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十四年(1925年)夏,在北京政变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国民军,为了进一步扩大地盘,图谋向山西发展,山西被国民第一、第二、第三军包围的水泄不通,兵工厂用的材料也运不进来。面临严重的威胁,阎锡山开始采取联直吴、奉张,反冯的立场,战事连续发生,商震在其中扮演了主要的角色。

民国十五年(1926年)春,阎锡山答应吴佩孚配合扫除北上障碍。他交代商震:“山西究竟是和张吴合作倒冯,还是和冯合作,现在还不能决定。可是孔庚现在顺德,他对山西始终野心不退。我们不如趁这当子,先把顺德拿下。千万不要放走孔庚,要把他俘获解回省来。”奉阎锡山命令,商震率其第一师出兵,以抓孔庚为借口,攻占顺德。接着,又北上保定,收编了国民第四军魏益三部(不久前刚被冯玉祥收编,列入国民军序列),打通了京汉线北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4月,国民军撤出北京,兵分两路,东路军以鹿钟麟为总司令,驻扎南口、多伦两地;西路军以宋哲元为总司令,陈兵山西北部边境。为了准备直接与国民军作战,阎锡山调兵遣将,布防于大同一带。商震被紧急从石家庄调回,出任前敌总指挥,驻大同指挥作战。5月18日,国民军西路军分别从得胜口、杀虎口等处发动进攻。商震指挥晋军各部拼力抗击,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七八个昼夜,双方形成对峙,战局呈现胶着状态。这时,张作霖急电阎锡山:从南口仰攻居庸关伤亡很重,攻不下来。是否可将你的队伍撤下来,开到雁门关一线,做好防御工事,采取守势。等候鄙处骑兵打到察北,占领多伦,威胁张家口的时候,再行出击。阎锡山遂命商震“暂撤至雁门关之线,集结兵力,先取守势,待机进攻。”依照阎锡山的命令,商震放弃大同城郊及其外围部分地区,扼守大同及雁门关等要隘,利用地形,沿长城构筑阵地,待机出击。

8月上旬,奉军攻占多伦;中旬,在奉直联军的紧逼下,国民军从南口撤出。与此同时,晋军转守为攻,国民军陷入被动,开始从晋北撤军。8月24日,“晋省境内已无敌踪”。商震乘势指挥所部以三路追击,先占丰镇、集宁,继入平地泉,一直打到归绥,从而把阎锡山的势力扩展到绥远地区。在此期间,国民军败军之将韩复榘、石友三、郑泽生等率部在商震的劝诱下投晋。9月3日,阎锡山电报商震为绥远特区都统兼北方国民革命军前敌总指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商震率部打到归绥几乎同时,冯玉祥从苏联考察回国。9月17日,冯玉祥在五原誓师,就任国民联军总司令,宣布“与国民党结合为一,实行孙中山先生三民主义”。以后,国民军旧部纷纷重回冯玉祥大旗下,绥远形势变得严峻起来。为了不与国民军再起冲突,商震向阎锡山转达冯玉祥“望合作救国实行三民主义”的愿望,并提议“避让弃绥”。阎锡山权衡再三,听取了商震的建议:“我方观测大局,权衡利害,当让奉方单独解决。执事主张避让弃绥,尤为明切。然奉方作法及大局变化颇有观察之余地。我方似不应取决绝主张,致失机宜。须本昨电意旨,先将第一期应撤之队伍,速令开回;俟布置妥当后,该都统候令将军民两政,交属僚代拆代行,回晋一次,以便面商一切可也。”于是,除留一师两旅驻绥外,其余在绥部队陆续撤回山西。在商震的默许下,韩复榘、石友三两个师重返西北军。

民国十六年(1927年),山西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阎锡山的部队改为第三集团军,全面进攻奉军,曾由商震代第三集团军总司令。7月9日,商震任第一军团军团长,9月兼任第三集团军左路军总指挥。民国十七年(1928年)1月,在偏关附近击溃奉军郑泽生部。4月,蒋、冯、阎、桂联合北伐奉军,商震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前敌总指挥兼左路军总指挥,率晋军向黑石关出击,先后占领保定和北京、天津,并另派一部由晋北进占察哈尔。北伐成功后,南京国民政府在6月26日任命商震为河北省政府主席。8月28日阎锡山委商震兼任河北省剿匪司令。10月19日商震被南京国民政府特任为军事委员会委员。11月商震因北伐有功,兼任平津警备副司令,因当时阎锡山驻在太原,商震住在北平,因此商震兼代阎锡山的平津警备司令,并握有指挥平津警备部队的全权。到民国十八年(1929年)3月,又当选为国民党第三届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