感悟。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是人民解放军”,这是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并非简单的字面意思,而是深刻地反映了人民军队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正是因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人民群众用箪食壶浆迎接解放军,正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生动体现。

毛主席一生强调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强调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

毛主席深知,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只有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才能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经常教育军队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爱人民,爱百姓”。

电影《难忘的战斗》中,人民群众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的场面,让毛泽东主席深受感动。

他为人民军队取得的胜利感到欣慰,也为党和军队能否一以贯之地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保持子弟兵本色感到忧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读陈亮的词到看电影《难忘的战斗》,毛主席的泪水竟愈加频繁。

爱民之心:从地震到历史,一份对人民的深切关怀

1976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周总理、朱德委员长相继逝世,唐山又发生了大地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系列的变故对于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的中国,无疑是雪上加霜。在如此艰难的时刻,毛主席的身体也每况愈下,但他始终心系人民,牵挂着灾区的群众。

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消息传来举国震惊。彼时毛主席已卧病在床,但他仍坚持亲自处理文件。

中央关于唐山地震的报告、请示、通报等文件,都由毛主席亲自圈阅后付诸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月18日,中共中央《关于唐山丰南一带抗震救灾的通报》(中发〔1976〕13号文件)起草后报送,毛主席当即圈阅,这也成为了毛主席生前圈阅的最后一份中共中央文件。

医疗组成员、经神病学和老年医学专家王新德回忆,地震情况汇报送来后,毛主席不顾个人病重,都要亲自过问。

当秘书报告地震造成24万多人遇难,其他损失难以估量时,毛主席哭了,王新德第一次亲见他嚎啕大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一生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强调组织群众和教育群众,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天然深厚的感情。

他见不得人民受苦受难,更何况是如此罕见的大地震。大地动,苍生痛,民生多艰,国运起伏,毛主席嚎啕大哭,是为国殇,是为民恸。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民如何不丈夫”,这句诗恰如其分地表达了毛主席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关心人民疾苦,他心系国家安危。他的一生,都在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

毛主席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他也有着常人的喜怒哀乐。但他的情感,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始终体现着一位伟人的责任担当。

在新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但始终要以史为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毛主席的泪水,将成为后人前进道路上的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方向。

参考资料:
人民网:2013年12月26日:毛泽东暮年三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