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笔录

见闻笔录

关注
293粉丝
1关注
270被推荐
IP属地:河北

5枚勋章

见闻 评论

  • 代善与阿巴亥到底是否有染?其实看完这些,自然就清楚了
    都知道,代善是努尔哈赤元配嫡妻佟佳氏次子,在长子诸英被杀后,曾被努尔哈赤立为皇太子。为培养他,努尔哈赤不仅安排他监理国政,还一度让他和自己一样,一人兼任两个旗的旗主。应当说,曾经一时,代善的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不过,这期间,努尔哈赤还表示,自己百年之后,他要将深受自己宠爱的大妃阿巴亥,还有阿巴亥的三个年幼儿子都托付给代善。努尔哈赤这么说,当然是有些安排后事的意思。但他根本就不会想到,他对儿子代善的一番话,竟让心爱的大妃开始早早做起了准备。 这也才有了努尔哈赤的小妃子德因泽告发大妃阿巴亥,让贴身侍女给代善送蓝布一事。其实,仅就这件事,无论是代善,还是阿巴亥都已构成了死罪。因为在当时,在女真人中就有一项严格的禁忌,即不经丈夫同意,女人若将财物送人,就是欺骗丈夫。若是送给男人,就会被认为是倾心于该男子了。 不但如此,据德因泽的揭发,阿巴亥不但送蓝布给代善,还曾送好吃的给代善。当然,精明的阿巴亥在送给代善的同时,还给皇太极送去了一份。只是代善接受并吃了,而心机更深的皇太极只接受了,却并没有吃。 不但如此,据揭发,大妃除了送东西,送吃的,还曾一日两三次派人到大贝勒家,而且自己深夜也曾去过两三次。事情到此,性质其实已经相当严重了。 不过,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即此项规定,无论是对于代善还是阿巴亥,难道都不清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即然清楚,尤其是大妃阿马亥,为何还敢这么做呢? 首先,应当说,大妃阿巴亥其实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努尔哈赤向代善说托付的话时,努尔哈赤应该在六十二、三岁的年纪上,已到了花甲之年。在古人的认知中,其实已没有多少年的活头了。再加上,40多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的身体在当时应该早已垮了,应该还是疾病缠身。 所以,既然努尔哈赤有了话,再加上她深受努尔哈赤宠爱,便有些有持无恐,就想早把关系建立起来,在将来也好保住自己大妃的位置和儿子们的荣华富贵。 这也才有了每当诸贝勒大臣在努尔哈赤家议事或宴饮时,大妃阿巴亥都会浓妆艳饰,精心打扮,并且在语言和眉目间对代善颇多表示,使在场的其他人很是尴尬,又谁都不敢声张的场面。 或者说,这些事,既然大家都看到了,皇太极自然也看到了。别人不敢说,依皇太极的聪明才智,他完全可以借努尔哈赤小妃子的口说出。 一方面,这种不伦和败坏家风的关系,他有责任及时制止;另一方面,在当时,代善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他皇太极也跟随努尔哈赤各处征战近二十年,尤其在一系列重大战役中,如萨尔浒大战、辽沈战役、征服叶赤、驰援科尔沁等,他都独当一面,且处处都表现出比代善更优秀更有才智。 尤其他在满、蒙、汉三种语言和文字的修养上最为出色,包括代善等所有人在内,其实根本已无法与他抗衡。所以,这个皇太子本不该由代善来干,而由他干才最合适。所以,借此搞垮代善,又能保住父亲的尊严,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而作为代善一方,首先是他没有那么多心机的人;另外,他自是无法抗拒美丽的大妃的诱惑,以致成了这个女人的俘虏。 不过,事到如此,努尔哈赤仍是没有舍得杀她,只作休弃。一年后,又被重新立为大妃。从中,也不难看阿巴亥的女人魅力到底有多大。
  • 海兰珠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令皇太极珍爱若狂,其实历史早已给出答案
    前面已经提到,博尔济吉特·海兰珠是在其姑姑哲哲和妹妹布木布泰没有生出儿子的情况下,才再次被科尔沁部的王公们送给皇太极作女人的。作为科尔沁部,为让自己部落的女人赢得已坐上后金国汗位皇太极的恩宠,首先出身自是高贵(即是哲哲的亲侄女,又是布木布泰的亲姐姐),其次更要在外貌上能征服皇太极。 只可惜,关于这个女人的美貌甚至其他,史料上并无丁点记述。历史只记述了皇太极对她的热烈爱情。或者说,从历史的记述中,让我们看到了因为这个女人的巨大魅力,而令皇太极几乎拿出了自己的一切去爱她,包括生命,甚至不顾了大清国的危机。 那么,这个女人除了貌美之外,她之所以能赢得皇太极全部的爱,她的巨大魅力又在哪里呢? 其一,从海兰珠本人来分析,海兰珠应该是一个心机并不深刻的女人,却妩媚、感情而温䁔,且充满了女性特质和直抵男人心的女性魅力。 也正是这样一个简单而多情的女人,她在后宫这样的地方,要活得长久往往很难。因她得到了后宫所有女人都无法企及的爱情必要遭受忌妒,以及其它各种无形的压力。所以,她在失去儿子之后,便也很快地走向了死亡。 其二,从皇太极的性格来分析,作为皇太极这样的男人,会热烈爱恋的自然不会是一个端庄严谨的皇后,也不会是有见识又有心机的布木布泰。 总之一句话,她让皇太极从一个女人身上找到了一个男人应该有的好感觉,以及一个男人应该活成的样子。 只是短短七年,一场惊心动魂的爱情就很快走到了尽头。 皇太极也在海兰珠死去两年后,也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煮酒论史
  • 看看孝庄太后的所作所为,你就知她为何有能力辅佐两代皇帝了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他的第九子福临于同年八月二十六日继皇帝位。直到此时,他的亲生母亲庄妃布木布泰也正式从后台走入了历史的视野。 那么,布木布泰庄妃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人呢?或者说,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他之所以能够成功培养、辅佐好两代幼帝,直到他们成功亲政,她的最大特质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前面已经提到,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是在皇太极的正妻(即布木布泰的姑姑)哲哲没能生出儿子的情况下,她才嫁过来的。不过,从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13 岁的布木布泰与皇太极成婚开始 ,她也同样一次一次地令科尔沁王公们倍感失望。因为她在五年时间里虽然三次生育,结果却统统都是女儿。 但她并不象通常女子那样,把自己的气馁、悲观和失望统统表露出来。在人们的眼睛里,她仍是一个安静和处处会体贴人、照顾人的好女子。 天命十一年(1626年),也就在她嫁过来的第二年,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继承汗位,一时间,“儿子”的重要性更进一步被提升。同样,此时此刻,庄妃的焦虑和尴尬也可想而知。 不但如此,在这一时期,庄妃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出现。皇太极的宠爱也开始有太多的女人来分享了。如天聪六年正月,皇太极声明:现在已经册了中宫皇后和西宫妃,惟有东宫未备,闻听蒙古扎鲁特部博尔济吉特氏戴青之女有贤名,特遣使前往下聘。新娘子顺利嫁过来了,被册封为东宫妃。 因为女真民族居室尚东,东宫妃的地位自是高过西宫妃。为此,布木布泰的心里当然很不开心,但她又绝不会流露半分。因为这是后金国的好事,不但不能流露出丁点不悦,还要祝贺大汗,要跟新来的姐妹和睦相处。 幸好,这位素有贤名、出身高贵的东宫妃并未构成太大威助,因为她进宫后于天聪七年和天聪九年两次生状,也皆是公主。 到了天聪八年,皇太极的事业又发生了一次重大飞跃。此时,他一直声称要与明朝议和,其根本原因之一还是为了对付强大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阻止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与明朝的联合。最终,皇太极成功了。 他通过恩威并施的手段,令察哈尔部的许多部落纷纷摆脱林丹汗,归附后金国以求保护,并通过三次亲征,到处逃命的林丹汗也最终病死在了青海大草原上。皇太极取得了重大成功。随后,便是皇太极先后收纳林丹汗的窦土门福晋巴特玛和林丹汗的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娜木钟。 因为窦土门福晋和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有部众、有财产,维系着众多蒙古的人心,是皇太极打天下的助力,再加上她们的出身及影响力,也决定了她们在后宫中的地位。而此时,布木布泰生活的科尔沁蒙古也给皇太极送来了一个女人,这便是她的亲姐姐海兰珠。一时间,皇太极的后宫里便一下子增加了三位尊贵的大福晋。 那么,这对原来的中宫皇后和东西二宫妃的地位又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皇后哲哲毕竟是元配嫡妻,哪怕没有儿子,哪怕皇太极有再多的女人,她的地位总是不会轻易动摇的。而布木布泰,也就是福临母亲的地位就没有那么稳固了。 果然,在宣布五宫时,布木布泰果然位于了五宫之未。虽然她嫁给皇太极的时间,比姐姐海兰珠、贵妃娜木钟、淑妃巴特玛都要早,还为皇太极生下了三个女儿,且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小福晋。 便是在此,布木布泰同样没有丝毫的情绪外露。不过,她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因为她已经从丈夫皇太极那里学到了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毅力。所以,她绞尽脑汁,也很快从姐姐海兰珠受专宠的缝隙中争取到了机会,在海兰珠的儿子(即皇太子)出生前的两三个月时间里,她又再次怀上了,并最终生下了儿子福临。 就仿佛“神”安排的一样,也在福临降生的前两天,被皇太极视如心肝的皇八子却不明不白地夭折了。 所以,尽管终于生下了儿子,但面对当时极其复杂和悲痛的局面,她不敢表现出一点欣喜。相反,她要和大家一样显出悲痛惋惜,并且即便是在月子时,她还频频遣人去向失去儿子的亲姐姐和丈夫致以衰悼和慰问,表达出她无限的悲伤——和他们一样的悲伤。 但在她的心里,也只有天知道,却是无比的踏实。 所以,话到最后,也完全可以这样总结说,这是一个无比有耐力和无比有心机的女人,是一般女人所无法比拟的。
    煮酒论史
  • 先后将姑侄三人同时嫁给皇太极,博尔济吉特家族最大动机到底是什么?
    身为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家族先是于万历四十二年(1615年),将第一个女人额尔德尼琪琪,即哲哲,嫁给了爱新觉罗家族的皇太极(皇太极登基后,也封这个女人为大福晋 )。但九年之后,即天命十年(1625年),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家族又将第二人女人,即哲哲的亲侄女——时年13岁的布木布泰再次嫁给皇太极。又过去九年,即“天聪八年(1634年),博尔济吉特家族更是把科尔沁部最美丽的女人,时年已26岁的海兰珠嫁给了皇太极。 到此,博尔济吉特家族一共将亲姑侄三人同时嫁给了一个男人。 那么,作为科尔沁部黄金家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家族,为何一定要将三个女人同时嫁给皇太极呢? 当然,出于政治联姻的目的是毋需置疑的。可除去政治联姻之外,博尔济吉特氏家族更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目的吗? 首先,当初哲哲嫁给皇太极时,自然完全是出于科尔沁部要联结后金国的目的。只可惜,这位哲哲生下的第一个孩子却是一个女孩儿。当然,就是后来,哲哲为皇太极所生下的另外两个孩子,也皆是女儿身。 于是,就在哲哲生下第一个女儿的当年,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家族便又给皇太极送来了第二人女人——布木布泰。因为在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家族看来,联姻的最根本象征,就是要与爱新觉罗家族生下一个有着双方血脉相融合的儿子。这也是最令博尔济吉特家族最引以为荣的事情。 所以,在之后的九年,布木布泰的表现也同样令科尔沁部的博尔济吉特家族大失所望,因为她生的三个孩子也皆是女儿。所以,到天聪八年(1634年),也就是在布木布泰生下第三个女儿的第二年,博尔济吉特家族便再将第三个女人(即海兰珠)送到了盛京,与皇太极成婚。 应该说,此时的博尔济吉特家族已经找不出更合适的女人了。因为嫁过来的时候,海兰珠已经是26岁了。或者说,这个年纪,应该已不是初婚,但以科尔沁格格的身份而言,嫁的也不该是无名之辈。所以,也有人推论,海兰珠的前夫,很有可能也是察哈尔蒙古的人,甚至有可能也是林丹汗。 但是,无论如何,科尔沁的王公们对于这位貌美无比的女人寄予了最充分的厚望,那就是期待她能获得皇太极的恩宠,生下融合着爱新觉罗与博尔济吉特血脉的继承人。
    煮酒论史
  • 皇太极时期凤凰楼后生活区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不说出怕你很难知道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即清朝初期的皇宫。盛京皇宫始建于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因为在努尔哈赤后期,盛京皇宫才开始起步建设。所以,真正入驻盛京皇宫的第一任皇帝,自然就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了。 所以,在皇太极正式称帝后,也于同年七月初十日 ,在崇政殿举行大典,特别册封了他的五大福晋。她们分别是:清宁宫中宫大福晋哲哲,也称皇后;东宫大福晋晋海兰珠,称宸妃;西宫大福晋娜木钟 ,即原察哈尔多罗大福晋囊囊太后,称贵妃;东次宫侧福晋巴特玛,即原察哈尔窦土门福晋,称淑妃;西次宫侧福晋布木布泰为,称庄妃。 皇太极不但给了五大福晋封号,在后宫也给她们划出了各自的生活区。 那么,她们的生活区又是如何划分的呢? 都知道,盛京皇宫有座凤凰楼,凤凰楼后一组建筑在高台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又称台上五宫,就正是他们的生活区。正中建筑叫清宁宫,由皇后哲哲居住,这也是五宫之主位;东宫也叫关雎宫,由宸妃海兰珠居住;西宫又叫麟趾宫,由贵妃娜木种居住;东宫下首为次东宫衍庆宫,由淑妃巴特玛居住;西宫下首为次西宫永福宫,由庄妃布木布泰居住。 当然,话说到此,还没有说到后宫最神密的所在。 后宫最神秘的所在,自然还是随着皇太极的出场而出现的。 每当皇太极进后宫,首先伴随的是皇太极随驾侍卫的开路呼喊声,还有众宫婢的纷纷禀告声。随后呼喊声和禀告声,便是五宫妃子率领各自的侍从,快步走出各自宫门,准备迎接迎驾的仪式。紧接着,便是在众妃子的迎驾仪式中,皇太极出现在凤凰楼的后大门,开始直奔清宁宫而来。在清宁宫,先是与皇后哲哲同坐,接受众妃子的请安拜礼。之后,便是皇太极的自由选择了。他会按着自己的心情和喜好,随后走进哪个妃子的暧阁。 当然,随着后人对皇帝生活的解读,这已算不上什么神秘所在。可是,在当时,皇帝的私生活绝对的神密和不被外人所知。
    煮酒论史
  • 多尔衮提出要福临继位,除政治上的野心,最根本理由又在哪儿呢?
    皇太极死后,他的第九子福临继位。而争位的多尔衮和豪格似乎都没有取胜,但从根本上说,还是多尔衮胜了。因为继位的福临还只是一个6岁的孩子。由多尔衮与济尔哈郎共同輛政。而最为关健的还在于,与多尔衮共同辅政的济尔哈郎,首先是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的儿子,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属旁支。这是从出身上被多尔衮压了一头。 另外,无论是政治才能,还是军事才能,济尔哈郎又都逊色多尔衮一大截。所以,福临继位后,他先是与多尔衮共同辅政,但很快,多尔衮便凭借卓越的政治和军事才能,以及在国内外拥有的广泛影响和威望,就把济尔哈郎排挤在外,成为主摄政王。 所以说,这次争位,最终胜利的还是多尔衮。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即皇太极除了嫡长子豪格外,其实另外还有好几个儿子,多尔衮为何单单就提出要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继位呢? 或者,再进一步讲,单从年龄看,在皇太极的几个儿子中,当时比福临大的还有叶布舒(时十七岁)、硕塞(时十六岁)、高塞(时七岁)、常舒(时七岁)等四人,多尔衮为何又单单选福临继承皇位呢? 首先,一种说法,是多尔衮与福临之母、永福宫漂亮的庄妃早有私情,在庄妃的周旋下,多尔衮便将其子福临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其次,在满族,是极其注重嫡、庶之分的。即所立皇子的母亲必须是地位较高的五宫正妃。而不是没有徽号的侧妃或庶妃所生之子。 而在五宫正妃中,清宁宫正宫、皇后博尔济锦氏只生下了三女儿,位于其下的是关雎宫宸妃博尔济锦氏,就是福临母亲的姑母,也曾生有一子。但不幸的是,她生下之后末来得及命名就夭折了(她自己也在三年后病逝)。排在第三位的是麟趾宫贵妃博尔济锦氏,生有一子一女,其子即博穆博果尔。第四位是衍庆宫淑妃博尔济锦氏,无子无女,只抚养了一个蒙古养女,还最终嫁给了多尔衮。第五位才是永福宫庄妃博尔济锦氏——福临母亲。 所以,若从年龄上排序,除嫡长子豪格,第二位就是福临了。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皇太极生前最喜欢的女子有两个,其一是宸妃博尔济锦氏,此人贤淑文静,与太宗感情极深。皇太极生前曾取《诗经》中以表达爱情著称的“关关雎鸠”诗名,来为她所居宫室命名。其二便是福临的生母庄妃。此人在五宫后妃中最为年轻,且又美貌动人,聪明伶俐,她善于体察皇太极的心意,因此很得皇太极宠爱。特别是宸妃死后,他就成为皇太极晚年生活中的惟一爱妃。这二人本一姑一侄,且都只生有一子,但宸妃之子不幸夭亡,庄妃之子福临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提出由他来继嗣,应该是符合先帝心愿的,诸王也无话可说。 最后,符合以上两个条件的,其实还有一人,那就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博穆博果尔,也是皇太极的最后一个儿子。当时不过两岁多。其母博尔济锦氏甚至比永福宫庄妃地位还要高。那么,为什么多尔衮没有提出博穆博果尔作为皇位继承人呢?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 其一,麟趾宫贵妃和衍庆宫淑妃从前皆为察哈尔林丹汗的妻子,后来为清军俘获,代善等劝皇太极纳之,后来分列五宫后妃中的第三位和第四位,如此以来,他们位虽高,但她们毕竟不是皇太极的原配,在人们眼中的地位也就不甚高贵。 其二,麟趾宫贵妃并不太被皇太极宠爱,她和衍庆宫淑妃之所以被皇太极安排在永福宫庄妃之上,其政治上的需要可能远比夫妻感情的因素要大得多。也就是说,这是为招徕蒙古诸部的手段,其实际地位当低于她的名号。 其三,博穆博果尔才两岁,虽说多尔衮是想通过辅佐幼主而最终达到篡位的目的,但太子过小也不好弄。比如,举行仪式时,总不能由他母亲抱着,连起码的场面也应付不了吧? 所以说,福临在当时被选中,绝非偶然,也绝不是凭多尔衮的信口道来,而是当时诸王利益最终平衡的结果。
    煮酒论史
  • 福临继位,为何诸王大臣只得同意济尔哈朗和多尔衮摄政而非他人呢?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驾崩。八月二十六日,由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睿亲王多尔衮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这时,问题出现了。 即福临继位,为何诸王大臣只得同意由他俩摄政,而不是由豪格、多铎或代善等人摄政,或与他们一同摄政呢?或者说,符合什么样的条件,才能达到辅政王的条件呢? 先说多尔衮。从历史的因素看,应该说,多尔衮是牺牲了皇位继承权而出任辅政王的,也是退而求其次的意思。当然,他争夺皇位,更是代表两白旗的利益。此时,他出任辅政也同样是代表着两白旗。从这个角度讲,多尔衮出任辅政,也体现着最高统治阶层中各派势力的一种均衡。所以,既然多尔衮已代表了两白旗利益,他的两个亲兄弟多铎和阿济格自然就不能再同时出任辅政王了。 其二,同理,既然福临已经继位,他代表的自然也是两黄旗和正蓝旗的利益,他的同父异母大哥豪格也就不能再出任辅政了。或者说,豪格若再出任辅政,这种利益均衡就会被打破,不但多尔衮这一支不会答应,就连代善等其他诸王大臣也不会同意。 其三,不过,能不能就由多尔衮一人担当辅政王呢?当然不行。因为一边是六龄幼主,一边是雄才伟略的叔父,难免会出现大权独揽、个人专政的局面。这也是所有诸王大臣最不愿看到的。 那么,谁又是制衡多尔衮的最佳人选呢?应当说,早在皇太极活着时,尤其是随着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在权力上的彻底 消失,以及随着大贝勒代善的年高力衰,新兴起的年轻贝勒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豪格、济尔哈郎便越来越成为皇太极所依重的对象。 也正如前面所说,这时候,由于福临和多尔衮的位置已经被确定,多尔衮的两个亲兄弟多铎和阿济格自然就不能再出场。同理,福临的同父异母哥哥豪格也同样不能再出场。如此以来,皇太极生前最依重的四大贝勒中,也只剩济尔哈朗一人了。 而对于多尔衮来说,济尔哈朗容易对付,他又曾是豪格的坚定支持者,拉他上来,两黄旗的人必定无话可说。关键还是,把他放在第一辅政王位置,新的三成员班子方案更容易被诸王贝勒通过。 其四,也是最后一点,对于满朝文武来说,由济尔哈郎和多尔衮二人出任辅政,并不出乎他们的意料。因为在皇太极晚年最信任和最重用的也正是这两个人。可谓是当年群臣之首,而且是济尔哈郎排第一,多尔衮排第二。
    煮酒论史
  • 皇太极称汗,代善起了关键作用。福临登基,代善的作用却少有人知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十四日,皇太极死去五天之后,人们也从突然“驾崩”的震惊中很快清醒过来,开始思考谁来当他的继承人问题。 同一天,掌握实权又觊觎皇位的多尔衮就来到三官庙,召见内大臣索尼讨论皇位继承人。索尼是皇太极一手提拔起来的干部,对皇太极忠心耿耿。所以,他不顾多尔衮的个人欲望,以“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而一口回绝了多尔衮。随后,又是是豪格的人找到索尼,指名要他拥护豪格。一时间,争权斗争从单个人的联系也飞速扩大起来。 第二天,诸王大臣便在停放皇太极“梓宫”的崇政殿议事,讨论继承人问题。 一开始,内大臣索尼和巴图鲁首先提出立皇子(即倡议立皇太极的儿子,并未说明立豪格)。多尔衮则命令他二人暂退。多尔衮的两个同胞兄弟则要求立多尔衮为皇帝,多尔痛犹豫不决,没有立刻答应他二人的请求。 多铎见多尔衮犹豫,便要求立自己皇帝,多尔衮反对。多铎便转移目标,又提出:“不立我,论长,当立礼亲王(代善)。” 代善老成持重,从讨论一开始就一言未发,见争论到自己头上,他才把经过认真考虑的想法公之于众,他说:“睿亲王如应允,当然是国家之福;否则,应立皇子。至于我,年老体衰,难得胜任。” 身为当时努尔哈赤家嫡亲家族中年岁最长的代善,他的这个发言,无疑为继承人定了基调。即明确表示了不同意兄弟继位,并最终拥戴皇太极的第九子六岁的福临继承皇位。 这是其一。 其二,尽管最终拥立福临是各派势力充分较量后的结果,但仍有一部分人公开或暗地里表示反对。这其中就包括代善的儿子硕托和孙子阿达礼。 他们对拥立稚童福临心有不甘,即便盟誓之后,仍是积极活动,企图把多尔衮推上皇位,改变既成事实。代善则严厉警告他们说:”既立天誓,何出此言?更勿生他意!“ 而豪格呢,见到两黄旗大臣一立了弟弟福临,便不再坚持拥立他,更是愤愤不平。他手下杨善、伊成格、罗硕、俄莫克图等也纷纷表示愿为豪格效死。 面对这些人对新政权的挑战,新统治集团的核心人物多尔衮和济尔哈朗,自是主张坚决打击。济尔哈朗更是下令将只是表示对立幼帝不满的镇国公艾度礼和他的妻子及其子海达礼一齐斩首,家产人口全部没收。对豪格也实行剥夺夺所属七牛录,罚银五千两,废为庶人的处罚。其死党杨善、伊成格、罗硕、俄莫克图等更是全部被砍头,其他知情者安泰、夏塞等俱遭鞭责。 为确保上下一个声音,一个步调。对于支持多尔衮的人,代善和济尔哈朗也主张重罚,多尔衮一见,自是更不能心慈手软。于是,将代善的子孙硕托和阿达礼依扰乱国策和叛逆罪被处死。阿达礼的母亲和硕托的妻子因结党助逆,也与同谋的吴丹一起处死。 事情到此,为果断处理可能出现的内乱,在皇太极死后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多尔衮和济尔哈朗就在代善的协助下,完成了满州最高权力机构的平稳过渡。 代善这一支也为此牺牲了至少五条生命。
    煮酒论史
  • 皇太极死后,为何多尔衮能够一直扮演争位的主角?
    皇太极死后,按照中国传统习俗,由皇太极嫡长子豪格继承皇位,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况且,当时豪格已三十五岁,甚至比多尔衮还要大着三岁。另外,论文治武功以及做出的贡献,豪格其实也并不逊色于多尔衮。在群臣中,也有着很高的威信。 那么,为什么他在这场争位角逐中会彻底失败(连个摄政王都未捞到),而多尔衮却能一直扮演争位的主角,并能最终做到“皇父摄政王”的位置呢? 首先,在努尔哈赤活着时,他的母亲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就有宠于努尔哈赤,同努尔哈赤相依为命二十六年。皇太极母亲叶赫那拉氏死后,阿巴亥便位于大妃,也称汗后。也是爱屋及乌的缘故,多尔衮很小就深受父亲努尔哈赤的喜爱,且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分给他掌管全旗。八岁起,便开始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还有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等众兄弟一起,作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一句话,在很小的时候,多尔衮就拥有很高的地位。 其次,在努尔哈赤病危时,顺太子河乘舟而下,特派人请多尔衮的母亲阿巴亥前去会面,在浑河相遇。二人相会,必谈到汗位继承问题。而且很可能在当时就确定了多尔衮为汗位继承人。朝鲜史书也是这样记载的,即努尔哈赤临终前对代善说:九王(多尔衮)应立为汗,他一时年幼,可由你(代善)摄政,以后再传给九王。代善为防止“嫌逼”,最终拥立了洪太氏(皇太极)。 皇太极在这场争位斗争中获胜,年幼的多尔衮成为失败者。也正因为这个背景,到了皇太极死后,有些人仍认为多尔衮应当登大位当皇帝。 再次,多尔衮聪明过人,才智出众。在皇太极时代就曾多次任命为领兵大将军,征朝鲜、蒙古,讨伐大明,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尤其在管理国家和历次征战中,都表现出了极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在高层有着很高的威望。皇太极也曾对他说过:“朕之加爱于尔,过于诸子弟,良马、鲜衣、美馔赉予独厚。至天聪十年(1636年)正月初一新年庆贺大典时,多尔衮更是成为诸贝勒之首,率领诸贝勒向皇太极行大礼。 这一切都表明,在当时,无论是论地位、威望、权势还是实力,多尔衮都胜豪格一筹,再加上多尔衮还有叔父这个辈份,所以,他才敢于站出来与豪格抗衡,并最终战胜豪格,成为摄政王。
    煮酒论史
  • 皇太极生前,为何没有指定接班人,其根本原因在哪儿?
    努尔哈赤生前,曾先后立嫡长子诸英,二儿子代善为继承人,后来,看这两人都不成气候,这才干脆废除立储制,开始推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并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大汗的制度。 皇太极继位后,并没有按他老爹的生前指示办,而是通过以上一系列“神”操作,从根本上确立了以自己为政治权力中心的国家制度。国家执政效率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高。 接下来,问题也来了。 即然皇太极确立了一人独大的国家管理体制,那就更应该早早考虑,以后由谁来接替自己,也好让大清国更好更稳地发展下去。 可是,皇太极给出的历史答案却是没有。 那么,皇太极又为何没有早早指定接班人?或者说,他不早早指定接班人,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又在哪里呢?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皇太极绝没有想到自己会死得这么早和这么突然。他应该觉得需要自己亲自去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从大的方面讲,他的政治改革还远远没有到位,他的代明称帝的理想还远远没有实现。从小的方面说,最近,阿巴泰征明所掠获的堆积成山的财宝他还抽不出时间好好查阅一番等等。或者说,也就在刚离世前的这个下午,他才刚刚只是从中选取了最好的缎匹,赏赐给了科尔沁来朝的福妃、贤妃及固伦公主、诸福晋等。 总之,一句话,需要他亲自己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他不认为自己会突然死去。所以,接班人的问题还根本没来得及考虑。 其次,作为努尔哈赤活着时最喜欢的儿子之一,多尔衮早在八岁起,就开始与他(皇太极),还有阿敏、莽古尔泰、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等众兄弟一起,作为和硕额真共议国政。 这是一道暂且无法越过去的“坎”。或者说,多尔衮在他的众子侄中,是下一个接班的最佳人选。也是他皇太极这一枝亲族中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之一。无论从智慧,还是实力,都是众兄弟和众子侄中最出众和最优秀的一个,在某些方面都不在他之下。当然,最关键的还是,他还不能象当初对待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那样来对付多尔衮。因为他还有很多可利用的价值。 或者再进一步讲,现如今,还没有出现更优秀和更可靠的子侄来代替多尔衮,甚至包括豪格等——他的几个儿子都不是多尔衮的对手。所以,在接班人问题上,活着时的皇太极,更多的时候应该还在犹豫不决。 再次,群臣中,也并没有谁首先提出这个问题(历史档案中还没有查到相关记载)。这说明,他们仍一直看好皇太极(或者说根本不敢提这个问题)。所以,接班人问题,在皇太极时期,还不是一定要摆上国家议事日程的最重要问题。 总之,在以上种种情形之下,直到皇太极突然死去,接班人问题才真正成为大清国的一件大事,也因此引来了一场大的争端。
    煮酒论史
  • 已称汗的皇太极,为何又急于当皇帝,这个原因不说出怕你很难知道
    后金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皇太极得知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病亡于青海打草滩,其所遗十多万兵马分崩离析。一部察哈尔官民进入明境,往投明朝。林丹汗之子额哲也准备投明而去。 获知这一消息的皇太极,自是不甘让若大一个部落去归附明朝。于是,于天聪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派多尔衮、岳托、萨哈磷、豪格为统兵元帅,率精兵一万直奔青海去招抚。大军首先兵临林丹汗大福晋囊囊太后居住的西喇朱尔,招降囊囊太后,争得了部分察哈尔部贝勒的归附。紧接着,又兵临苏泰太后和额哲居住的托里图,包围了苏泰太后的营帐,后经多方劝降,终于使苏泰太后和额哲率部出营投降。 回军后,皇太极更是率福晋、贝勒、诸大臣出迎数十里,并于阳石木河南冈筑坛、设幄,举行盛大隆重的凯旋欢迎仪式。也正是在此次欢迎仪式上,苏泰太后也将一颗失落二百多年的绝世奇宝——历代帝王传国玉玺“制诰之宝”呈献给了皇太极。 据苏泰太后讲:这颗“制诰之宝”,原藏于元朝大内,至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欢帖睦尔)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攻打北京,元朝灭亡,元顺帝携带这颗传国玉玺离开京都逃至沙漠,崩于应昌府,此宝物从此遗失无人过问。 都知道,“制诰之宝”,自古被汉民族认为是天锡之宝,天命帝王的标志,一统天下的象征,也是历代帝王争夺的天符瑞器。 很早就熟知汉文化的皇太极接过玉玺后,自是激动万分,且跪于高坛前,拜天而呼:“‘制诰之宝’,传国玉玺,历化帝王承天之瑞。今日,天以此玉玺畀朕,信非偶然啊!” 这时候,皇太极其实已称汗九年,三个大贝勒哥哥都一一被他扳倒。长期依附于明朝的朝鲜国王,已向他称弟纳贡。明朝在辽东的防御全面瓦解,明军中杰出的统帅将领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都败在他的手下。蒙古诸部,甚至连一向自居老大的察哈尔部今天也低头归附。如今,这颗“制诰之宝”的应时获得,被皇太极认为,应是天命的昭示。于是,他连夜召见范文成,并于当夜就与他一起定下了“侵扰、等待、建号、建制、顺应这颗‘制诰之宝’的天命昭示,借‘中原暴民(农民起义)作乱’的合力和助力,取代明朝”的称帝计划。 最后,又是在范文程的全力筹划下,皇太极也于天聪十年四月开始,顺利即皇帝位。受“宽温仁圣皇帝”的尊号,改元崇德元年,定国号大清。
    煮酒论史
  • 崇德八年皇太极的突然离世,到底哪一种说法更接近历史真实?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九日,像往常一样,忙碌了一天的皇太极,回到清宁宫自己的住处(暧阁),当天夜里亥时(即晚上九点至十一点),他便突然死在了自己暧阁的南炕上。死时,还仍是端坐的姿势。 所以,在后来有关清代官修的史书中,有关清太宗皇太极死的记载都是“无疾而终”。当然,也正是这样的一种定论,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进而产生了种种猜测。 不过,最肯定的一种说法,是说皇太极是病死的,而且他的病症已经出现了很长时间,只是清代官方史书都没有很明确的记载罢了。 那么,有关皇太极出现病症的相关记载都有哪些呢? 首先,皇太极第一次出现重大病症,应该是在崇德五年。因为在这年七月二十七日,历史记录中第一次出了“圣躬建和”,并开始到安山(鞍山)温泉疗养。 皇太极第二次出现重大病症,是在崇德六年八月,松山大战前。明朝十万大军排山倒海而来,清军难以抵抗,前线一再告急,皇太极调集各路军马,定于八月十一日新征,但随后又忽然推迟三天。这么紧急的战事,为患病而滞留日期,可以想见,当时皇太极应该病得不轻。延至十四日,以致在仍流鼻血的情况下,还是不得不出发,更说明他当时病得确实很重。 到崇德七年(1642年)十月二十日,历史记载中又再次出现了”圣躬违和,肆大赦。凡重辟及械系人犯,俱令集大清门外,悉予宽释。“你想想,如果皇太极病得不重,自然不会用大赦天下和向天祈求痊愈,而且清廷的官员们也就此提出建议,减轻皇太极的政事活动,皇太极还很快准许。由此也可见皇太极当时确实病得不轻,短时间可能很难恢复。 那么,皇太极又到底死于什么病呢?其实,朝鲜史书的记载最有说服力。 按照朝鲜史书的记载,皇太极患有风眩,用药为竹沥。竹沥主治化痰、去热、解烦闷等病症, 而皇太极操劳一生,晚年诸事又更加繁重,再加上宸妃之死,引发情志不好,痰炎上升,必然眩晕,血热上涌,头昏眩等。而平时若痰火重,又容易引起中风疯,高血压,以至猝然死亡。 应该说,皇太极所患病症不会出了这个范围,而且可能还是造成突然死亡的主要诱因。
    煮酒论史
  • 松山锦州被困,明朝准备与清议和,若崇祯坚持议和,结局会怎样?
    明崇祯十五年(崇德七年 1642年)正月,正当清兵围困松山城和锦州城时,迫于压力,崇祯皇帝听从兵部尚书陈新甲意见,决定派人与清朝秘密议和,并最终由皇太极给出了五项议和条件: 一、两国有吉凶大事,则当遣使交相庆吊。 二、每岁贵国馈黄金万两、白金百万两;我国馈人参千斤、貂皮千张。 三、若我国满洲、蒙古、汉人及朝鲜人等,有逃叛至贵国者,当遣还我国;贵国人有逃叛至我国者,亦遣还贵国。 四、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两国俱于此互市。 五、自宁远双树堡垒土岭界北,至宁远北台,直抵山海关长城一带,若我国人有越入、及贵国人有越出者,俱加稽察,按律处死。或两国人有乘船捕鱼海中往来者,尔国自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沿海至黄城岛以西为界,我国于黄城岛以东为界。若两国有越境妄行者,亦俱察出处死。 除此之外,最后,皇太极在致崇祯帝的书中还这样写道:”倘愿如书中所言,以成和好,则我两人或亲誓天地,或各遣大臣代誓,尔速遣使赍和书及誓书以来,予亦遣使赍和书及誓书以往;若不愿和好,再勿遣使致书,其亿兆死亡之孽,于予无与矣。” 应该说,在当时,明朝正处于救困无术之际。而在当时,清朝的情况其实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首先是皇太极有了议和意向,明朝马上跟进。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以上条款,对于皇太极而言,他的议和应该是真实可信的,并非象袁崇焕时,双方议和的目的都是各怀鬼胎。 所以说,在当时,如果崇祯帝坚持议和,而非为了维护自己所谓虚假尊严而首鼠两端,即见一些言臣反对而立即改变主意。那么,单就明朝一方,是完全可以出现以下几种向好局面: 首先、山海关外,即辽东一线,从此之后在一个时期内再不会有战争发生,辽东人民可不再疲于奔命,从此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山海关外,宁锦一线防御也可进一个休整期。 其次,从此之后,明朝也可腾出手来着手治理国内的混乱局面,尤其是各地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运动。 再次,就是议和之后,明朝与清朝即便是对立。这种对立也能让明朝在僵持中多活一些时日,而不至于很快灭亡。 你说呢?
    煮酒论史
  • 皇太极夺宁锦三战三败,为何最终取胜?其中还有这些鲜有人知之处
    自天聪元年(明天启七年,1629年),皇太极亲率八旗大军进攻宁州、锦州惨败之后,至崇德三年(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整整十年之中,清军虽曾多次深入明朝腹地,攻城略地,搅得半个中原不宁。但每一次又都不得不退回关外。而在辽西,自从皇太极夺取大凌河城之后,即被阻滞于锦(州)、右(屯卫)之间,一直毫无进展。因此,夺取宁锦,突破这种僵持局面,便成了清朝确保辽东,入逐中原的关键。 于是,首先是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正月二十日,降清汉官、都察院参政祖可法、张存仁、理事官马国柱、雷兴等,极尽讨好之势,一同向皇太极陈奏了一篇“治国进取大计”,提出了治国、进取和讲和三个方面的建议。其中,仅“进取”部分,就重点提到了如何攻战宁锦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是从明朝投降过去的官员,对明朝内部及宁绵防御再熟悉不过,所以,许多地方自是一语中的。 不过,皇太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完全采纳他们的意见,但最终还是决定实施先围困宁锦,后加以攻取中原的战略。 所以,崇德五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六月初,皇太极开始围困锦州城。 此时,明朝兵部也早已急令担任蓟辽总督的洪承畴尽快“设计解围(绵州)”。同时,也要求锦州守将祖大寿随时准备提兵马出入锦州、松山、杏山之间,会同集结来的七镇煺锐“合力救锦”。 崇德六年(明崇祯十四年,1641年)四月,蓟辽总督洪承畴开始指挥七镇劲旅六万余人进至松山、杏山,并派遣水师截夺从朝鲜运粮给清军的粮道。之后,在与清军的不断作战中,更是三战三捷。一时间,引起皇太极和诸王贝勒大臣的高度关切。 这时候,又一个降清明将石廷柱出现了。他给皇太极及时上了一份破援兵、取锦州的之策的长文。这位在天命七年(天启二年 1622年)降清的原明广宁守备,对明清双方战守特点自是都了如指掌,尤其对辽西态势更加熟悉,所以,石廷柱奏上的取锦州,破援兵的作战建议,当时皇太极虽未做出明确反应,但其后从清兵攻取宁锦的作战部署和战法上,却能看出石廷柱提出的战略、战术起到了很大作用。 此时崇祯帝的做法,也进一步加速了宁绵的最后丢失。此时他要求洪承畴“刻期进兵”。一时间,洪承畴也只得放弃之前所坚持的“可战而后可守”的“持久之策”,于同年的七月二十六日,亲率六万精兵先行,其余兵马随后跟进,到松山城集结,自此松山决战很快打响。 松山决战的惨烈自不必说。自八月二十一日夜,到二十六日,四、五天内,明军十三万主力覆没殆尽。其余则继续被困于松山城中。这其中以洪承畴为首,以下有巡抚邱民仰、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祯、通判袁国栋、朱廷榭、同知张为民、严继贤、总兵王廷臣、曹变蛟、祖大乐等及士卒万余人。 按说,此时有了明朝侍郎沈廷扬从天津海运来的足够统持几个月的粮饷,松山还不至于丢失。松山丢失不了,锦州也很难丢失。 可是,又是暗中降清的人出现了,他便是松山副将夏承德。由于他的出卖和暗中勾结,不但造成松山最终丢失,锦州无法再守。更是造成除总督洪承畴和总兵祖大乐被押往沈阳外,其余包括巡抚邱民仰在内的大小官员和士卒三千多人全部被杀。
    煮酒论史
  • 同是反间之计,为何袁崇焕会被皇太极离间杀害,黑云龙却不能?
    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称帝前,诸王贝勒大臣及外藩蒙古十六部四十九贝勒曾合辞劝进,唯朝鲜国王李倧不愿拥戴,并颇有贬词。当时皇太极便决定征服朝鲜。但顾虑明军从后面牵制和出兵支援朝鲜,因此又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掠明朝京畿。 同年七月初五日,清兵便从延庆入长城。七月初八,清兵逼近西山,攻打巩华城,该城守将姜瑄用火炮轰击,清兵退却。一时间,清军继续南下,准备攻打北京城。 此时,镇守北京北门(德胜门、安定门外)一带的是于崇祯二年(1629年)冬,在永定门之战中曾被后金俘去,后来又设法逃回的守城副总兵黑云龙。 因为黑云龙作战一向勇猛,很令前进的清军深感畏惧。于是,清军便再次实用反间之计除掉黑云龙。他们故意给黑云龙送去了一封信,假装约他作为清军的内应攻打北京城,以引起明朝廷怀疑,假借反间之计除掉他。 可是,这一次崇祯帝却并没有上当。不但没有上当,他便命黑云龙将计就计,伪装投清,并设伏于西山附近,引诱清军深入。果真清军中计,大败后连忙退走良乡。 那么,话说到此,问题也来了。 七年前的天聪三年(明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首次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为除掉劲敌袁崇焕,那时候的皇太极也同样施反间之计,让刚愎自用的崇祯帝最终上当,并最终将率师入卫北京的袁崇焕处以碟刑而死。 那么,这一次,甚至对曾被清兵关押一年之久的黑云龙实施反间之间,崇祯皇帝却为何不再上当受骗了呢? 首先,那时候,刚刚当上皇帝的崇祯帝对任何事情的认知还相当肤浅,而处理起问题来却又显出绝对地自信和简单,且视皇帝权力为万能,从不考虑其中的复杂关系。一旦认定袁崇焕投敌,尽管证据不足(只听两个宦官杨春、王成德的口述),也很难更改他的认知。 其次,当时他寄予袁崇焕的希望过大,给予袁崇焕的权力也过大,其中就包括许多明军精锐都掌握在袁崇焕手中。一旦面临京城危急这样的局面,他便突然感到很难调动兵力,再加上袁崇焕一心想保卫京城和皇上,难免在指挥上多处失误。这就让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更加担心和怀疑。一时间,首先夺下袁崇焕的兵权便成为第一要务。 再次,明朝后期,朝堂上下多奸诈之臣,见崇祯帝已将袁崇焕打翻在地,自是要踏上三脚,再落井下石一番,以致令袁崇焕最终受碟刑而死。 至于到黑云龙时,毕竟已过去7年,一方面崇祯帝已经成熟许多,最关键的还是黑云龙并不象袁崇焕那样,手握重兵。 再者,对于清兵攻打北京城,崇祯帝已有了成熟经验,如到七月初十,清兵屯驻于沙河、清河,即便是昌平叛军逼近西直门,也未见崇祯帝慌张,而是命兵部传檄调兵入援,即征山东总兵刘泽清五千人、山西总兵王忠、猛如虎四千人、大同总兵王朴、保定总兵董用文各五千人、山永(山海关、永平)总兵祖大寿一万五千人、关、宁、蓟、密各总兵祖大乐、李重镇、马如龙共一万七千人明军勤王。 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崇祯都不担心黑云龙到底会不会反叛。
    煮酒论史
  • 从用汉军打头阵到组建八旗汉军,皇太极用意之深或许你根本猜不透
    都知道,因为明朝降清将领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还有后来的吴三桂等,因为每逢打仗,都会率领自己的部队,冲锋陷阵在八旗兵的最前面,为清朝夺取大明江山屡建奇功,最后不是封候便是封王,如孔有德被封定南王,耿忠明被封靖南王,尚可喜被封平南王,后来的吴三桂则被封为平西亲王等。 所以,后来便有人认为,因为明朝降清官兵在八旗兵面前低人一等,打仗时只能冲杀在八旗兵的前面先去送死。不过,如果你果真这么认为初期的清朝,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要知道,早在皇太极时代,他对明朝归降官兵那可是格外看重的。所以,当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先后归降后,他甚至都没有打乱他们的编制,原封不动地继续让他们当统帅。不但如此,还给出他们种种优待,让他们无“低人一等”或惧怕歧视的感觉,也因此得到了广大汉兵的拥护,打起仗来,那也是格外地卖命。 至于每逢打仗,都会让汉兵冲在前面,在当时,其实也是另有原因。那还是皇太极从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率领明朝降军的军事演练中,很快发现了汉兵的一种不可替代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在“谙水战,习地利”方面,无论如何都是满族骑兵所无法企及的。 不仅如此,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从满族中征兵已远远不能适应大规模作战的需要,皇太极便又决定从他统治下的辽东汉人以及打仗归降的明朝官兵中征收。所以,在孔有德、耿忠明归附不久,即天聪七年(1633年)七月一日,皇太极又很快组建起一旗专门的汉军,并由汉官马光远统领,旗帜用黑色,这也正是清朝开始建立汉军旗的开始。随后,又创建起八旗汉军。 皇太极创建八旗汉军的目的,其实还有更深一层且说不出口的用意,那就是他要借助新建起来的汉军八旗(包括蒙古八旗),来消弱、分割八旗满洲诸王贝勒的权势,从而打破他们对军队的垄断 ,借此也削弱他们与皇权相抗衡的手段和依靠。 当然,这也是皇太极为巩固自身权力中心的地位,充分利用汉军的作战能力,来制衡八旗军和诸王贝勒的最大用意。所以,在后来,归附清朝的汉人军官被封王封候的很多,原因也在于此。
    煮酒论史
  • 萨尔浒战役后,因连年战事,辽东到底有多惨,说来怕超出你的想象
    在明王朝以前,辽东历经各王朝的不断开发,已经成为东北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尤其自明朝朱棣建都北京以后,辽东更是成为“九边”重镇,护卫“神京”的藩屏。为此,明朝开始在这里大规模屯田,以军屯、民屯两种形式,广泛开发土地资源,经济更是得到突飞猛进发展。 如永乐年间,粮食收成就从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的五十三万石,增至永乐十年(1412年)的七十一万石。呈现出粮食充足,不仅可以提供给本地区十余万驻军食用,还经常支援关内(山海关)。最富庶的辽阳地区更是“岁有余羡,数十里阡陌相连,屯堡相望”。 但是,随着明朝中后期政治经济腐败,尤其是守边将吏的严重腐败。屯田开始出现荒废,辽东的繁荣景象也随之出现每况愈下的局面。再加上建州女真兴起后,连年与明朝的争战,更进一步加速了这种衰败趋势。 比如,萨尔浒战役之后,努尔哈赤又接连发起辽沈战等战役,致使整个辽东地区很快就处于了战争和衰败的双重“摧残”之下。辽东人民,尤其是辽东汉民的生命更是处在了朝夕不保的状态。如万历四十七年(天命四年 1619年)一年内,便有十余万人死亡。“或全城死、全营死、全寨死、全村死、全家死、或家死其半,子死其父,兄死其弟,妻死其夫,山骸川血,鬼哭人号。”还如“方军散之日,辽沈数城,放声大哭,惟各抱头携手,收拾包裹,待贼(指努尔哈赤)而去耳。” 一句话,随着努尔哈赤进占辽东以及屠城屠村屠寨行为的发生,辽东汉民死伤惨重。 而这一期间,辽东经济更是完全处在了瘫痪状态。 如,辽阳一带的粮草已大都被明军吃尽,耕种已子种,到处是抛弃的荒田。其他地方如锦州、义州、右屯有可屯之田却无人耕种;盖州、复州有可铸之矿而无人开采;金州、海州、三岔河口有大量鱼盐而无人收其利。总之,战争已彻底摧毁了辽东的整个经济。而广大辽东汉民呢,为躲避战祸,有的逃向辽南,有的进关,还有相当一大批辽人则逃入朝鲜或接近朝鲜的一些海岛。许多城镇、村寨空无一人。 而这种状况至少持续了四、五年之久。直到努尔哈赤真正占领辽东之后,才有所改变。
    煮酒论史
  • 满族就是女真吗?这个问题一定搞清楚,不然就很难理解清朝来历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满族也是一样。而满族初步形成的时代,又是在努尔哈赤时代。 经过四十年征战,努尔哈赤在建州女真的基础上,最终统一了建州五部,继而统一了海西即扈伦四部。到天命四年(1619年),“自东海至辽边,北自蒙古嫩江,南自朝鲜鸭绿江,同一音语者俱征服,是年诸部始合为一。”这么一片广大地域统一于一个新政权之下,他们操着相同的语音,有着相似的经济形态和生活习俗,也从此标志着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满族的初步形成。 当然,在这个刚刚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中,具有血缘关系的建州与海西女真人构成了她的主体。在皇太极正式定名满州族之前,她虽然还自称女真(诸申),但基本上已不是辽、金、元和明朝初、中期的女真族了。因为原有女真与新形成的满族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比如,在文字方面,远在金朝时,女真族用汉字笔画为基础制造了女真字,用来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后在蒙古长期的统治下,深受蒙古文化的影响,逐渐改习蒙古文字,而女真文字终被遗忘,成了“死”文字。 直到努尔哈赤兴起,他才命额尔德尼用蒙古文字作基础,结合女真族语言,创建了新的文字——满文,即无圏点老满文。到皇太极时,又命满族的杰出学者达海对满文进行改革,加上圈点,制作了新满文,称圈点满文,从而把满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所以说,有了共同的语言文字,不仅使满族成为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新的民族,而且也明显地同他的先世划清了界限,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尤其是到皇太极时,他认为,黑龙江流域所居各族人民同满族是一个祖先,语言相同,生活习俗相近。因此,在皇太极看来,毫无疑问,他们是满族的当然成员。于是,在这一时期,凡俘获的人口和归降的都编入牛录。当然,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在吸收东北各边区少数民族加入满洲共同体的同时,还吸收了相当数量的汉族加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后金建国后,他们并不禁止满汉通婚,因而在统治集团,在底层平民中,两个民族通婚的现象极为普遍,与满族结婚的汉族男女中就有的成为满族,而他们的后代也多从属于满族。 所以,到天聪九年(1635年),皇太极正式宣布定族名为满洲时,原先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界限其实早已被打破了。
    煮酒论史
  • 大清朝许多规矩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立的,不说出恐怕你很难知道
    当年,努尔哈赤突然决定迁都沈阳时,沈阳还是一座小城,根本没有可居住的宫殿,而且努尔哈赤从迁都沈阳到死,真正在沈阳生活的时间,大概也就8个月时间。所以说,沈阳故宫的大部分建筑,其实都是在皇太极时代建成的。 那么,沈阳故宫的建成,与大清朝近300年延续的一些规矩,到底又有何种必然联系呢? 话还得从皇太极说起。自扳倒三大贝勒后,可以说,皇太极也绝对处在了权力中心的位置。 为巩固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绝对权威性,除在权力行使上处处体现权威性之外,他还想法设法,努力把自己的每一项成果定型化和制度华。比如,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刚刚完成登基大典的皇太极,在给同样刚刚完工的宫殿(即沈阳故宫)各殿命名时,就把中宫命名为清宁宫,把东宫命名为关雎宫,西宫则叫麟趾宫,次东宫叫衍庆宫,次西宫为永福宫;台东楼为翔凤楼,台西楼为飞龙阁;正殿为崇政殿。大门为大清门,东门为东翼门,西门为西翼门、大殿为笃恭殿。 同时,还规定内门、两翼门及大清门,设守门人役,令严加看守,稽察出入人等。内门只许守门人役常值,不容许闲人进来,值日官负责检查。又命各官及侍卫、护军,晨夕入朝,皆集于大清门。门内外或坐或立,不许对阙北阙,不许坐立御道中,惟于御道左右,相向坐立。自大贝勒以下,出入由左右两阶,不许于御道行走。 从前,在许多方面没有严格君、臣之分,自登基之后,皇太极便趁着沈阳宫的建成,立下了许多规矩,即连住房、走路也都有了一系列象征皇权高于一切的制度。
    煮酒论史
  • 看看皇太极是如何收拾代善的,就知皇太极的心机有多深?
    皇太极扳倒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后,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大贝勒代善了。 代善这人有他的特点。在战场上,可以说勇猛无比,逞凶斗狠锐不可当。但在政治斗争上,代善就显得没有底气拙于心计了。总之,他这个人基本上安于本份,对兄弟们更是一贯容让。一旦出了什么差错,就会马上认错,接受批评和处罚。尤其对于皇太极,更是表现出一位兄长的仁厚。 所以,他们有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曾联手对付过心胸狭窄的长兄禇英。但为谋取汗位,很有心机的皇太极还曾暗中同代善竞争,特别是在战场上,总是争立战功。而代善作为兄长,对弟弟则很宽厚,往往会把立功的机会让给他。努尔哈赤死后,在推选汗位继承人的关键时刻,代善和皇太极诸兄弟一起逼死大妃,接着,又首先表态,拥立皇太极即汗位。 这让皇太极无限感激。继位后,对代善也很是优待,表现出不同一般的亲热。 但是,一山容不下二虎。自阿敏、莽古尔泰两人被处置后,三大贝勒也只剩代善这一股势力了。再加上,代善在后金统治时期,在集团内部享有着很高声望,同样对皇太极的独尊天下构成着不小威胁。 那么,皇太极又是如何不动声色且水到渠成地把代善“扳倒”的呢? 那还是天聪九年(1635年)九月,皇太极率诸贝勒出沈阳城,迎接多铎远征蒙古察哈尔凯旋。事情的起因是这次征察哈尔时,俘获了林丹汗的伯奇福晋。据说这个福晋貌若天仙,皇太极最终也把这个貌若天仙的福晋赏给了自己的长子豪格为妃。而此时的豪格已有妃子,说来也不是别人,正是哈达公主的女儿,即代善的亲外甥女。 可是,全朝人都知道,皇太极与这位哈达公主(即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姐姐,代善亲妹妹)一向不睦。所以,随同去迎接的哈达公主,一听皇太极把林丹汗的福晋赏赐给了豪格,也是关心女子,心里自是很不高兴,便不经报告,就暏气提前离开了。 在经过代善的营帐时,代善却叫他的妻子把妹妹哈达公主迎进帐中,又设盛宴款待她,临走时,还赠送给她好多财物。 这件事,很快便被皇太极知道了。他马上派人去责问代善,大概意思是,你们把怨朕之人哈达公主请到营中设宴馈赠,还送给马匹回去,你这是什么用心? 随后,皇太极怒气不消,也不通知诸贝勒,自行率侍卫返回沈阳。回宫后,又关闭了宫门,不许诸贝勒和大臣进见。 诸贝勒与大臣们见了自是十分惊慌,不知发生了什么大事,个个猜测是否自己做错了事,惹恼了汗?当得知皇太极发怒是因代善而起,便一齐再三求见,希望此事迅速妥善解决。 过了几天,皇太极气稍平息,就在内殿召见诸贝勒大臣和侍卫,代善也随同被召见。 但皇太极仍是紧紧抓住这件事不放。又是开门见山,当着所有诸贝勒大臣的面,历数代善的不是,一桩桩一件件不法之事,芝麻谷子的都有,一口气滔滔不绝地摆到代善和诸贝勒面前。斥责完代善,又斥责诸贝勒的不是。说完,又以辞去汗位相威胁,最后又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寝宫,命侍从关闭朝门,再次不出来。 代善和诸贝勒本来已无言以对,心里无不畏服。当皇太极又以辞去汗位相威胁,大家更是慌了手脚。因为面对早已在皇位上站稳了脚跟的皇太极,谁还敢代替他的位置,谁也不敢! 最后大家又迅速统一认识,决定将大贝勒代善立案审察,给代善定罪,并跪请皇太极出宫亲政。于是,大家很快给代善定了四条大罪。拟革去大贝勒名号,同时削去和硕贝勒职,剥夺十个牛录所属人口,还罚有雕鞍的马十匹、甲胄十副,罚银万两。不过,皇太极心中有数,他只不过是想借题发挥,小题大作。当他的目的达到后,马上又施以宽厚政策,只批准罚代善的银、马、甲胄,其他都免予处分。 不过,经过此次打击,代善的权势已一落万仗,最终也彻底趴下了。
    煮酒论史
正在载入...
正在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