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12月26日《时报》发表了一则新闻:
“昨日(25日)法国邮船公司‘央脱来蓬’(Andre Le Bon)船,于下午一时在杨树浦码头起碇,乘斯船出发之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有30余人,均乘四等舱位(舱在船头下层),内有湖南女生葛健豪、蔡畅、向警予、李志新、熊季光、肖叔良六人系乘三等舱位。”
这不是中国第一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去者也非知名人物,之所以成为一个新闻热点,是因为52岁的葛健豪率领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两代人留法勤工俭学。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她的父亲葛葆吾做过清朝的盐运使、按察使,但在她不到一周岁时便亡故了。靠母亲抚养长大的葛健豪自幼读书,富有正义感和爱国心,当时,葛健豪经常与一些有进步思想的女子来往。她经常拜访人称“鉴湖女侠”的秋瑾,并在她那里接受了许多先进思想。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她不仅自己从事女权运动,还向孩子们传授革命思想,要他们懂得帮助穷苦的百姓。
有时,她的丈夫不理解这些事,甚至会打骂孩子,葛健豪就会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孩子。后来,她的丈夫打算把女儿卖给一个地主当童养媳,素来反对封建思想的葛健豪直接带着儿女们搬到了长沙,用逃婚的方式对抗封建婚姻。
后来,当地的学校开始招生,得到消息的葛健豪毅然卖掉陪嫁的首饰,作为自己和孩子的学费,带着儿子和女儿,还有自己的小孙女一起进城求学。学校看到葛健豪的年龄太大,就没有收下她。她很生气,直接向当地长官告状:现在男女平等,为了寻求救国的道理,男女都应该读书,所以我要向大人请教,为什么不让我入学?”长官非常佩服葛健豪的气魄,于是在状子上写下了“奇志可嘉”4个字,批准她入学。葛健豪祖孙三代一同入学的故事,一时间在当地成为美谈。
1915年,葛健豪从该校毕业后,回到永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了一所女子职业学校,自任校长和教员,为家乡的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推动下,赴法勤工俭学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葛健豪利用自己父亲的关系,借来600银圆,支持由女儿蔡畅发起的女子赴法勤工俭学运动,最后她与儿子蔡和森、女儿蔡畅一起踏上了赴法求学的道路。
归国后,葛健豪继续办学,将儿女一个个培养成才。她的四位家人:儿子蔡和森、儿媳向警予、女儿蔡畅、女婿李富春,都是叱咤风云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1923年,葛健豪带着孙女回到长沙。这时,她已经是60岁的老人了,但她仍然为了儿女的革命事业四处奔走。1928年,她的二儿子和三儿媳为革命事业献身后,三儿子蔡和森和女儿蔡畅决定把她接回永丰老家。
即使年过六旬,葛健豪依然不忘关怀自己的子女,经常给自己的儿女写信,问他们的工作情况,鼓励他们勇敢地为革命事业奋斗。
1931年,蔡和森被叛徒出卖壮烈牺牲,家人担心葛健豪会伤心过度,就一直没敢告诉她事实。而葛健豪也坚持与儿女通信,虽然她不知道自己的6个儿女中有4个已经为革命事业献身了。
1943年,葛健豪在永丰老家病逝。临终前,她对守在自己身边的大女儿蔡庆熙说:“和森、咸熙(蔡畅)回信了吗?告诉他们,母亲看不到他们事业成功的那一天了,但是不要悲伤,革命最终一定会胜利的!”
在获悉葛健豪逝世后,毛主席亲自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写了挽联:“老妇人,新妇道;儿英烈,女英雄。”
葛健豪,豪气干云的中国女人!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