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无资源无天赋无特长,路在何方?》

上午很多人留言说,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可是个好人啊。

我没否认过这一点,他绝对是个好人,而且是很难得的那种。

甚至,他讲的那些话本身也没毛病。

你比如他狂喷电商与车企,觉得这些企业为了卷而卷,毫无意义。

企业最初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而诞生的,如果所有的人都得不到快乐,又苦又赚不到钱,那大家忙和一场到底图什么?

你能说他说得不对?

简直太对了。

问题是什么?是没有可执行性。

于东来可以不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你可以有你的追求,甚至,你可以去当圣人。

但是有没有可能把这作为一个标准,去要求资本市场?

可不可能?

这就像何不食肉糜一样。

你以为我不清楚肉糜好吃?

问题是,没饭吃的时候,哪儿来的肉糜?

你去看看新加坡的金融机构,乌泱泱的内地老板,都快变成普通话专场了。

还需要我继续说么?

这个问题很简单的, 就是你到底要不要面对真实。

如果作为自媒体,只想博流量,那就观众爱听什么讲什么,反正大家吃完瓜就散了。

如果要讲实话,讲真话,那就是我那句话,你去看看实际情况。

你再想想看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指望这帮人都变成于东来。

那么我知道有读者会讲,从人性的角度,总归会有极少数的老板,个人追求和于东来是一样的。

为什么看不到案例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不了解行业的多样性。

曾经有读者问过我,我本人能不能做于东来式的老板?

答案是不能。

这不是我个人能决定的,是行业决定的。我想做,也做不了。

因为于东来式的员工,在我这种类型的团体里,是没有价值的。

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是服务业,都是制造业,并非如此。

你比如18年前,从我参加工作开始,我就没有待过服务业,制造业。

我待过的企业,基本上没有一家可以学习于东来。

为什么?

因为我待过的全都是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也就是说,普通人在那种类型的企业里,是没有价值的。

钱没有天上掉下来的,你拿到的所有钱,归根结底都是你提供了价值。

所以你脱离于东来的那种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你希望别的行业去学习他,基础条件都无法满足。

于东来的手下都是服务员,那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所以才会听他的。

你换成资本密集型行业,明星投资经理会听老板的么?不会,都是倒过来 ,老板听他的。

你和你的员工之间,不是家长和家庭成员的关系,而是资本市场供需下的合作+博弈。

他拿到的所有钱,都是因为他本就拥有独特资源。

他在你这里能拿到,在别人那里也能拿到,在这个国家能拿到,在别的国家也能拿到。

那怎么诞生一个家长式的企业呢?

所以我说如果你做过生意,你就会看到行业的多样性。

然后你就会发现于老板非常特殊,行业,人品,商业生态,各种特殊汇聚之下产生了一个现象。

他讲的很多话,很多人都认同,包括我,但因为过于特殊,所以无法参考。

你的那堆特殊性,在别的行业,别的企业里面,人家不具备。那你讲的再正确,别人也落不了地。

这就跟卖水的首富讲的那些话是一样一样的。

他说得那些话全对,因为他说的那些话,我提前几个月都有讲过,讲过无数遍了。

如果所有人都消费逆升级,都去买9块9包邮的橘子,结果只能是企业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更多。

进而,更多人只能买8块8包邮的橘子,这是一个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彼此牵引抱团螺旋向下的循环。

我们不要讲了太多次。

这个问题没有解决方案的,唯一的方案就是第三张表出手。

你看看香港的那个市场,就那个,对应内地的那个。

一目了然。

10月份老外的钱到底为啥来?就为这个,如果他觉得不及预期,那就,对吧。

这把牌打到这会儿了就是个明牌,连一丁点的变数都没有。

所有人都在等第三张表,尤其等什么?等针对消费端。

11月等不到就12月,12月如果还是没等到那就明年3月前。

大家都在等这个,人家老外也在等你的这个。

卖水的首富的那些话,能解决啥问题?啥问题都解决不了。

正如于东来的那些话,同样啥也解决不了。

能解决问题的,只有这件事,只有第三张表,针对消费端。

这东西今天不展开了,从10月份分析到现在了。

但也不要抱不切实际的希望。

前几天我聊普通人职场的三个步骤,很多人都跟我说,好想哪天可以不靠自己,可以靠一靠大树。

还有人想着,第三张表针对消费端发力了之后,是不是就轻松了?

是不是轻松了那得看你到底有多普通。

一般意义的普通只怕你靠不住那东西。

很多人对我所期待的按人头发钱这件事的理解是基于YY的。

你以为的是吃香的喝辣的,就像美国疫情期间那个规模。

这不是我预期的。

我从头到尾预期的规模是什么?

就是每人每天三斤米。

一斤米2块钱,三斤米就是6块,一年不到2200。这样天天发,相当于每年都要3万亿,这笔钱,指望第三张表出,年年出,连续出个好几年。

你看到了吧?你以为我有多大的想象力?其实顶多也就这么点。

我认为,每人每天3斤米,是第三张表能够负担的,而且,对消费,对企业,也有巨大的提振作用。

但这点补贴,难道够你躺平么?

对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就是你每天能多停一个小时的车。

你也不会因为这3斤米就敢买房了,也不会因为这3斤米,就敢结婚了。

这就是夹心层的痛苦。

你每每去观察宏观经济,会发现,并不会作用到你的身上,因为你不是差那3斤米的人。

但这就是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

怎么才能不要让3斤米发到每个人,怎么从中赚取1斤半,这就叫投资。

所以你指望这帮货,去学习于东来?

呵呵。

这就是为啥大部分时候,道理归道理,现实归现实,应然距离实然,像遥望银河那么远。

于老板讲得再好听,他也没能力把所有人都雇了去。

何况,以我们很多读者的情况,你也不会去超市做服务员。

你想明白这点事儿,就知道你靠不上那三斤米(还只是期待,还没影呢),你更指不上于东来。

那你最终是绕不开职场那三个步骤的。

你把第一关走通,你的问题没了,你把第二关走通,全家的问题都没了。

三关都走通,只怕你也就没心思再想那些应然的话题了。

因为你累了,这么远的路走来,你不累都难。

这就是空想者走向实干者的过程。

你啥也不行动,成天空想别人踏着七彩祥云来救你,那你可不就有劲无处使?

你真的那三个步骤一步一步往前走,你就不会对别人踏着七彩祥云来救你还抱有什么期待。

因为你知道,我累,人家也累,都累了,还是各人顾各人吧。
关注公众号,西风的罗盘,方能阅读正文《无资源无天赋无特长,路在何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