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最后总攻黄维兵团的时候,考虑到中野兵力不足、装备较弱的实际,华野在已有两个纵队参加打黄维的基础上,再派3个纵队,由参谋长陈士榘统一指挥,参加最后总攻黄维。根据陈士榘本人回忆和有关文章披露,陈士榘到中野后,他所率的部队与中野王近山的6纵等部队一块编入南集团。既然是两个野战军的部队混编,便总有个谁指挥谁的问题。起初决定南集团由王近山来统一指挥,但陈士榘不同意,并决定率队去参加南线阻击战。后又被叫回,最终同意由陈士榘来指挥。

对于这段历史,特别是对陈士榘与王近山两个“牛人”,到底应该由谁来指挥谁,莫衷一是,演绎了多种说法观点。帅克就此问题作一简要分析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陈士榘和王近山两人的个性上看,都是十足的“牛人”,如何选择这本身就是个难题。

战争是生死博弈的较量。这一客观属性决定了真正的统军将领,他们往往都具有超常的铁血与个性。在这一点上,陈士榘与王近山更不例外,说他们两个都是真正的大“牛人”甚至都不为过。

华野,陈士榘的个性与“牛气”众所周知,一是他的资历毕竟摆在那。井冈山时期便跟随毛泽东主席干革命,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过115师的参谋长,解放战争以来一直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二是他的带兵实践毕竟摆在那。经常带几个纵队独立遂行一个方面甚至是战略方面的作战任务。三是他的赫赫战功毕竟摆在那。作为华野的参谋长,华野打的一系列大仗硬仗陈士榘绝对功不可没。特别是外线出击以来,战洛阳、克开封,这些绝对都是响当当的。

在中野,王近山号称“王疯子”。这种“疯子”是打仗勇猛的体现,是悍不怕死的体现,是身先士卒的体现。他的手下曾这样回忆王近山,一打仗时必须有好几个警卫员跟着,生怕他一不注意就亲自提枪冲锋到第一线。挺进中原的铁血,襄樊战役的智取,使得王近山的大名同样也是响当当的。中野政委邓小平后来曾说过这样的话:中野哪个功劳最大,还不是王近山。关键时刻的关键战斗,总都少不了王近山的身影。

战争年代,有陈士榘和王近山这样的“牛人”是正常的。因为革命需要打胜仗,需要这样铁血而富有个性的将军。不过,事物都是辩证的,两个“牛人”碰到一块,都想指挥对方,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特别是给总前委领导最终决定由谁来指挥出了一个不小的难题。

从一直打黄维的实际情况上看,到了总攻这个份上由王近山继续来指挥,应算合情合理。

这次淮海战役,从黄维兵团东进伊始,王近山的6纵便一直咬着对方,一直到将黄维兵团合围在双堆集地区,王近山的6纵出了很大的力、立了很大的功。当然,作战伤亡也着实不小。

特别是中野后来决定成立东、南、西三个集团攻打黄维的时候,南集团的战事主要由王近山来统一指挥和担纲。他的6纵也一直是攻坚中的主力。

仗打到这个份上,到了最后总攻黄维,到了最后大收官,此时任何一个指挥官都不希望别人来“插手”战事。何况这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插手”,而是来统一指挥。从这点上说,南集团的总攻指挥继续交给王近山,从情理上来讲是说得通的,从指挥的延续性上来讲是说得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按照这一逻辑分析,显然总前委关于南集团统一指挥问题,最初更多考虑的是情理,更多考虑的是指挥延续性的问题。于是,决定把统一指挥权交给王近山。

对于总前委的这个决定,富有个性的陈士榘显然持有不同意见。

从个人资历和指挥实践上看,由陈士榘来指挥王近山,显然更符合打黄维的现实需要。

对于陈士榘的“撂挑子”,他本人在回忆录中并未更多阐述原因。其实,这种原因也无须更多诠释,都是明面上的事。显然,由王近山来指挥他这个老资格,陈士榘是难于接受的。就在陈士榘准备带华野3纵前往参加南线阻击战时,被6纵政委杜义德叫住,因为总前委书记邓小平要在电话中亲自告知陈士榘,同意由他来统一指挥南集团。

指挥通常需要权威性和稳定性。而在此时,邓小平还是超越情感因素、超越指挥延续性因素,更多从打黄维的现实需要着眼,更多从发挥华野生力军作用和陈士榘主观能动性着眼,勇于更改决定,最终还是决定由陈士榘来统一指挥南集团。对于邓公的这一决定,帅克是持赞成的意见的,是觉得应该给予点赞的。

首先是基于陈士榘有较丰富的兵团作战实践。解放战争以来,陈士榘以华野参谋长的身份,经常带几个纵队独立遂行战略性任务,甚至陈唐(亮)兵团一度还曾受中央军委直接指挥,还曾在洛阳战役中指挥大名鼎鼎的陈(赓)谢(富治)兵团。换位思考一下,陈士榘在与陈赓联合作战时,尚能指挥陈赓,而王近山无论从资历到兵团作战实践,又远不能和陈赓相比。因此,陈士榘与王近山联合作战,统一指挥交给陈士榘,无论从资历、无论从带兵团实践、无论从打大仗实践,帅克认为都是一种更为公正合适的选择。

其次是基于华野先后派出5个纵队参加打黄维。由于中野千里跃进大别山,战损较大。实际上,华野的这5个纵队的整体战斗实力基本上与中野的7个纵队大体相当。特别是华野参加的以炮兵为主的特种兵纵队主力,更是打攻坚不可或缺的重头力量。加之,陈士榘对步炮协同作战的研究非常独到,且又有过打洛阳、打开封的成功实践。显然,这么多的部队、这么强大的生力军力量,交给陈士榘来统一指挥更符合最后总攻打黄维的现实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