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日期:2022年
发表刊物:《食品与发酵科技》
论文作者:封雪,赵换,路荣荣,曹越,刘必旺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品需求的增长,药食同源饮品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解读这篇围绕桑黄饮品展开,通过严谨的实验设计与分析,深入探究其制备工艺、品质特性及对大鼠尿酸和关节的重要影响的研究论文,为桑黄饮品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
原料与设备
选用桑葚、黄花、薏苡仁为原料,结合多种先进仪器设备,如离心机、烘干箱、电子天平、酶标检测仪等,确保实验操作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为桑黄饮品的制备和分析奠定坚实基础。
制备工艺
详细的制备流程涵盖桑葚榨汁浓缩、黄花萎凋烘干提取浓缩、薏苡仁浸泡煎煮浓缩后进行调配、均质、罐装、灭菌等多道工序。各步骤工艺参数明确,如桑葚与水比例、黄花烘干温度与时间、浓缩比等,保证了桑黄饮品制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评价体系
建立了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以色泽、风味、组织形状为指标的感官评价,依据国家标准进行的微生物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以及采用特定方法测定的理化指标(总酸、总黄酮)。在动物实验方面,通过构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分组给药后检测血尿酸(SUA)、黄嘌呤氧化酶(XOR)等生化指标,并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从多个维度评估桑黄饮品的品质与功效。
实验结果
配方优化结果
单因素试验深入揭示了各原料添加量对桑黄饮品感官得分的影响规律。桑葚浓缩液在 8 mL 时感官得分达峰值,过多则破坏口感与酸甜度协调;黄花浓缩液 8 mL 口感最佳,过高会掩盖桑葚味;薏苡仁浓缩液 4 mL 口感最优,过量使饮料变淡;木糖醇 4%、柠檬酸 0.5%时分别为其最佳添加量,过高或过低均影响风味。响应面分析进一步确定最佳配方为桑葚浓缩液 8 mL、黄花浓缩液 9 mL、薏苡仁浓缩液 4 mL,加水定容至 250 mL,添加 4.5%木糖醇、0.5%柠檬酸,理论感官得分 95.97,实际 94.74,且模型具有高度显著性,明确了各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桑黄饮品配方优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
品质检测结果
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桑黄饮品的菌落总数、大肠菌数、沙门氏菌测定值均严格符合国家标准,确保了饮品的微生物安全性。理化指标检测显示,总酸含量为(0.64±0.06)g/100 mL、总黄酮含量为(0.52±0.03)μg/mL、pH 为 5.0 - 5.5,这些数据为桑黄饮品的品质特性提供了量化依据,体现其成分的稳定性与合理性,其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为后续研究其功能活性提供了参考线索。
动物实验结果
在生化指标方面,模型组大鼠血尿酸(SUA)和黄嘌呤氧化酶(XOR)水平极显著升高,成功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桑黄饮品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均能显著降低 SUA 和 XOR 水平,且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有力地证明了桑黄饮品具有良好的降尿酸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XOR 活性相关,从而有效调节尿酸代谢。
在关节保护方面,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空白组大鼠踝关节软骨结构完整,模型组出现软骨层表面不平整、细胞减少坏死等严重病变。桑黄饮品低、中、高剂量组软骨损伤依次减轻,高剂量组软骨面较平整,表明桑黄饮品对踝关节软骨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可有效改善高尿酸血症合并痛风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损伤,为其在关节健康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结论
研究成功优化了桑黄饮品的制备工艺,确定了最佳配方,其不仅感官品质优良,色泽明亮、酸甜适中,且微生物安全达标,含有一定量的总黄酮等成分。动物实验充分证实,桑黄饮品在降尿酸和关节保护方面效果显著,为桑黄资源在功能性饮品领域的深度开发与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有望成为预防和辅助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相关关节疾病的新型健康饮品。同时,研究也为进一步探究桑黄饮品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提供了重要基础,未来可在此方向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 本文章由千济方桑黄医学研究院整理,仅供学术交流,欢迎指正。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