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有八九

史有八九

关注
0粉丝
0关注
26被推荐
IP属地:陕西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8枚勋章

1次获得编辑精选

历史不会重复,只会甜蜜押韵

  • 王位争夺,刺客横行,不伦之恋
    2024-03-29
  • 陈戌源一审无期,李铁也不远了,但中国足球何时崛起呢?
    2024-03-26
  • 历史上的扬州:疯狂盐商资本下的青楼艺妓文化
    2024-03-26
  • 李秀成:南王冯云山是太平天国的创建者
    2024-03-26
  • 文字狱:历史久远,恐怖令人惊魂
    2024-02-29
  • 拍马逢迎在古代官场的问题
    2024-02-26
  • 国都,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在封建社会中是王权的象征,都城位置的选择往往会事关一个王朝的兴衰。统治者对都城的选址和建设十分重视,他们往往不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建造国都,以此显示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封建王朝早期,国都基本在长安和洛阳之间转换。长安有山河之固,地处关中,北有萧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东有潼关,易守难攻。秦以此形胜之地灭东方六国,一统天下,定都关中咸阳。(今西安市西北) 刘邦取得天下后曾定都于洛阳三四个月,后来听从张良劝说,将国都迁于长安,隋唐也均定都于此。 长安地形优势巨大,以关中治关东的统治政策十分有效。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东周平王东迁,复兴汉室建立东汉的刘秀,都曾将国都定于此。隋唐虽定都于长安,但也并未放弃营建洛阳,亦曾多次试图迁都于此。 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长安与洛阳开始衰落。长安位置偏西,人口不断繁衍激增,关中平原的生态环境开始退化,而此时的南方经济经过几代人的开发渐渐崛起。帝国对南方漕运依赖日益加重,国都消耗大量粮食,单靠关中本地难以供给。唐朝时为了供给长安城的消耗,不得不从外地输入粮食,江南的粮食运到长安往往需要走两千多里路,洛阳则在中唐以后不断衰败,凋敝不堪。 北宋借助东南漕运之便利定都开封,初期确实有助于调动地方资源。但开封的劣势也十分突出,四战之地,一马平川,毫无地形优势可言。宋太祖赵匡胤曾试图迁都洛阳或者长安,均被大聪明高梁河车神赵光义以“在德不在险”为由劝阻。 “在德不在险”这句话没错,可惜车神赵光义没这个“德行”。其后宋真宗“澶渊之盟”以及北宋灭亡的靖康之耻,均证明了赵光义的“高瞻远瞩”,实非一般“卧龙凤雏”可比。
    史海钩沉
  • 石敬瑭认的这个爹保质期太短了
    2024-02-24
  • 元宵节,早在汉代已初步形成,最初具有宗教意味。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其实质是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仪式。 汉魏以后,元宵节日益世俗化,既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又是乡里村社民众集会的特定时日,元宵之夜在世俗民众社会生活中几乎具有狂欢的性质,特别在明代,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三、五、十日不等。 元宵佳节期间,喧闹的锣鼓、耀眼的焰火灯饰、戏曲杂耍表演、富于节俗特色的饮食、衣着华丽的游人,所有这一切掀起春节节期的高潮。这些中国传统元宵节节俗内容构成特殊的热闹喜庆的人文景观,人们在这一时间段里尽情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释放自己的情感,纵情狂欢。 特别是古代妇女,她们平时被限制在封闭狭小的深闺之中,在元宵之夜这一难得的出游之时,她们兴高采烈,浓妆艳抹,呼妹唤姐,尽情嬉闹宴乐。 元宵夜“走百病”的节俗是古代祛病除邪仪式的遗留,妇女们借此名正言顺地走街串户。 #元宵节的打开方式# #龙年新春纪#
    煮酒论史
  • 位面之子刘秀 公元25年11月27日 东汉光武帝刘秀定都于洛阳。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刘秀是汉高祖九世孙,后世有“位面之子”“大魔导师”等诸多称号。
    光武帝刘秀跟其他同行开国皇帝相比,简直是人生大赢家,娶了青梅竹马的阴丽华为后,昆阳之战以七千对四十二万,天外陨石相助,竟然打赢了,爽文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这都不是开金手指了,简直是机械降神, 跟他一起打天下的“云台二十八将”,这些开国功臣也均得以善终。 土地兼并是每一个封建王朝的痛,两汉时期,朝廷头痛的不仅仅是土地兼并,还有豪族。其实,刘秀本身就是南阳豪族,他一统天下的战争,其实就是征服各地豪族过程。 西汉面对豪族,开出的药方是“徙 陵”制度,刘邦就曾经把齐楚大族,田氏、景氏、屈氏等都迁到关中ic来,汉武帝也是此种翘楚,动辄迁移豪族到关中,或者豪族移民实边。这个制度也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豪强在地方做大,但是这项制度在汉元帝时期废止了。直到王莽篡汉,试图进行改革,改变土地兼并,豪强遍地的局面,可惜这位“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同学的改革措施太过超前,不合实际,引起反弹。 光武帝刘秀开局后,面对豪强,开出的药方是强化吏治。这个药方前期确实对抑制豪强起到一定作用
  • 为什么明朝那么多人自宫,甚至出现2万人集体自宫的情况?
    人的第一需求是生存,中国人几千年来都在与饥饿斗争,吃饱饭的“盛世”少之又少。 面对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比起啃树皮吃观音土,全家饿死面前,阉割算得了什么。送孩子或者主动阉割的大有人在,明朝的太监人数,创下了历史记录,最高峰时是十万人,直到明朝灭亡,留在宫里的太监还有七万多。 宇宙的尽头是编制,太监也是有编制的,能够吃上皇粮。 不乏很多浮浪无赖流氓,为求进身之阶,阉割进宫,比如九千岁魏忠贤,就这很多人还不一定能排上队拿到太监编制呢,京城有大批阉割了在后面排号的人。 封建皇权专制社会,皇宫是最靠近权力的地方,整个帝国最优质的资源都流向皇宫,有人用肉体阉割换取生存资料,则不足为奇了。 更为可悲的则是,整个帝国都在皇权专制的思想霸凌之下被精神阉割了。
    煮酒论史
  • 为什么功臣无法预料到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很多人误以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刘伯温向朱元璋建议的,实际上是谋士朱升提出来的,他也因此名重一时。
    或许是察觉到朱元璋的流氓习性,洪武二年三月,朱升就请辞退隐,左丞相李善长特地致书挽留朱升,并且说:“生文学德誉,圣君所知,实儒流之老成,国家之重望……岂宜高蹈丘园,独善而已哉” 从事后诸葛的角度看,功臣元勋李善长劝朱升不要退隐,简直是地狱笑话,因为李善长的下场实在不太美妙。 洪武二十三年(1390),朱元璋将李善长牵扯到胡维庸案中,假托星变,需杀大臣应灾,杀了他和妻女弟侄家口七十余人。要知道这位早期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被称为“张良第二”的功臣此时已经是七十七岁的垂垂老者了。 事后,著名才子解缙上书为李善长辨诬,驳得朱元璋无话可说,但被冤杀的李善长一家,早已是“血污游魂归不得”了!
    煮酒论史
  • 拿破仑在共和国里做皇帝,华盛顿却选择告别权力
    2024-02-22
  • 道德沦丧,明朝的流氓有多猖獗
    2024-02-22
  • 慈禧太后身边一太监的特权江湖
    2024-02-21
  • 解放思想大讨论,就得实事求是,就得“求真”
    “指鹿为马”和“鼠头鸭脖”事件都涉及到真与假的问题,揭示了一个事实:对于真实的追求和对于虚假的斗争,是人类社会中永恒的主题。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每个人的努力,还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面子当然要给你了,但有的时候面子也是自己凑上来丢的
    2024-02-20
    143跟贴
没有更多了