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大决战·淮海战役》中,我军和国军阵营在里面都贡献了很多名场面,特别是国军这边更是热梗不断,比如“80万对60万,优势在鹅”的老蒋,再比如“敲你沙罐”的邱清泉,以及“千里开坦克突围”的黄维。

但要说喜剧效果,绝对要数有着“徐州之彘”之称的刘峙、刘总座(邱清泉对他的称呼),他和绰号“老蒋传声筒”顾祝同,一起被很多人调侃为“卧龙凤雏”。在淮海战役中,作为手下的徐州剿总司令官刘峙,最喜欢的就是在总参谋长顾祝同面前,溜须拍马高谈阔论。

但如果追溯到12年前,刘峙压根就没正眼看过顾祝同,作为五虎上将之首的刘峙,咖位可比顾祝同高了N个档次,可就是在12年前,刘峙一念之差差,办了一件糊涂事,却让自己和顾祝同的命运的齿轮开始倒转。

而这件事就是——西安事变

那么刘峙和顾祝同在西安事变中,他们究竟做出了什么选择,导致两人的仕途出现了颠覆式的发展呢?

刘峙和顾祝同,改变仕途的选择

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突然爆发,国军话事人老蒋被“小东北王”张公子扣押在西安,而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传到了南京,一时间群龙无首,乱成一团。在短暂的失措之后,而针对这个惊人的消息,本就派系林立的国民政府内部也是暗流涌动,各派系和力量对于事件都做出了不同的反应。

李烈钧、冯玉祥、张治中、孔祥熙和蒋夫人等人主张以谈为主,保证蒋安全;而军方的何应钦、朱培德和戴季陶等人则主张以武力屈服张公子,迫使其放了老蒋。

12月15日,主战派和主和派,也在在当时的南京总统府正式坐下来商讨如何拯救老蒋,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安事变后的南京

要说人家戴季陶毕竟国军的宣传部长和教育家出身,轮到他发言的时候的他扯了扯嗓子,义愤填膺的喊道:

“在校长吉凶未卜,若是不幸而为凶,则我们还去和叛逆妥洽,岂不是白白的上了他的当,乃至将来无法申大义而讨国贼;若是校长还是安全的话,则我们用向绑票赎票的方式救出来,则校长又将何以统帅三军,领导全国?现在我们只有剑及履及的讨逆,才能挽救主帅的生命”

而在其煽动之下,在场的很多黄埔军人也纷纷站起来应和其言论。黄埔军人看到老蒋被张公子扣留之后,如丧考批,纷纷将拯救老蒋的希望寄托在黄埔系的二号人物何应钦身上,一时间主战派占据压倒性优势。

最后,作为主战派大佬的何应钦也适时站了起来,安抚人心,并在会议上明确了对张公子的讨伐,同时大会还任命何应钦为军委会委员,全权负责对张公子的“讨逆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张武力解决问题的亲日派戴季陶

而截止到这里只要我们的两位主人公——刘峙和顾祝同,才粉墨登场。

何应钦在12月17日,就任总指挥之后,就立刻调兵遣将,前往陕西平叛。

当时何应钦将征讨的国军分为东西两路。

一路是以国军河南省主席、开封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所指挥的“东路军”,下辖的是

“宋希濂的36师、王耀武的51师、董钊的28师、刘戡的83师、李默庵的第10师、阮肇昌的57师、樊崧甫的79师以及桂永清的教导总队”

兵分7路叩潼关,目标直指西安,同时为了保险起见,何应钦还让郑洞国的第2师和李必蕃的地23师在潼关后方,担任总预备队,归刘峙节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之前的刘峙

另一路则是,由重庆行营主任担任总司令的“西路军”。下辖:

“胡宗南第1军、关麟征的25师以及万耀煌将的38师(师长被困在西安)”

西路军主要任务是穿插在宝鸡和咸阳之间策动,掩护西路军作战。

从兵力部署上,何应钦是将主力放在东路。

而从指挥官的部署上可以看出,何应钦更看重刘峙,当然这也和刘峙的咖位要比顾祝同强有关。

在北伐的时候,刘峙和顾祝同都是第1军的师长,尚处平级。

但在1932年开始之后,两人的发展模式却出现了变化,当时老蒋在关内收拾完冯玉祥和阎老西之后,兵锋直指我红军部队,刘峙对付红四方面军,而顾祝同对付我一方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顾祝同

1932年刘峙7个纵队深入鄂豫皖苏区腹地,采取浅攻进筑的战术,步步压缩我四方面军生存空间,攻占了大别山根据地,迫使四方面军只能转战川陕。而和顺风顺水的刘峙不同,顾祝同在进攻江西的作战中被彭总和林总胖揍,在广昌战役中他的10万大军折了大半,给老蒋留下来“顾粥桶”的外号。

在1935年国民政府第一次正规授衔中,战功赫赫的刘峙被授予二级上将军衔,在所有的二级上将里面还排名第7,比第10的白崇禧还要高,而顾祝同则是排在第11。

不仅如此,刘峙还担任河南省主席,成为黄埔系里面担任省主席第一人,而反观顾祝同,虽然是上将,却被扔到了四川,担任四川行营主任,但那是人家川军的地盘,顾祝同去那里有名无权。

所以,在西安事变之前,风头正劲的刘峙在黄埔系内俨然是已经成为第三人的趋势,这是顾祝同和陈诚所无法相比的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军将将合影,刚开始刘峙的咖位超过白崇禧

而正所谓“盛极必衰”

刘峙是做梦也想不到,西安事变却成了自己仕途的分水岭。

将视线拉回到刘峙和顾祝同身上,在接到何应钦的任命之后,两人表现出了截然相反的态度。

刘峙接到命令之后,火速从海州回到洛阳指挥,一副要和张公子搏命的样子。

而且在就任后,还不断通过电报催促宋希濂等人攻打潼关,并派飞机轰炸西安,这感情不是去救老蒋的,而是催张公子撕票的信号。且不说人家何应钦到底是不是想不战而屈人之兵,靠着这个压力迫使张公子接受和谈,不得而知,但你刘峙担任东路军指挥之后也忒积极了。

而刘峙之所以过分“解救老蒋”,雨田君个人认为应该是其心态发生转变,看到老蒋被困,认为何应钦应该取而代之,他这么积极的打则是在迎合何应钦,一旦何应钦上台,自己也就成为黄埔系二号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心满满的刘峙

刘峙心态的变化,除了积极作战之外,还表现在对蒋夫人态度上。

在12月21日,蒋夫人和孔祥熙在去西安谈判前,特地去了洛阳找刘峙,说道

“我们去西安之后,你要让外围的部队停止前进 ,有必要就退出潼关,别将敌人惹急了,要确保老蒋的安全……”

而表面上刘峙是唯唯诺诺,声称老蒋对其有再造之恩,他肯定会将老蒋的安全放在第一位,而人家夫人前脚刚走,刘峙就在司令部大放厥词

“我执行的是南京的命令,她一个妇人懂什么……”

而这话,更是被老蒋安插在其身边的亲信听到,传到蒋夫人的耳朵里。

这要搁以前,善于伪装的刘峙肯定不会说,他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也是心态飘了的一种表现。

和“大奸似忠”的刘峙相比,顾祝同在这件事中,则是展现了什么才叫“忠将”……

当在四川的顾祝同听闻老蒋被困之后,第一时间不是赶到咸阳去就任东路军司令,而是直接跑回南京,到蒋夫人和宋子文的住处,安慰老蒋家人,多方奔走替蒋夫人分担压力。其甚至有一段时间都居住在公馆里面,随时听候调遣。在南京照顾人的同同时,顾祝同对于何应钦的额命令也是不管不顾,无论是何应钦还是刘峙的催促,顾祝同都听之任之。

不出兵的同时,顾祝同也在暗地里联合胡宗南和关麟征做东路军国军将领的工作,他经常以黄埔老师的身份联系宋希濂、刘戡等人,以黄埔情为出发点,让这些将领要谨慎出兵,化身知心老师。而顾祝同做的这一切,蒋夫人也都自然记在了心里。

还别说,顾祝同的游说让很多脑袋一热的黄埔将领们认清了局势,在前线也谨慎用兵。

而最后,在多方的斡旋之下,老蒋也得被释放。

但作为两路大军的指挥官,顾祝同和刘峙的命运也迎来了180度的大转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获救后的老蒋和蒋夫人

命运的齿轮就此转动

老蒋获救后,途径洛阳的途中,善变的刘峙又舔着脸去给老蒋表忠心,,他命令各界人士全部去在洛阳机场迎驾,把气氛搞的异常热烈,可人家老蒋看到这个后压根就没有任何要笑纳的意思,不咸不淡对刘峙说

“张汉卿(张公子)要来了,你们这些旗帜收一下,让他看见不好,”

而刘峙也自讨没趣,只好自认倒霉,等着老校长气消再献殷勤。

可刘峙还是太高看了老蒋的气量,1937年1月,老蒋脱困后不到几天后,大功臣顾祝同被任命为西安行营主任,坐镇潼关监视西安方向的东北军和杨将军的陕军,下辖4个集团军,兵权在握,连带着胡宗南、关麟征、宋希濂也被老蒋记住了功劳,这哥仨成为了国军黄埔系中最早升任集团军总司令的人,除了战绩之外,和西安事变的积极救援自然是分不开的。而我们的倒霉蛋刘峙则是被分配到第2集团军,负责整合东北军,这显然有点羊入虎口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战时期的刘峙

抗战爆发之后,刘峙在国军的日子是每况日下。

他先是被任命为第二集团军司令,可在华北作战时候却带有跑路 ,在保定战役中抛弃几十万国军逃跑,被关麟征大骂,他本人逃到石家后,将部队交给部将商震后,跑回河南,开启了长腿将军之路。

而在1939年后,国军撤退到陪都重庆之后,老蒋将刘峙任命为重庆卫戍司令,要么不说充满西南休闲氛围的重庆天生八字和刘峙很合呢,在重庆刘峙用夫人外交和各种娱乐活动周璇在国军高官之间,也暂时止住了颓势,但和以前的黄埔第三人比起来,可谓天差地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担任重庆卫戍司令期间的刘峙

人家顾祝同则是官路亨通,凭借着“一切以执行老蒋命令”为原则,不仅担任江苏省主席,还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担任战区司令长官,成为一方诸侯。而且在1941年,更是在老蒋的指示下,发动了皖南事变,而这种敏感的战争,非老蒋亲信不能胜任。

解放战争开始后,老蒋对刘峙的气在其于重庆期间的百般讨好之下,其实也消的差不对了,再加上刘峙为人圆滑,也有很多人替他求情,于是便让他担任郑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对我晋冀鲁豫野战军作战,可久疏战阵的刘峙早已退化成“刘彘”,被刘邓大军打的找不着北,把老蒋气的直接找到了参谋总长陈诚,将刘峙带到庐山大骂一顿,雪藏了将近1年,直到淮海战役无将可用才让其出山安仁徐州剿总司令官,但也就是一个高级传令兵罢了,真正指挥的反而是老蒋和杜聿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战争时期和杜聿明合影的刘峙

和刘峙的惨相比,顾祝同的官则是越当越高。在解放战争初期,担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随后又接任徐州陆总司令官,负责对华野作战,麾下兵马巅峰时期达到了百万之多,是国军最强的一支战略集团。1948年陈诚卸任参谋总长之后,顾祝继任,成为老蒋身边的最亲信的红人。

而这也就有了文章开头,淮海战役的那一幕……

而回想起,刘峙和顾祝同两人命运的变化,西安事变无疑是起到了决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